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88226902,本文根据自身理解重新标注和分解段落
文明的历史进程与差异性
全球扩张
作者描述了人类在全世界的扩张情况,如图1.1所示。总的来说,人类于700万年前在非洲起源,到不迟于1 2000 年前扩张至除格陵兰岛、新西兰与太平洋某些岛屿的全部大陆。
作者除了考察了人类在全世界的扩张,还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的到达与当地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相关性。人类从一百万年前扩张至西亚时,并没有掌握十分强大的野外生存技术,狩猎采集能力不高,因而狩猎采集行为并没有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损。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到了公元前四万年时,人类掌握了较强的野外生存本领,在扩展的路线上,伴随着是当地哺乳动物的大量灭绝
至此,解剖意义上的现代人类至少于十万年前出现在非洲,照理说非洲的“领先优势”会强于其他大陆,为什么最后的发展证明非洲及其他一些大陆的人类文明发展要远远落后于欧亚大陆?什么导致了这个情况?
历史的自然实验
为解答第一章遗留的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在现代社会中,新西兰以东的波利尼亚群岛各社会的发展差异极大,这形成了研究第一章问题的小型自然实验。作者考察了新西兰以东的波利尼亚群岛各个族群的发展历史,考虑到波利尼亚群岛的生态差异显著,作者考察了至少六种环境的可变因素,包括:
- 1、岛屿气候;
- 2、地址类型;
- 3、海洋资源;
- 4、岛屿面积;
- 5、地形的破碎程度;
- 6、岛屿内部与外部的隔离程度
得出了自然环境因素导致这些在起源时相近的人类社会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极大差异的结论。
波利尼亚群岛的历史发展轨迹,提供了研究全世界人类发展差异的例证。这种生态差异极大的情况,是否在各大陆是否也同样存在?对全世界的影响如何?
文明间的差异 —卡哈马卡的冲突
讨论了16世纪时,欧洲人与美洲土著发生冲突的最戏剧的场面:168位西班牙殖民者俘虏了印加帝国皇帝。为什么一群乌合之众能够轻易战胜一国军队并俘虏其皇帝?那些可能的因素被作者认为与欧亚大陆征服世界的原因相关。作者通过几个简单问答展开了对此宏大问题的说明。
为什么西班牙殖民者能俘虏印加帝国国王?
西班牙部队拥有钢刀、钢制盔甲、枪炮、马匹。而印加帝国部队的武器则是石头、木棍、狼牙棒、弹弓。
为什么印加帝国国王会来到卡哈马卡?
阿塔瓦尔帕与他的部队刚刚打赢一场内战,而内战的原因是因为来自欧洲的天花病毒在印加帝国的流行。天花杀死了原皇帝及多数大臣,这导致国家的分裂。
为什么西班牙殖民者会来到卡哈马卡?
发达的航海技术、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与文字。海航技术为殖民者制造船只,行政组织为殖民者提供资金、建造技术、人员和装备,文字为西班牙殖民者提供了新大陆的重要情报,使得西班牙人大量地涌入新大陆。
为什么印加帝国国王天真地步入了圈套?
