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1.flv (176.44MB)OSPF2.flv (253.53MB)

1.OSPF这个协议干什么用的?

  • 传递路由信息,用来生成路由表

1.邻居建立过程

2.设备的Router ID怎么来的?

  • 手工自己配置
  • 自动选举
    • 自身Loopback口最大的IP地址
    • 物理接口最大的IP地址

3.Router ID必须是32位的吗?

  • 是的,以IPv4地址格式配置32位

4.配置非被设备的IP地址作为Router ID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 可以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 一般用自身Loopback管理地址来作为Router ID,防止冲突

5.怎么判断设备进入Init和2-way状态?

  • 收到了对端的Router ID将对方置为Init状态
  • 收到的Hello报文中邻居列表包含自己的Router-ID将邻居状态置为2-way

6.2-way状态是不是需要选举DR?

  • 必须是MA/NBMA网络才会选举

7.DR怎么选?

  • 首先比较Hello报文中的优先级,然后比较Router ID,都是大的优先

8.什么范围内选一个DR?

  • 一个广播域内选举一个DR

9.什么网络类型需要选DR?

  • MA/NBMA网络需要选举

10.选DR的目的是什么?

  • 为了同步数据库,减少邻接关系,同步的次数2分之n(n-1)
  • 减少数据包交互的次数,加快收敛过程

11.什么叫做MA?

  • 多路访问
  • 一个接口可以访问多个设备

image.png

12.为什么P2P网络不用选DR?

  • 点到点之间只存在一次同步,所以不需要选举DR。

13.DR选举时间是多久?

  • MA网络是40S
  • NBMA网络120S

14.为什么需要设置这个时间?

  • 为了监听MA网络中有没有DR
  • 即使之前选举过,如果超过40S没有人声明自己是DR,则开始重新选举。

15.Exstart需要干什么?

  • Exstart状态进行选举主从关系,确定序列号。

16.Other与Other之间需不需要?

  • 不需要,因此Other之间不需要进行数据库的同步。

17.第一个DD报文会不会携带数据库信息?

  • 第一个DD报文不携带,第一个DD报文用来选举主从关系。

18.选主从的目的是什么?

  • 为了确定序列号

19.序列号怎么产生的?

  • 随机产生的,选举完主从后使用主的序列号

20.序列号有什么作用?

  • 确保数据包有序的交互

21.I位M位MS位分别有什么用?

  • I位表示第一个DD报文
  • M位表示是否还有更多的DD报文
  • MS位表示路由器是Master还是Slave。

22.序列号从能不能加?

  • 从不能加,从只能用主发送的序列号进行隐式确认。

23.LSR,LSU,LSACK报文分别有什么用?

  • 请求
  • 更新
  • 确认

24.OSPF报文属于哪一层的?

  • 属于IP层,协议号为89。

25.加快OSPF收敛的方式有哪些?为啥?

  • Hello时间,默认Hello时间10S一次,Dead40S,可以将Hello时间修改为2S,Dead时间即为8S
  • 将MA网络修改为P2P网络。P2P不选举DR,可以省40S的时间。
  • 设置LSA的产生间隔,华为设备默认1S产生一次,可以将接口的产生速度修改为0.1S,如果频繁up/down消耗CPU资源,谨慎使用。

26.DD LSR LSU LSAck一定是按照这个顺序出现的呢?

  • 不一定
  • 当收到对端发来的DD报文,我这边就不是第一个DD报文了,收到的DD报文中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则可以直接发送LSR报文进行请求,这样也可以加快收敛速度。

2.第二题

1.影响OSPF邻居关系建立的因素有哪些?

  • Router-ID
  • 认证
  • MTU
  • 掩码
  • Hello时间
  • Dead时间
  • 区域类型
  • 网络类型

2.Router ID怎么影响的?

  • 直连同区域Router-ID冲突

image.png

  • 非直连同区域Router-ID冲突

image.png

  • 最后会等待一个时间有一台路由器会重启重新选举Router-ID。
  • 非直连不同区域Router-ID冲突

image.png

3.1类LSA为什么发序列号+1的?

  • 为了更新这条LSA

4.5类LSA为什么发age=3600S的?

  • 为了撤销那条路由。

5.一条LSA的生存时间是多久?

