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STP基础概念


1.1 单个生成树弊端

1.1.1 部分VLAN路径不通

image.png

  • 如图所示,使用一台3700连接终端网段,上行使用两条链路连接两台5700。
  • 配置VLAN2通过两条链路上行,配置VLAN3只通过一条链路上行。
  • 为了解决VLAN2的环路,需要运行生成树,在运行单个生成树的情况下,假设3700与5700-B相连的端口成为预备端口,进入Discarding状态。此时,VLAN3的路径被断开,就无法上行到5700-B。

1.1.2 无法使用流量分担

image.png

  • 如图所示,使用一台3700连接终端网段,上行使用两条链路连接两台5700做双机热备份,并实现流量分担。
  • 为了实现双机热备份,需要在3700上配置两条上行链路为Trunk链路,配置两条链路上都允许通过所有VLAN,两条5700之间的链路也配置为Trunk链路,允许通过所有VLAN。
  • 将VLAN2的三层接口配置在5700-A上,将VLAN3的三层接口配置在5700-B上。
  • 我们希望VLAN2和VLAN3分别使用不同的链路上行到相应的三层接口,可是如果网络中只有一个生成树,3700和两台5700所形成的环路就会被打开,例如,3700连接到5700-B的端口成为预备端口(Alternate Port)并处于Discarding状态,则VLAN2和VLAN3的数据都只能通过一条上行链路上行到5700-A,不能实现流量分担。

1.1.3 次优二层路径

image.png

  • 如图所示,3700和两台5700相连的链路配置为Trunk链路,允许通过所有VLAN,两台5700之间的链路也配置为Trunk链路。允许通过所有VLAN。
  • 运行单个生成树之后,环路被打开,VLAN2和VLAN3都直接上行到5700-A。
  • 在5700-A上配置VLAN2的三层接口,在5700-B上配置VLAN3的三层接口,则VLAN3到达三层接口的路径就是次优的,最优的路径应当是直接上行到5700-B。

1.2 MSTP解决方案——多生成树实例

image.png

  • MSTP允许将一个或多个VLAN映射到一个多生成树实例(MST Instance)上,MSTP为每个MST Instance单独计算根交换机,单独设置端口状态,即在网络中计算多个生成树。
  • 每个MST Instance都使用单独的RSTP算法,计算单独的生成树。
  • 每个MST Intance都有一个标识(MSTID),MSTID是一个两字节的整数。
  • VRP平台支持16个MST Instance,MSTID取值范围为0~15,默认所有VLAN映射到MST Instance 0。
  • 本例中,在网络中配置两个MST Instance,VLAN2映射到MST Instance 1,VLAN3映射到MST Instance 2。
  • 通过修改交换机上不同MST Instance的交换机优先级,可以将不同的交换机设置成不同的MST Instance的根交换机。
  • 本例中,设置5700-A为MST Instance 1的根交换机,设置5700-B为MST Instance 2的根交换机。
  • 启用了多个MST Instance之后,可以看出,VLAN2的数据直接上行到5700-A,VLAN3的数据直接上行到5700-B。如此,单生成树的弊端:流量分担,某些VLAN路径不可达,二层次优路径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1.3 MST配置表

image.png

  • 为了在交换机上标识VLAN和MST Instance的映射关系,交换机维护一个MST配置表(MST Configuration Tbale)
  • MST配置表的结构是4096个连续的两字节元素组,代表4096个VLAN,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均设置为0,第二个元素表示VLAN 1映射到的MST Instance的MSTID,第三个元素表示VLAN 2映射到的MST Instance的MSTID,以此类推,倒数第二个元素(4095个元素)表示VLAN 4094映射到的MST Instance的MSTID。
  • 交换机初始化时,此表格所有字段设置为全0,表示所有VLAN映射到Instance 0.