阿塔瓦尔帕及他的幕僚缺乏对欧洲殖民者的经验。他们没有意识到欧洲殖民者是为了实现永久的殖民统治,而不是暂时性的侵扰与掠夺
到此作者说明了为什么西班牙殖民者能够戏剧性地以少胜多。然而,为什么是西班牙人对印加人有这样的优势而不是反过来?对于作者而言,上述因素是直接因素,而对于产生这些直接因素的根本因素是作者需要使用剩余篇幅来介绍的【历史最广泛的模式】。
粮食与牲畜
粮食/人口/社会发展
简要讨论了为什么粮食生产会导致上述直接因素,从而在讨论各大陆在引发粮食生产的地理差异之前,稍微论证了【说明地理差异】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动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剩余粮食越来越多,人口也就越来越稠密。也由于粮食生产带来的剩余粮食和在某些地区利用畜力生产、运输粮食,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统一的、社会等级分明的、经济上复杂的、技术上富有革新的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因此,能否利用驯化的动植物(不论是独立发展粮食生产还是从别处舶来)最终说明了为什么上述直接因素能在欧亚大陆发展起来。而粮食生产的出现与传播,地理环境因素至关重要
世界上只有几个地区发展了粮食生产,而且粮食生产的出现时间差异也较大。没有独立发展出粮食生产的地区,有些从粮食生产中心学会了种植与驯化,有些则被粮食生产民族替代。有些族群虽然一直生活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却始终没有发展、没有学会粮食生产,他们一直以狩猎采集为生。最后,由于这种在粮食生产上的领先优势,欧亚大陆逐渐发展出优于其他大陆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农耕文明发展的决定要素
- 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
- 动植物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变得不再那么丰富甚至消失了。(由于气候的变化,或人类的人数以及猎人技巧的提高)
- 获得可驯化的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会获得更多的食物
- 更新世结束后新月沃地的气候变化大大增加了野生小麦的产量。而野生谷物的收获导致了新月沃地出现最早的粮食生产——大麦、小麦
- 粮食生产依赖的一些技术得到发展
- 收集、加工、贮藏等必要方法、工具和设备在新月沃地迅速出现,这也是为处理野生谷物的发明出来的。这位粮食生产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 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粮食生产的出现 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 一方面,粮食生产使得人口密度变大
- 提供了更多的卡路里
- 定居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们生育周期
- 另一方面,人口密度的增加迫使人们去寻求获得更多粮食的方法,人们逐渐转向粮食生产
- 一方面,粮食生产使得人口密度变大
换句话说,如果不具备上述要素,很难进化为农耕文明进而拉动社会进步,案例: 太平洋岛屿群落
植物驯化
植物驯化的定义:栽种某种植物并由此有意或无意地使其发生不同于其野生祖先的、更有利于人类消费的遗传变化。与现代生物学家从事的专业驯化工作不同,古代农民显然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驯化植物的
最初的农民是如何驯化植物的?
- 第一阶段,无意识地播种阶段
- 可食用的植物通过果实内的种子实现繁殖,动物吃下果实后排泄出种子,使得植物得以播种
- 最初的植物驯化以人类的排泄地为试验场
- 第二阶段,有意识地选择阶段
- 人类的主观选择:倾向于更大、更多、更好吃的植物进行培种,不断选择那些有利于人类消费的植物
- 植物的自然选择:人类耕种使得植物耕种的密度更大,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适应竞争、适应环境的种类得以存活
- 第三阶段:有技术地培育阶段
面临的问题
主要解释了各大陆由于可驯化植物的物种差异导致的植物驯化的情况差异
植物种类上的严苛
全球植物品种有20万类,但大多数是不合适的,因为其中多数是木本植物,它不生产任何可供食用的部位。实际上,20万种野生植物只有数千种能够被人类食用,而其中只有数百种获得了或多或少的驯化,而其中的大多数也只是人类膳食结构的补充,只有十几种了不起的作物成为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根基,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红薯、甘蔗、香蕉等
如此严苛的利用条件下,某些大洲并没有出现可驯化的重要植物不足为奇。
地理环境的缺陷
有些大陆由于地理环境的缺陷也未能驯化野生植物。关于此问题,作者考察了新月沃地这一重要的粮食生产发源地。
- 新月沃地地处地中海气候带内,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少雨。
- 植物必须适应这样的气候,演化为一年生作物。而一年生作物通常花费大量的能源来生产大颗粒的种子,而不会过多的生长不可食用的木质部。而且它的种子要适应干旱的夏季,使得其适宜存储
- 重要的谷物、豆类作物的种子是可供人类食用的,而它们都是一年生作物。
- 气候湿润的森林里,有些树木确实有可供食用的大种子,但是树木的种子并不适宜存储,树木本身种植也困难
- 新月沃地的地中海气候带有着其他地区的地中海气候不可比拟的优势
- 覆盖区域最广,因此野生作物品种繁多
- 气候变化最大,导致植物群中一年生植物比例更高
- 上述两个因素导致新月沃地拥有数量最多的可供食用的大种子禾本科植物,占全球的 32/56
- 高度与地形变化大,这导致该地生物多样性大。而且使得农民能够错开粮食生产的收获,保证全年都有稳定的粮食产出。
- 得益于生物多样性,该地有很多得到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祖先。这些动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动力、肥料,为植物性粮食生产补充了更丰富的营养结构