  • 3600S

6.更新时间是多久?

  • 1800S

7.判断一条LSA的新旧的方法是什么?

  • 序列号更大新
  • 校验和更大新
  • age时间
    • 如果收到的age时间为3600S则为最新
    • 时间差小于15分钟认为一样新
    • 时间差大于15分钟则认为小的新

8.1类LSA会不会出现age发3600S的情况,为什么?

  • 自身是不会主动向外发1类3600S的LSA的,因为只要开启了OSPF,就会一直向外发送自身的拓扑信息,1类LSA可以一直得到更新。
  • 发的情况
    • image.png
  • 最多就是序列号+1。

9.如图,两台设备建立好full邻接关系,R1用的1类LSA序列号是X,R1重启,重启后的序列号是多少?如果把R1的Router-ID更改了之后重启呢?重启后R1数据库中有几条1类LSA?为什么?

  • 重启后发送的序列号为X+1

image.png

  • 修改Router-ID重启后

image.png

  • 序列号变为0x80000001,
  • 数据库中有3条1类LSA,分别是之前1.1.1.1的,R2的,以及现在产生的。
  • Adv不相同是不能去动的。

10.OSPF的认证可以配置在哪?

  • 区域认证
  • 接口认证

11.接口认证与区域认证有啥区别?

  • 做了接口认证只对这一个接口收发的报文进行认证
  • 区域认证则是在同区域收到的报文都要进行报文的认证

12.同时配置接口与区域怎么办?

  • 同时配置了,接口认证优于区域认证

13.一边接口一边区域能否认证成功?为什么?

  • 可以认证成功,认证报头字段里没有区分接口与区域的认证,只对认证的数据进行确认。

14.OSPF认证的类型有哪些?

  • 无认证
  • 明文认证
  • 密文认证

15.密文认证会携带哪些参数?分别有什么用?

  • 序列号,用来防止重放攻击
  • 报文长度,用来校验报文是否被篡改
  • Key ID,密钥链

16.什么是重放攻击?

  • 一段原模原样的报文重新发送一次可能会造成攻击

17.Hash计算用哪些参数计算?

  • 头部
  • 负载
  • 密码

18.有没有携带密码发送?

  • 没有携带密码发送
  • 携带序列号+报文长度+Key ID+Hash值
  • 密码是被哈希值后产生的一堆乱码

19.密文认证的时候为什么头部的校验和字段为0?

  • 因为进行密文认证的时候,其实就是整个报文加上密码进行校验,用整个报文进行了Hash校验。

20.掩码怎么影响邻居关系建立?

  • MA网络掩码不一致会导致无法建立邻居,因为不在同一网段
  • 2类LSA只能携带一种掩码

21.广播型网络会影响,为啥P2P网络不影响呢?

  • 因为P2P网络不需要传递2类LSA,不需要确认掩码,并且P2P网络可以不同网段之间建立邻居

22.掩码检查能不能保证两边在同一个网段?

  • 掩码检查不能确保两边在同一个网段

23.不在同一个网段有什么危害?

  • 不在同一个网段建立起邻居会使两个IP网络进行分割,无法进行通信。

24.判断两个区域是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方法是什么?

  • 通过Option选项中的E位和N位来确定

25.E置位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说E置位的是普通区域?

  • 表示支持外部路由,说明是普通区域,Stub和NSSA区域是不能存在外部路由的。

26.N置位又是什么意思?

  • N置位标识支持7类LSA,说明该区域是NSSA区域。

27.DR选举为什么影响邻居关系建立?

  • 在MA网络中如果选举不了DR,会导致无法进行数据库的同步,不影响邻居关系的建立。

28.优先级为0表示什么意思?

  • 优先级为0表示不参与DR的选举。

29.默认优先级是多少?

  • 默认优先级是100。

30.网络类型为什么影响?

31.NBMA为什么不能和其它类型建立邻居?

  • 因为NBMA需要手工指定邻居,由单播发送,其它类型由组播发送,所以无法建立邻居。

32.P2P和MA建立邻居会有什么影响?能到Full的状态吗?

  • 可以到Full的状态,因为Hello时间和Dead时间相同,但是无法交互LSA,无法进行数据库的同步。

    • 一边MA的话要选举DR要等待40S。
  • 可以到Full的状态,但是无法进行路由的计算。

    • LSA类型不一致,导致拓扑计算错误。

33.选举DR会有影响吗?