1.4 MST区域

10.png

  • MSTP允许一组相邻的交换机组成一个MST区域(MST Region)。同一个区域的交换机有着相同的VLAN到MST Instance的映射关系。
  • 除了Instance 0之外,每个区域的MST Instance都独立计算生成树,不管是否包含相同的VLAN,不管VLAN是否通过区域间链路,区域间的生成树计算互不影响。

1.5 MST配置标识

11.png

  • 交换机通过MST配置标识(MST Configuration Identifier)来标识自己所在的区域。
  • MST配置标识被封装在交换机相互发送的BPDU中, 如图所示,MST配置标识的数据结构包括四部分,只有四部分设置都相同的相邻交换机才能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区域中。
  • Configuration Identifier Format Selector:配置标识格式选择符,长度为一个字节,固定设置为0.
  • Configuration Name:配置名称,也就是交换机的MST域名,长度为32字节。每个交换机都配置一个MST域名,默认为交换机的MAC地址。
  • Configuration Digest:配置摘要,长度为16字节。相同区域的交换机应当维护相同的VLAN到MST Instance的映射表,可是MST配置表太大(8192字节),不适合在交换机之间相互发送,此字段是使用MD5算法从MST配置表中算出的摘要信息。
  • Revision Level:修订级别,长度为两个字节,取值范围为全0。由于Configuration Digest是MST配置表的摘要信息,因此有很小的可能会出现MST配置表不同但摘要信息却相同的情况,这会导致本来不在同一区域的交换机被认为在同一区域中,此字段是一个额外的标识字段,建议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数值,以消除上述可能产生错误的情况。

1.6 MST基本配置

MST.png


1.7 MST高级配置

  1. MSTP工作模式
  2. 主用/备用交换机
  3. MSTP最大跳数
  4. 调整时间参数
  5. 网络直径与时间参数的关系
  6. 边缘端口保护
  7. 根交换机的指定端口保护
  8. 环路功能保护
  9. TC-BPDU保护功能

2. MSTP进阶概念

2.1 MSTP域

12.png

  • MST域是多生成树域(Multiple Spanning Tree Region),由交换网络中的多台交换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网段所构成。同一个MST域的设备具有下列特点:

    • 都启动了MSTP
    • 具有相同的域名
    • 具有相同的VLAN到生成树实例映射配置
    • 具有相同的MSTP修订级别配置
  • 所谓实例就是针对一组VLAN的一个独立计算的STP。通过将多个VLAN捆绑到一个实例,相对于每个VLAN独立计算来说,可以节省通信开销和资源占用率。MSTP各实例的计算过程相互独立,使用多个实例可以实现物理链路的负载均衡。当把多个相同拓扑结构的VLAN映射到一个实例之后,这些VLAN在端口上的转发状态取决于该端口在对应MSTP实例中的状态。


2.2 CST/IST/CIST/总根/主桥

14.png

  • CIST:公共和内部生成树CIST通过STP或RSTP协议计算生成的、连接一个交换网络内所有交换设备的单生成树
    • 总根是整个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网桥,即为CIST的根桥
    • 拓扑中,MST域内的红线和MST域间的蓝线共同组成了CIST。CIST的根桥为MST Region1中的S1。
  • CST:公共生成树CST(Common Spanning Tree),是连接交换网络内所有MST域的一棵生成树
    • CST就是这些节点通过STP或RSTP协议计算生成的一棵生成树。
    • 拓扑中,由蓝线组成CST。CST的根即为MST Region1
  • IST:内部生成树IST(Internal Spanning Tree)是各MST域内的一棵生成树
    • MST域内每颗生成树都对应一个实例号,IST的实例号为0。实例0无论有没有配置都是存在的,没有映射到其他实例的VLAN默认都会映射到实例0,即IST上。
    • IST是CIST在MST域中的一个片段。
    • 拓扑中,由红线组成IST。
  • 主桥(Master Bridge):也就是IST Master它是域内距离总根最近的交换设备
    • 如果总根在MST域中,则总根为该域的主桥。
    • 拓扑中,Master桥为黄色的网桥,即为S1/S4/S7。
  • 构成单生成树SST(Single Spanning Tree)有两种情况:
    • 运行STP或RSTP的交换设备只能属于一个生成树。
    • MST域中只有一个交换设备,这个交换设备构成单生成树。
    • 拓扑中没有给出实例。

2.3 MSTI/MSTI域根

15.png
MSTI

  • 一个MST域内可以存在多颗生成树,每颗生成树都称为一个MSTI。MSTI域根是每个多生成树实例的树根。域中不同的MSTI有各自的域根。
  • MSTI之间彼此独立,MSTI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VLAN对应。但一个VLAN只能与一个MSTI对应。
  • 每一个MSTI对应一个实例号,实例号从1开始,以区分实例号为0的IST。
  • 拓扑中,VLAN2映射到实例2,即MSTI 2,VLAN4映射到实例4,即MSTI 4。