- 同全世界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新月沃地的粮食生产生活方式所面临的来自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的竞争少一些
- 西南亚少有大江大河,海岸线不多,水产资源不多
- 当地野生动物 瞪羚 随着人口增加数量减少,捕杀难度加大
- 植物必须适应这样的气候,演化为一年生作物。而一年生作物通常花费大量的能源来生产大颗粒的种子,而不会过多的生长不可食用的木质部。而且它的种子要适应干旱的夏季,使得其适宜存储
- 新月沃地的许多作物的野生祖先繁茂而高产,这对狩猎采集部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 新月沃地植物群中的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高
- 此类作物的形状稳定。一旦发生了某种适宜人类的突变,种植它的后代能保证此性状能够持续
- 而大多数野生植物属于异花传粉,性状不稳定
由于以上因素,作者认为来自新月沃地的早期农民在充分考虑了所有可供驯化的动植物后,率先发展起农业生产
动物驯化
动物驯化的定义:使某种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地交配,使其与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为控制其繁殖与饲养的人类所利用
考察了世界各大洲的动物驯化情况,由于各大洲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情况、灭绝情况的不同,以及驯化动物所必须要满足一些严苛条件,使得大型哺乳动物的驯化只有在少数地区发展起来。类比《战争与和平》所说的那句名言:“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被驯化的动物(包括植物)在某些方面区别于其野生祖先,使其更好地被人类消费。实际上,人类驯化了14种哺乳动物,其中全球性的五种、地区性的八种均在欧亚大陆被驯化(13/14)
驯化条件 —为何欧亚大陆有驯化优势
- 首先,欧亚大陆具有数量最多的陆生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可供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候选者定义为:平均重量超过45公斤,陆生、草食或杂食动物。(14种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除猪外,均是草食动物)。全球共有148种候选者,而欧亚大陆拥有72种,他们驯化了其中的13种,驯化率达到18%。而其余大陆候选动物数量较少,驯化率也不高。实际上,除美洲驯化了美洲驼外,其余大陆的驯化率为0。
- 欧亚大陆面积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从热带雨林、沙漠、沼泽到草原、冻原应有尽有。这导致了野生动物(包括植物)种类多
-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有51种候补驯化哺乳动物。数量少于欧亚大陆的解释是其面积小,生态环境的变化小。其热带雨林面积比东南亚小,在北纬37°以北没有任何的温带气候区
- 美洲拥有24种,澳大利亚仅有1种。原因在于人类到达这些地区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当地动物的大量灭绝。
- 其次,为什么非洲、美洲的农民不去驯化那些数量不算太少的候补驯化动物呢?原因在于动物驯化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驯化动物的条件如此之苛刻,以至于候补动物缺少任意一种特质都会导致驯化失败。
- 自然界的能量转化率约为10%,这意味着没有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为了充当肉食而被驯化。这要求大型哺乳动物们必须是草食动物。
- 生长速度。为了值得农民去赡养,生长期太长的动物也被排除驯化选项。(如大猩猩、大象)
- 驯化动物要适应在圈养环境下完成繁殖。
- 猎豹无法被驯化的原因之一在于雌性猎豹为了愿意交配,必须跟几个雄性猎豹在野外进行长达几天的追逐,这才能促使雌性猎豹排卵,这使得猎豹无法在圈养环境下繁殖。
- 凶险的性情使得某些动物无法被驯化。如灰熊、非洲野牛、河马、斑马和麋鹿。令人害怕的暴躁习性与致死的危险倾向使得驯化这些动物非常困难。
- 容易受惊的倾向。哺乳动物在察觉到危险时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立刻变得神经紧张疯狂逃窜,有些则动作迟缓甚至原地不动,不到必要不会逃走。容易受惊的倾向使得哺乳动物难以被捕捉、驯化
- 大多数羚羊、鹿属于前者,山羊、绵羊属于后者。新月沃地的瞪羚属于受惊动物的典型,而新月沃地的居民并没有将瞪羚驯化的原因便在于其受惊倾向。
- 群居结构。几乎所有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都证明其祖先具有3个共同的群居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能够在拥挤的圈养条件下生长良好,而且乐于接受牧人或牧犬的驱赶。(猫和雪貂是唯二被驯化的独居的地盘性动物)
- 群体生活。
- 其在群体生活中保持着一种完善的优势等级
- 群体占据的相互重叠的生活范围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领域
综上所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野生哺乳动物同时满足了上述条件而被人类驯化,其中欧亚大陆的居民比其他大陆民族继承了多得多的可驯化的大型野生哺乳类动物。正如《马太福音》:被传唤者众,被选中者少。
本部分内容到此已经讨论了为什么欧亚大陆在粮食生产的起源时期拥有对其他地区的优势。而实际上,独立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域较少,但分布于各大洲。世界上多数地区的人们从粮食生产中心中借鉴了种地(或者被迁移来的农民取代),但为什么有些地区的人们始终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为什么粮食生产没能传播到那呢?