  • 选举DR不影响,自己选自己的,不影响P2P那边,P2P直接进入Exstart状态

34.各自产生的1类LSA的链路类型是什么?

  • MA设备产生TransNet的1类LSA
  • P2P设备产生Stubnet的1类LSA

35.P2P和P2MP又是什么结果?

  • 如果将Hello时间和Dead时间修改为一致,邻居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同步没有任何问题

36.MA和P2MP呢?

  • 如果时间修改为一致,可以建立邻居,但是路由无法计算。

37.MTU怎么影响邻居关系建立的?

  • MTU不影响邻居关系的建立,但是影响LSDB的同步

38.设备能到2-way的状态吗?

  • 可以

39.一边开启检查,一边不开启检查会是什么结果?

  • 不会影响邻居关系的正常建立

image.png

40.双方都开启检查,但Router ID大的一方MTU大会出现什么结果?

image.png

  •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Router ID大的一般是作为主,而当主发送的MTU值为1500,从收到的MTU大于自身接口的最大MTU,所以无法接收,无法进行回复DD报文,所以双方都卡在Exstart状态。

41.如果Router ID大的一方MTU小会出现什么结果?

image.png

  •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主发送的DD报文从是可以接收的,然后从进入Exchange状态,进行回复DD报文确认,然而主的接口MTU值小于包的MTU值,无法接收,所以主卡在Exstart状态。

42.端口被静默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 端口被静默了不能收发OSPF报文,无法建立邻居关系。

3.LSA

3.1 1类LSA

3.1.1 一类LSA的作用是什么?

  • 描述自身设备的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

3.1.2 名字是什么?

  • 路由LSA(Router-LSA)

3.1.3 里面携带的cost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

  • 携带的cost表示的是接口的cost值
  • 100M/实际带宽(参考带宽100M)

3.1.4 给一个路由器配置100个Loopback口能产生几条1类LSA?怎么携带的?

  • 1条LSA,携带100个Stubnet的路由信息

3.1.5 1类LSA有哪些类型的?

  • TransNet
  • stubNet
  • P2P
  • V-Link

3.1.6 哪些描述拓扑?哪些描述路由?

  • 除了StubNet描述的是路由信息,其它的都是描述拓扑信息

3.1.7 什么时候产生P2P类型?

  • 在P2P/P2MP网络中产生P2P类型1类LSA

3.1.8 什么时候产生stub类型?

  • Loopback口
  • 无邻居MA网络
  • P2P/P2MP网络

3.1.9 什么时候产生TransNet类型?

  • 在MA/NBMA网络产生TransNet类型。

3.2 2类LSA

3.2.1 2类LSA的产生者是谁?

  • 由该广播网段的DR产生

3.2.2 一个广播域能产生几条?

  • 一个广播域由DR产生1条2类LSA来描述该网段的掩码信息

3.2.3 作用是什么?

  • 描述这个广播网段的拓扑和掩码信息

3.2.4 Link State ID字段填充的是啥?

  • 填充的是DR的接口IP

3.2.5 实节点的身份用什么表示?

  • 实节点身份用DR的Router ID表示

3.2.6 伪节点的身份用什么表示?

  • 伪节点用DR的接口IP来表示。

3.2.7 你是怎么理解DR是一个接口的概念这句话的?

  • 我们的一台设备被选举为DR,用DR在这个广播网段的接口IP作为这台被连接的伪节点。

3.2.8 无邻居的MA网络会不会产生2类LSA?

  • 不会产生,只需要产生1类LSA来描述StubNet网段。

3.3 3类LSA

3.3.1 3类LSA的作用是什么?

  • 传递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3.3.2 产生者是谁?

  • 由ABR产生

3.3.3 传递的范围是哪?

  • 区域间传递

3.3.4 cost值怎么计算?

  • ABR到达目的网段的Cost值,

image.png

3.3.5 防环规则又是啥?

  • 从非骨干区域收到的3类LSA不进行计算

3.3.6 如图,Area1有无10.0.0.0/24网段的3类LSA?