MSTI域根

  • MSTI域根是每个MSTI上优先级最高的网桥,MST域内每个MSTI可以指定不同的根。
  • 拓扑中,假设S9在MSTI 2中优先级最高,所以S9为MSTI 2中的域根,假设S8在MSTI 4中优先级最高,所以S8为MSTI 4中的域根。

2.4 MSTP端口角色

16.png

  • MSTP在RSTP的基础上新增了2种端口,MSTP的端口角色共有7种:根端口、指定端口、Alternate端口、Backup端口、边缘端口、Master端口和域边缘端口。

Master端口

  • Master端口是MST域和总根相连的所有路径中最短路径**上的端口它是交换设备上连接**MST域到总根的端口
  • Master端口是域中的报文去往总根的必经之路。
  • Master端口是特殊的域边缘端口,Master端口在CIST上的角色是Root Port在其它各实例上的角色都是Master端口
  • 拓扑中,S7面向Region 1的端口为Master口。


    域边缘端口

  • MST域内网桥其他MST域或者STP/RSTP网桥相连的端口为域边界端口。

  • 拓扑中,S8面向Region 2的端口为域边界端口。
  • 由于网桥在不同MSTI上可以具有不同的角色,所以网桥端口在MSTI上可能有不同的角色。唯一例外的是Master端口,该端口在所有MSTI上的角色都相同,都为Master端口

3. MSTP报文结构

17.png
目前MSTP的BPDU报文存在两种格式:

  • Dot1S:IEEE802.1S规定的报文格式
  • legacy:私有协议报文格式
  • 采用的端口收发MSTP报文格式可配置(STP Compliance)功能,能够实现对BPDU报文格式的自适应

  • 无论是域内的MST BPDU还是域间的,除MST专有字段,其它消息和RST BPDU相同:

    • RST BPDU中的Root ID字段在MSTP中表示CIST中的总根ID。
    • EPC字段在MSTP中表示CIST外部路径开销,即发送此BPDU的网桥所属的域距离总根所属的域的CST路径开销。
    • Bridge ID字段在MSTP中表示CIST域根ID。(其实所谓的CIST域根就是主桥,即IST Master)
    • Port ID字段在MSTP表示MSTP中CIST指定端口ID。
    • MST专有字段
      • Version 3 Length,Version3 BPDU的长度,用于对接收到的BPDU进行校验。
      • MST Configuration Identifier,MST配置标识,表示MST域的标签信息,包含4个字段。标识自己所在的区域。MST配置标识包括四部分数据结构,只有四部分设置都相同的相邻交换机才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区域中。
        • Format Selector:配置标识格式选择符,长度为一个字节,固定设置为0。
        • Name:配置名称,也就是给交换机的MST域名,长度为32字节。每个交换机都配置一个MST域名,默认为交换机的MAC地址。
        • Digest:配置摘要,长度为16字节。相同区域的交换机应当维护相同的VLAN到MST Instance的映射表,可是MST配置表太大(8192字节),不适合在交换机之间相互发送。此字段是使用MD5算法从MST配置表中算出的摘要信息。
        • Revision Level:修订级别,长度为两个字节,默认取值为全0。由于Configuration Digest是MST配置表的摘要信息,因此有很小的可能MST配置表不同但摘要信息却相同的情况,这会导致本来不在同一区域的交换机认为在同一区域中,此字段是一个额外的标识字段,建议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数值,以消除上述可能的错误的情况。
    • CIST Internal Root Path Cost,CIST内部路径开销指从本端口到IST Master交换设备的累计路径开销。CIST内部路径开销根据链路带宽计算。
    • CIST Bridge Identifier,CIST的指定交换设备ID,即发送此BPDU的交换机。
    • CIST Remaining Hops,BPDU报文在CIST中的剩余跳数。用来限制MST的规模。从CIST域根(IST Master)开始,BPDU每经过一个网桥的转发,跳数就被减1;网桥丢弃收到的跳数为0的BPDU。
  • MSTI Configuration Messages(may be absent),MSTI配置信息。

