对象适配器
类适配器
- 如果目标抽象类Target不是接口,而是一个类,就无法使用类适配器模式。
- 此外,如果适配者Adaptee为最终(Final)类,也无法使用类适配器模式。
双向适配器
缺省适配器模式
当不需要实现一个接口所提供的所有方法时,可先设计一个抽象类实现该接口,并为接口中每个方法提供一个默认实现(空方法),那么该抽象类的子类可以选择性地覆盖父类的某些方法来实现需求。它适用于不想使用一个接口中的所有方法的情况,又称为单接口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将现有接口转化为客户类所期望的接口,实现了对现有类的复用。它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得以广泛应用,在Spring等开源框架、驱动程序设计(例如JDBC中的数据库驱动程序)中也使用了适配器模式。
1.主要优点无论是对象适配器模式还是类适配器模式都具有如下优点:
(1)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无须修改原有结构。
(2)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业务实现过程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而言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类的复用性,同一个适配者类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复用。
(3)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具体来说,类适配器模式还有这样的优点:由于适配器类是适配者类的子类,因此可以在适配器类中置换一些适配者的方法,使得适配器的灵活性更强。对象适配器模式还有如下优点:
(1)一个对象适配器可以把多个不同的适配者适配到同一个目标。
(2)可以适配一个适配者的子类。由于适配器和适配者之间是关联关系,根据里氏代换原则,适配者的子类也可通过该适配器进行适配。
类适配器模式的缺点如下:
(1)对于Java、C#等不支持多重类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不能同时适配多个适配者。
(2)适配者类不能为最终类,例如在Java中不能为final类,C#中不能为sealed类。
(3)在Java、C#等语言中,类适配器模式中的目标抽象类只能为接口,不能为类,其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缺点是: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要在适配器中置换适配者类的某些方法比较麻烦。如果一定要置换掉适配者类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先做一个适配者类的子类,在子类中将适配者类的方法置换掉,然后再把适配者类的子类当作真正的适配者进行适配,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3.适用场景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1)系统需要使用一些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例如方法名)不符合系统的需要,甚至没有这些类的源代码。(2)想创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