3.3.7 R1产生的3类LSA中的cost是多少?

  • cost为1

3.3.8 R2传递给R3的时候cost又是多少?

  • cost等于1

3.3.9 R3路由表中的cost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 先计算自己到ABR R1的开销为4,加上原来网段的开销为1,所以等于5

3.3.10 R3上有几条3类LSA?

  • 区域0中1条
  • 区域1中1条

3.4 4类LSA

3.4.1 4类LSA的作用是什么?

  • 通告其它区域ASBR的位置

3.4.2 产生者是谁?

  • 由ABR产生

3.4.3 传递的范围是哪?

  • 传递的范围为区域间

3.4.4 cost怎么计算的?

  • 根据链路的cost来计算

3.4.5 怎么防环的?

  • 从给骨干区域接收不计算。

image.png
R1上引入一条路由,问题:

(1)当区域1是普通区域时,哪些区域里面有4类LSA,R8上面有几条4类LSA?

  • Area0和2里面会有4类LSA,R8上面会有两条4类的LSA,分别是R6和R7产生的各一条

(2)当区域1是NSSA区域时,哪些区域里面有4类LSA,R8上面有几条4类LSA?NSSA区域的ABR就是ASBR这句话怎么理解?当Area1是NSSA区域的时候,R6怎么知道R3是ASBR的?有4类LSA一定有5类LSA吗?什么场景?有5类LSA一定有4类LSA吗?什么场景?

  • 因为NSSA区域里想要访问其他区域需要ABR产生7类的默认路由,所以R3和R4就都会产生1条7类的默认路由到NSSA区域中,所以NSSA区域的ABR就是ASBR。
  • 由于R3和R4自己是ASBR,所以在区域0中不会产生4类的LSA,因为区域0中有1/2类LSA来到达ASBR。

  • R6和R7会产生4类LSA,各自产生2条,1条描述到达R3,1条描述到达R4,所以R8上面有2两条,因为要优选。

  • 通过1类LSA中的Option字段中的E置位来表示自身是ASBR

  • 当我引入了一个不存在的路由则会产生4类LSA,不产生5类LSA。

  • 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1/2 LSA来访问ASBR,不需要4类LSAimage.png

3.5 5类LSA

3.5.1 5类LSA的名字

  • 自治系统外部LSA(AS-External-LSA)

3.5.2 作用?

  • 用来描述AS外部的路由信息

3.5.3 传递范围?

  • 整个AS域内泛洪

3.5.4 传递的时候需要跟区域挂钩吗?

  • 不需要

3.5.5 5类LSA中携带的cost表示什么意思?

  • 有两种计算方式,Type-1,Type-2

1/2 > 3 > Type-1 > Type-2

Type-1计算内部加外部开销
Type-2只计算外部开销

3.5.6 其它设备收到5类LSA怎么计算cost的?

  • 如果是Type-1的5类LSA,则先计算自己到ASBR的开销加上ASBR去往目标网段的开销
  • 如果是Type-2的5类LSA,则只计算ASBR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

3.5.7 有哪些计算方法?

  • 内部+外部
  • 外部

3.5.8 Type-1和Type-2有啥差别?

  • Type-1计算内部和外部开销和
  • Type-2只计算外部开销

3.5.9 内部开销和外部开销什么意思?

  • 内部开销指的是本设备去往ASBR的开销
  • 外部开销指的是ASBR去往目标网段的开销

3.5.10 FA地址有什么用?画场景解释。

  • 首先解决一个次优路径的问题

image.png

  • 其次就是解决以太网环境下的环路问题

image.png

填充的条件:

  1. 首先不能是P2P网络
  2. 接口使能进区域
  3. 不能是静默接口

3.6 7类LSA

3.6.1 7类LSA的名字

  • NSSA LSA

3.6.2 作用?

  • 描述NSSA区域的外部路由。

3.6.3 传递范围?

  • 只在本NSSA区域内泛洪

3.6.4 要传递到其它区域怎么办?

  • 有ABR执行7转5动作

3.6.5 有多个ABR的时候呢?

  • 由Router-ID大的ABR设备执行7转5动作

3.6.6 能进行7转5的条件是什么?

  • P置位
  • FA不为0

3.6.7 7转5的时候FA地址会不会变?