    • MSTI Flag,1个自己,第1位到第7位和RSTP定义的相同,第8位为Master标志位,表示该网桥是否为Master桥,取代RSTP中的TCA位。
    • MSTI region Root ID,表示该MST实例的域根ID
    • MSTI IRPC,表示发送此BPDU的网桥到达MSTI域根的路径开销。
    • MSTI Bridge Priority,发送此BPDU的网桥的优先级。
    • MSTI Port Priority,发送此BPDU端口的优先级。
    • MSTI Remaining Hops,定义同CIST剩余跳数,表示BPDU在该MST实例中剩余跳数

4. MSTP拓扑计算

4.1 比较原则

19.png
MSTP拓扑计算基本原则

  • MSTP将整个二层网络划分为多个MST域,各个域之间通过计算生成CST。域内则通过计算生成多颗生成树,每颗生成树都被称为是一个多生成树实例。其中实例0被称为IST,其它的多生成树实例为MSTI。MSTP同STP一样,使用配置消息进行生成树的计算,只是配置消息中携带的是设备上MSTP的配置信息。

向量解释

  • 根交换设备ID,根交换设备ID用于选择CIST中的根交换设备(即选举总根和IST Master)。根交换设备ID = Priority(16bits) + MAC(48bits)。其中Priority为MSTI0的优先级
  • 外部路径开销(ERPC),从CIST的域根到达总根所在域的外部路径开销。MST域内所有交换设备上保存的外部路径开销相同。若CIST根交换设备在域中,则域内所有交换设备上保存的外部路径开销为0。
  • 域根ID,域根ID用于选择MSTI中的域根。域根ID = Priority(16bits) + MAC(48bits)。(注意域根跟普通的STP或者MSTP域内的根桥是不一样的,域根指的是主桥,即IST Master
  • 内部路径开销(IRPC),本桥到达域根的路径开销
  • 指定交换设备,发送该BPDU的网桥。
  • 指定端口,指定交换设备上同本设备上根端口相连的端口。Port ID = Priority(4位) + 端口号(12位)。端口优先级必须是16的整数倍。
  • 接收端口,接收到BPDU报文的端口。Port ID = Priority(4位) + 端口号(12位)。端口优先级必须是16的整数倍。
  • 如果端口接收到的BPDU内包含的配置消息优于端口上保存的配置消息,则端口上原来保存的配置消息被新收到的配置消息替代端口同时更新交换设备保存的全局配置消息。反之,新收到的BPDU被丢弃。

4.2 CST计算

20.png
CST计算

  • CST和IST计算方式和RSTP类似。在进行CST计算时,将会把MST域看做逻辑上的一个网桥,其中网桥ID为IST域根的ID
  • CIST的比较向量为{根交换设备ID,外部路径开销,域根ID,内部路径开销,指定交换设备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但是在CST的计算中,比较向量为{总根,外部路径开销,域根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


    拓扑描述

  • 假设网络中S1为Region1的域根,S4为Region2的域根,S7为Region3的域根。S1优先级最高,S4优先级最低,且各个路径开销相同。(也就是说,先在MST域内选举域根

  • 初始时,每个域被看做一个网桥,网桥ID为域根ID。每个域向其他域发送以该域根为总根的BPDU,外部开销为0。
  • 经过RSTP计算,可以确定S1为总根。
  • 经过外部路径开销,可以确定每个域根面向Region1的端口为Master端口
  • 经过比较域根ID优先级,可以确定域边界端口的角色。

4.3 IST计算

21.png
IST计算

  • CST和IST计算方式和RSTP类似。在每个MST域内MSTP通过计算生成IST,CST和IST构成了整个交换设备网络的CIST
  • CIST的比较向量为{根交换设备ID,外部路径开销,域根ID,内部路径开销,指定交换设备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但是在IST的计算中,比较向量为{域根,内部路径开销,指定桥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


    拓扑描述

  • CST计算完成之后,S1为Region1的域根,S4为Region2的域根,S7为Region3的域根。需要注意,此时的域根并不一定是各个域中优先级最高的网桥,而只是距离总根最近的网桥