牲畜与作物的传播
说由于大陆轴线的差异影响了作物与牲口的传播速度,也影响了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纬度的意外优势
从速度来看,粮食生产沿东西轴线迅速传播,沿着南北轴线缓慢传播。从完整性来看,欧亚大陆的全套作物与牲口沿东西轴传播至印度河河谷和欧洲,但安第斯山脉驯养的美洲驼却没能传到中美洲。
- 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的变化大致相同。从宏观角度而言,其往往具有类似的疾病、温度、降水情况和生物群落。
- 生物一旦适应了当地环境,在面临纬度上的变化时往往水土不服
- 新月沃地的大多数动植物在欧洲和日本生长良好,但在赤道附近生长很差
- 因此,新月沃地的动植物很好地向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传播,而在两侧驯化的动植物也很好地传到了新月沃地
- 而由于地理障碍与纬度变化,作物难以从新月沃地向撒哈拉沙漠以南传播;安第斯山脉的特产也难以越过中美洲的炎热低地。
- 同样的,轴线走向的差异也影响着其他技术与发明的传播
- 轮子、书写系统
- 很多的发明都随着粮食生产的出现而发展,由于轴线走向影响着粮食生产,故影响着重要发明的传播。
- 轮子、书写系统
至此,作者考察了粮食生产是如何在几个中心出现的,以及粮食生产是如何在不同的大陆以不同的速度传播的
病菌
传播要素
整个近代史,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霍乱,他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疾病要在人类种群中传播,下列因素至关重要:
- 人类族群要足够大,以保证传染病能在人群里繁衍
- 人群病在大约一万年前随着农业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几千年前城市的出现而加速发展
- 定居居民的生活方式为病菌繁衍提供了方便
- 农民的排泄物很方便地进入他们自己的饮用水源;城市的出现,更加拥挤的人口与更加肮脏的城市环境使得病菌传播速度更快
世界贸易的发展将欧洲、亚洲和北非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病菌繁殖场
动物病菌的传播同样需要稠密的大种群,而集中地圈养动物为病菌的蔓延提供了土壤
- 动物病原体转化为人类疾病经过四大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病菌并不是单方面屠杀新大陆居民,来自新大陆的病菌也为欧亚大陆的殖民扩张产生了阻碍作用,比如热带地区的疟疾阻碍着殖民者、黄热病使得法国人修建巴拿马运河的努力破灭。
文字
知识带来力量
用文字传播知识可以做到更精确、跟大量、更详尽,从时间来看更长久,从空间来看更广泛。正由于此,文字、武器、病菌与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旧大陆征服新大陆的手段
文字的传播
为什么有些民族产生了文字而有些民族没有?为什么文字的传播情况在大陆之间如此不同?