  • 不会变,这个地址要进行防环和防次优

3.6.8 P不置位的场景?

  • 就是ABR引入路由产生的7类LSA,P不置位

3.6.9 FA地址填充的规则?

  • Loopback地址大的
  • 物理接口地址大的

3.6.10 FA地址的作用?画场景解释

  • 防止在7转5的过程中产生次优路径

image.png

  • 防环

image.png

4.防环规则

4.1 OSPF防环的规则有哪些?

  • 区域内防环
    • 使用SPF算法,天然计算出一颗无环的树
  • 区域间防环
    • 从非骨干区域收到的3类LSA不计算
    • 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相连
    • 从1个区域收到的3类LSA不会重新传回该区域

4类LSA的防环与3类一致
5类7类依靠3类和4类防环

4.2 怎么理解区域结构防环?

  • 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相连
  • 要保证所有的LSA传递要经过区域0

5.虚链路

5.1 需要做虚链路的场景有哪些?

image.png

  • 区域0被分割

image.png

  • 没有与骨干区域相连

image.png

  • 没有骨干区域,区域间无法通信

5.2 多个区域0为什么要做虚链路?不做虚链路会有什么问题?

  • 因为如果不做,会导致路由环路,骨干区域被分割

5.3 多个区域1需不需要做虚链路?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 不需要,1-0-1这种区域部署没有问题,不会有影响

5.4 不连接Area0为什么要做虚链路?不做会有什么问题?

  • 如果不做虚链路会导致区域间无法通信

5.5 如图要怎么做虚链路?在1-3之间做行不行?

image.png

  • 不可以,要建立虚链路需要在ABR上。

5.6 什么场景存在次优做虚链路可以解决?

image.png

  • 发布到区域0,产生1/2类LSA,所以设备走骨干区域去访问该路由,产生次优,此时在两个ABR设备上建立V-Link来解决次优问题。

5.7 做虚链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跨区域的时候能不能做虚链路?为什么?虚链路不当造成环路是什么场景?画图解释清楚。

  1. 不能跨区域建邻居
    1. image.png
    2. 这种情况下,区域4没有1区域ABR的路由信息,无法进行单播建邻居。
  2. 配置不当会造成环路
    1. image.png

6.OSPF减少LSDB的方法有哪些?

  • 分区域
  • 特殊区域

6.1 分区域为啥可以减少LSDB?

  • 因为在同一个区域中所有设备都需要整个区域的拓扑和路由信息,而将区域划分,其它区域只需要收到该区域的路由信息即可,不存在拓扑信息。

6.2 特殊区域有什么用?

  • 特殊区域可以减小设备在该区域的LSDB。减轻设备的性能压力

6.3 有哪些默认的LSA?

  • Stub有1条默认的3类LSA
  • Totally Stub有一条默认的3类LSA
  • NSSA有一条默认的7类LSA
  • Totally NSSA有一条默认的3类和一条默认的7类

    6.4 什么叫默认的3类LSA?谁产生的?

  • 通过ABR产生的默认3类LSA,由Adv Router产生。

6.5 NSSA区域默认的LSA是几类的?谁产生的?

  • 默认是7类的,由NSSA区的ABR(ASBR)产生

6.6 ABR会不会计算默认的LSA?为什么?

  • 不会,如果计算了会导致环路,会导致默认路由指向该邻居形成互指。

6.7 Totally NSSA有几类的?

  • 有一条3类的默认路由和一条7类的默认路由

6.8 汇总的方法有哪些?在哪些设备上使用?

  • 在ABR上进行汇总abr summary
  • 在ASBR上进行汇总asbr summary

6.9 汇总命令在区域下配置时,表示对进入该区域的路由汇总还是出区域的路由汇总?

  • 对进来的路由进行汇总,然后发出去。

6.10 汇总命令后面加not advertise啥意思?有啥效果?

  • 这条汇总路由不会发出去。

6.11 如何利用汇总命令给路由更改开销?

  • 汇总命令后面可以加上cost参数进行添加开销

7.过滤

7.1 过滤的方法有哪些?分别在哪配置?filter命令是对路由生效还是LSA生效?可以过滤哪些LSA?filter-lsa-out呢?Filter policy呢?在什么地方使用?对路由生效还是LSA?后面接export和import分别是什么意思?Filter policy和router policy有啥区别?