  • 域内以域根为根桥,结合内部路径开销确定各个网桥端口角色,最终得到IST。(这里的根桥是IST的根桥,而不是MSTI的根桥,需要注意
  • 域内网桥通过比较内部路径开销确定IST根端口。
  • 通过比较BPDU的优先级确定IST上的端口角色。

4.4 Region 1计算

22.png
MST1计算

  • 在MST域内,MSTP根据VLAN和生成树实例的映射关系,针对不同的VLAN生成不同的生成树实例。每棵生成树独立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与STP计算生成树的过程类似。


    拓扑描述

  • Region1通过配置将VLAN2映射到实例2,将VLAN4映射到实例4,其余VLAN映射到IST

  • 对网桥指定不同实例不同的优先级,假设S2为实例2的根桥,S3为实例4的根桥。
  • 实例2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2>S1>S3,经过运算阻塞S3面向S1的端口。
  • 实例4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3>S1>S2,经过运算阻塞S2面向S1的端口。


    MSTI的特点

  • 每个MSTI独立计算自己的生成树,互不干扰。

  • 个MSTI的生成树计算方法与STP基本相同。
  • 每个MSTI的生成树可以有不同的根,不同的拓扑。
  • 每个MSTI在自己的生成树内发送BPDU
  • 每个MSTI的拓扑通过命令配置决定。
  • 每个端口在不同MSTI上的生成树参数可以不同。
  • 每个端口在不同MSTI上的角色、状态可以不同。

4.5 Region 2计算

23.png
MST2计算

拓扑描述

  • Region2通过配置将VLAN2映射到实例2,将VLAN3映射到实例3,其余VLAN映射到IST。
  • 对网桥指定不同实例不同的优先级,假设S5为实例2的根桥,S6为实例3的根桥。
  • 实例2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5>S4>S6,经过运算阻塞S6面向S4的端口。
  • 实例3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6>S4>S5,经过运算阻塞S5面向S4的端口。

4.6 Region 3计算

24.png
MST3计算

拓扑描述

  • Region2通过配置将VLAN2映射到实例2,将VLAN4映射到实例4,其余VLAN映射到IST。
  • 对网桥指定不同实例不同的优先级,假设S9为实例2的根桥,S8为实例4的根桥。
  • 实例2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9>S10>S8>S7,经过运算阻塞S7面向S8和S10的端口,阻塞S8面向S10的端口。
  • 实例4中,各个网桥的优先级大小为S8>S7>S10>S9,经过运算阻塞S9面向S7和S10的端口,阻塞S10面向S7的端口。

4.7 MSTP计算结果

25.png
MSTI计算

  • CIST以及各域内的MSTI均计算完毕,从拓扑中可以看到每个域内的VLAN映射关系是独立的。
  • 在运行MSTP协议的网络中,一个VLAN报文将沿着如下路径进行转发:
    • 在MST域内,沿着其对应的MSTI(包括IST路径)转发。
    • 在MST域间,沿着CST转发

5. MSTP与RSTP交互

26.png
MSTP与RSTP交互

  • RSTP/STP网桥将MSTP域看做一个桥ID为域根ID的RSTP桥
  • 当RSTP/STP网桥收到MST BPDU后,会提取BPDU中的{总根,外部路径开销,域根ID,指定端口ID}作为RSTP/STP的{RID,RPC,BID,PID}
  • 当MSTP网桥收到RSTP/STP的BPDU后,会将BPDU中的{RID,RPC,BID,PID}对应到MSTP中,其中,BID作为MSTP中的域根ID,也作为指定交换机ID,内部路径开销为0

6. MSTP快速收敛

27.png
在MSTP中,P/A机制工作过程如下:

  • 上游设备发送Proposal报文,请求进行快速迁移。下游设备接收到后,把与上游设备相连的端口设置为根端口,并阻塞所有非边缘端口
  • 上游设备继续发送Agreement报文。下游设备接收到后,根端口转为Forwarding状态。
  • 下游设备回应Agreement报文。上游设备接收到后,把与下游设备相连的端口设置为指定端口,指定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
  • 缺省情况下,华为使用增强的快速迁移机制。如果华为设备与其他厂商的设备进行互通,而其他厂商的设备P/A机制使用普通的快速迁移机制,此时,可在华为设备上通过命令stp no-agreement-check设置P/A机制为普通的快速迁移机制,从而实现华为设备和其他厂商的设备进行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