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显著地影响了文字的出现与传播。早期的文字简略、不明确,主要用于宗教、国家的宣传材料与作为剩余粮食的记账工具。独立发明书写系统的地区,都涉及等级分明的社会、复杂而集中统一的政治结构,而这种社会结构与粮食生产有必然相关。一旦文字被发明出来,其就会通过贸易、宗教、征服向具有相同政治、经济结构的社会传播
橘北为栀
说明了由于各大陆在面积、人口、技术传播的难易程度,以及在粮食生产上的差异,导致了技术在各大陆的发展情况不同,而技术本身又会放大这些原有的影响(技术本身会催化技术),这些优势最终变成了1492年的巨大领先
第十四章《从平等主义到盗贼政治》说明了粮食生产如何将平等主义者变为政治家。正是由于酋长、国王与贵族的出现,领袖阶级对广阔领土与剩余粮食的占有统治欲,常备军队与扩张战争随之而来。通常而言,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征服总是有着相似的模式:传教士到当地传播宗教思想发展信徒,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医生、政府官员和士兵
政府与宗教
政府与宗教在扩张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通常由政府来组织征服战争,再由宗教为征服战争做辩护
政府产生
首先是人类族群的扩大,导致国家的出现。由于粮食生产带来的人口效应,人类族群从【族群】-【部落】-【酋长部落】-【国家】逐渐演化
统治形式
酋长部落在不迟于公元前5500年前的新月沃地出现,它的出现解决了由于血缘关系疏远而导致的人际交往危机。为什么人们愿意将粮食让渡给酋长分配?历史上的酋长与统治者们混合采取了以下四种统治方式:
- 解除平民的武装
- 利用绝对武力来维持公共秩序、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
- 用通行的办法把得到的财物的很大一部分再分配给群众
- 制造一种统一的意识形态,或宗教
宗教产生
自然而然的,来自酋长国的特殊意识形态演化为了有组织的宗教。祭司集团最大的作用便在于为酋长的统治做辩护,而且还使带来了两个重大的好处:
- 维护社会秩序;
- 使人产生为社会战死沙场的“利他之心”
尾声:人类史作为一门学科的未来
各大陆民族间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于这些民族天生的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地理差异决定文化及发展差异
各个大陆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其中只有四种差异起到决定性作用:
- 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的品种方面的差异
- 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野生动植物数量方面差异极大
- 更新世晚期时,各大陆野生动物的灭绝情况不一样
- 影响发展成果在大陆内部传播与迁移速度的因素
- 主大陆轴线走向(纬度变化)
- 生态障碍
- 影响发展成果在大陆之间传播与迁移速度的因素
- 欧亚-非洲北部是较为容易的
- 欧亚-美洲、非洲南部、澳大利亚等是极其困难的
-
地理决定论
四组似乎最重要的因素,说明了各大陆之间种种差异。然而,这使本书陷入了“地理决定论”的质疑中。作者的解释是,有些环境比另一些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起始物种和利用发明的有利机会,这种优势随着时间的放大而显得巨大无比
人类史的发展难题
人类史作为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与公认历史科学并驾齐驱的学科,后来人要着重攻克以下难题:
进一步地使用数量来表示这些差异,使之能够从量化的角度证明这些差异的作用
- 用于驯化的起始物种的差异
- 主轴线的不同传播速度的影响
- ….
- 将讨论范围缩小至比本书以论述的更小的地理范围和更短的时间范围内
- 在欧亚大陆范围内,为什么是欧洲社会,而不是新月沃地与中国或印度在现代支配世界
- 新月沃地的领先优势易于传播。加之生态破坏,优势逐渐消失
- 中国在政治上大一统的状况,使得创新举动轻易地被统治权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 内部地理上的四通八达的环境,一方面使得中国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的体制具有极强的统治力。
- 外部地理上的封闭隔绝,使中国不需要追求某种改革以防止被他国超过,从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在欧亚大陆范围内,为什么是欧洲社会,而不是新月沃地与中国或印度在现代支配世界
- 文化过程属于历史的未知因素,应该考察文化因素导致历史不可预测从而引发的影响
具有特质的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也应该被讨论
方法
- 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是做实验。人们通过实验来获得某种参数,并固定参数继续对照试验,从而获得规律性知识
- 某些人看来,实验几乎是科学方法的本质
- 历史学科难以使用实验分析法,因为几乎无法再现某个历史事件。历史通常使用观察、比较和所谓的自然实验来获取知识
- 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是做实验。人们通过实验来获得某种参数,并固定参数继续对照试验,从而获得规律性知识
- 对因果关系的研究
- 历史学科重视研究一某个事件的【直接原因】、【终极原因】。这对了解一般的生命系统尤其是人类活动的规律性至关重要
- 自然学科不关心终极原因,而更关心某个现象的机制
- 高能物理学家并不关心两个分子碰撞的终极目的,他们关心碰撞的结果与碰撞机制
- 预测性
- 自然学科中,验证知识的科学性的方法关键看知识能否预测系统未来的变化
- 历史科学中,历史学家可以提供事件的事后解释,但难以在事前进行精准预测
- 人类社会是极其复杂的,其特点是具有大量的互相反馈的独立参数
- 物理学家可以在微观角度对系统精准预测,而历史学家只能提供统计意义上的大致趋势。
- 历史系统具有终极的确定性,但其复杂型和不可预测性导致历史学家无法做出精确预测
以上因素导致历史貌似是一个科学性最少的社会学科。但作者认为,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同样可以科学地进行。同时,人类史作为一门学科,能够使我们认识到是什么塑造了现代社会以及什么因素可能塑造未来社会,这对人类认识自身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