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flv (127.9MB)

1.RSTP比STP快的原因有哪些?PA收敛在回复A置位的BPDU之前是不是需要阻塞下游接口?为什么?画场景解释。

  1. P/A机制
  2. EP端口
  3. 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
  4. 阻塞端口收到次优BPDU不处理
  5. 时间
  6. TC泛洪

image.png

  • 需要阻塞下游端口
  • 为了防止临时环路
  • image.png

2.如图,这两个场景中怎么进行PA收敛的?

image.png

  • 一段一段进行P/A收敛
  • 第二张图由于一个端口会变为A端口,所以DP口要等待30S才会进入Forwarding

3.边缘端口有六个特性?收到TC不删除MAC地址表,是指边缘端口收到吗?为什么不删EP口MAC?进入转发为什么不产生TC?为什么不向EP口转发TC?PA为什么不阻塞?收到BPDU为什么变为普通端口?什么样的场景会出现临时环路?这个环路持续多久?为什么?BPDU过滤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启BPDU过滤?开启BPDU过滤有什么危害?端口快速切换机制指的是哪个端口?切换后进入什么状态?DP口有没有快速切换机制?STP哪种端口收到次优BPDU不处理?要多久能处理?为什么?开始处理的时候端口角色会不会变?会不会向外发BPDU?设备选举端口角色需要多久?RSTP中又需要多久能处理?华为设备中又需要多久能处理?

  1. 直接进入Forwarding
  2. 交换机收到TC不删除边缘端口MAC地址
  3. Forwarding不产生TC
  4. 不转发TC
  5. 收到BPDU会变成普通端口
  6. P/A收敛不会阻塞边缘端口
  • 其它端口收到
  • 收到TC删除MAC地址表是因为可能拓扑变更会导致MAC地址表的错误,而边缘端口下的拓扑没有发生变化,原来那些MAC依然是接入在该端口下,所以不需要删除。
  • 边缘端口下不会发生拓扑变化
  • 边缘端口下的设备不识别也不会收TC报文,所以不需要向边缘端口发
  • 因为边缘端口不会导致临时环路
  • 防止环路
  • 一般BPDU发送间隔为2S,所以临时环路的情况也就是0~2S
  • 一般EP端口下接入的是主机,在稳定拓扑情况下可以在交换机上配BPDU过滤
  • 减少CPU资源的消耗,带宽消耗
  • 可能会导致永久环路
  • 根端口快速切换
  • 进入Forwarding状态
  • DP没有
  • 阻塞端口
  • 20S
  • 会变
  • 会发
  • 端口选举很快,只是进入转发状态很慢
  • RSTP可以立即处理
  • 华为的STP可以立即处理

4.BPDU有四个时间。分别什么意思?分别多少秒?

  • Hello 2S
  • 转发延时 15S
  • 老化时间 18S
  • message age 20S

5.TC机制中,RSTP会不会产生TCN?TCN、TCA、TC分别是什么意思?STP中谁能够产生TC?泛洪多久?RSTP中谁能产生TC?泛洪多久?STP中其它设备收到TC怎么处理?RSTP中又是怎么样的?ARP表需不需要删?是全部清空吗?拓扑变化为什么要产生TC?判定拓扑变化的条件是什么?端口down会判定拓扑发生变化吗?为什么?收到TC端口角色会发生变化吗?

  • 不会产生,直接发送TC
  • TCN表示拓扑变化通知,TCA拓扑变化确认,TC拓扑变化
  • 根桥产生
  • 35S
  • 谁都能产生
  • 4S
  • 删除所有MAC地址表然后继续向下泛洪
  • 边缘端口不清空,其它情况
  • ARP也要删
  • VLAN if口对应的ARP表还在
  • 为了删除错误的MAC地址表
  • 一个非边缘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
  • 不会产生TC,拓扑没有发生变化
  • 角色不会发生变化

6.剩余还有哪些不同点?STP中的BP什么意思?RSTP中的BP又是什么意思?AP和BP有什么区别?怎么选举?收敛完成后它们会处于什么状态?STP有哪些状态?RSTP又有哪些状态?blocking状态与Listening有啥区别?各个状态能干啥?

  • 阻塞端口
  • 备份端口
  • AP替换端口作为RP的备份,BP是备份端口作为DP的备份
  • 收到的BPDU是自己的为BP,不是自己的为AP
  • discarding
  • disable、block、listening、learning、forwarding
  • discarding、learning、forwarding
  • block只收不发,learning可以收发,可以学习MAC地址

7.四个保护机制分别是干啥用的?BPDU保护配置在哪?配置后的效果是啥?Error down是啥意思?多久能恢复?

  • 配置在EP端口
  • 配置后如果收到BPDU会将端口Error down
  • 错误down
  • 恢复需要手工恢复,或者配置时间让他自动恢复

8.根保护的作用是什么?配置在哪?配置后的效果是啥? 配置根保护,如果RP口消失了,收到更优BPDU角色会不会发生变化?多久能恢复?环路保护的场景?配置在哪?只在AP口配置行不行?配置后的效果是咋样的?TC保护的作用?配置在哪?效果咋样?有没有见过TCN BPDU咋样呢?

  • 根保护配置在DP口上,连接主机的接入层DP口配置
  • discarding状态
  • 不会发生变化
  • 不再收到BPDU时30S,如果一直收到则一直处于discarding状态
  • image.png
  • 配置在AP或者RP上
  • 只在AP不行,可以只配置在RP
  • 端口角色会变化,但是状态会在discarding
  • 防止消耗过多的性能
  • 全局配置
  • 一段时间内处理多少份TC
  • TCN不能用来交换机选举,只有上面三个参数

9.有了RSTP为什么还需要MSTP?画场景解释?MSTP是不是能实现负载?同一个VLAN能不能负载?同一个实例能不能负载?不同域之间能不能负载?判定属于同一个域的条件是什么?默认情况是不是同一个域内?为什么?没有配置的VLAN属于哪一个实例?CST/IST/CIST/MSTI分别什么意思?IST和MSTI又是什么关系?全网运行RSTP和CIST这棵树一不一致?

  • 由于RSTP链路利用率不高,所以需要使用MSTP来做一个负载

image.png

  • 可以实现
  • 不能
  • 同一个实例不能
  • 域之间不能,只有instance 0
  • 域名、修订级别、vlan与实例的映射关系
  • 默认不在
  • 域名用MAC地址
  • 属于实例0
  • 公共生成树、内部生成树、公共内部生成树、多生成树实例
  • IST属于实例0,一个域内可以有多个MSTI,IST属于特殊的MSTI
  • 一致

10.STP/RSTP/MSTP之间的兼容关系什么样的?画图解释?既有STP又有RSTP的图中,拓扑发生变化后怎么发TC?

  • image.png
  • image.png

11.如图,拓扑稳定后,在交换机3后面接一台交换机4,且优先级最高,拓扑怎么收敛的,详细说明端口角色变化过程。

image.png

12.什么叫BPDU?什么叫网桥?BPDU属于哪一层的报文?BPDU以什么方式发送的?目的MAC是多少?

  •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 早期的交换机
  • 二层
  • 组播
  • 0180-c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