  • filter 在区域的ABR上敲,过滤的是3类的LSA
  • filter-policy 可以跟import/export,过滤路由表。
    • 在ABR上敲+import,被过滤掉的路由不会加表,所以减少了发出的3类LSA
    • 在ASBR上+export,引入路由的发出的时候对路由的过滤,可以减小5类的LSA
  • filter-lsa-out
    • 可以过滤12类
    • 可以过滤57类
    • 加个all可以过滤34类

import的时候跟上router-policy,对引入的路由减少,这样可以减小数据库

import是对引进的路由进行一个过滤,export是对发出去的路由进行一个过滤。

filter-policy只能用在OSPF中,router-policy很多地方都可以用

7.2 2类LSA的作用是什么?

  • 2类LSA用来描述这个MA网段的邻居和掩码信息

7.3 没有2类LSA行不行?

  • 可以,但是会使LSDB数据库变得庞大

7.4 三个路由器一个MA网络同一个区域,会产生哪些LSA?分别多少条?可不可以把类型改为P2P?改为P2MP后会是怎么样的?

  • 首先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1条一类LSA,由DR产生1条2类LSA来描述这个网段的掩码信息和拓扑信息。
  • 总共是4条

  • 会有1台设备卡在init状态,其它两台设备进入forwarding状态,看谁先收到Hello报文。

  • 改成P2MP每台路由器都会产生2条1类LSA来描述各自的连接关系,还有3条三类的LSA,所有有9条LSA。

8.OSPFv2和OSPFv3的区别有哪些?

  • 认证字段
  • 引入了实例的概念
  • LSA中标明了泛洪范围
  • 路由和拓扑进行了分离

8.1 V3的Router ID怎么来的?

  • 手工指定,并且是IPv4地址格式

8.2 为什么不采用IPv6地址的样子?

  • 128位过于复杂,并且消耗资源。

8.3 需要做认证需要怎么做?

  • 做认证使用IPv6中的认证字段。

8.4 V3链路两端地址不同网段能不能建立邻居?

  • 可以的,因为V3是基于链路的,而不是基于网段的。

8.5 没有配置全球单播地址能不能建?

  • 可以

8.6 IPv6同一个广播域不同网段能不能通信?

image.png

  • 不同网段直接互访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两者之间起一个OSPFv3是可以进行通信的,因为有了彼此的路由。

8.7 路由和拓扑分离怎么实现的?有什么好处?

  • 通过12类描述拓扑,89类描述路由来实现。

  • 可以加快收敛速度,如果当路由出现变化时使用PRC算法,节点变化时使用I-SPF算法

8.8 V2的1类LSA有哪些类型?

  • P2P
  • Stub
  • TransNet
  • V-Link

8.9 V3的1类LSA有哪些类型?哪些描述拓扑?哪些描述路由?

  • TransNet
  • P2P
  • Stub
  • V-Link

  • 描述拓扑

    • TransNet
    • P2P
    • V-Link

8.10 V3的2类LSA有没有路由信息?

  • 没有

8.11 V2和V3分别使用哪些信息描述拓扑?

  • 使用1类2类描述拓扑

8.12 V3的路由信息携带在什么地方

  • 3 5 7 9

8.13 一个路由器能产生几条9类LSA?

  • 最多2条
  • 是DR的时候会产生一条Network类型的,宣告Loopback产生router类型的

8.14 9类LSA有哪些类型的?

看Type

  • 如果是0x2001是Router类型
  • 如果是0x2002是Network类型

8.15 配置Loopback口产生的9类LSA和DR产生的9类LSA有什么不同?

  • 类型不同,名字不同,挂的节点不同

8.16 8类LSA携带哪些信息?

  • Link-Local地址
  • 接口前缀

8.17 有什么作用?

  • 用来描述链路

8.18 一个路由器能产生几条8类LSA?

  • 一条链路只能产生1条

8.19 传递范围是哪?

  • 传递范围为本链路

8.20 两个路由器建立好邻居关系一定会产生8类LSA吗?

  • 一定会产生。

8.21 一定会产生9类LSA吗?

  • 不一定,如果网络类型为P2P,且不宣告Loopback接口,这样就没有9类

8.22 1/2类LSA呢?

  • 这个一定存在,因为要描述拓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