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6862050.jpeg

脑图

FireShot Capture 003 - 《八次危机》读书笔记 - 思维导图 - mm.edrawsoft.cn.png

八次危机

危机一:1958—1960.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 背景
    • 1957年苏联撤资,外债压力下中国的资本积累断裂;
    • 1958年起,中央鼓励地方自主工业化,大办“五小工业”,以地方资本和劳动力大规模投入替代外国资本。地方财政赤字上升
  • 影响
    • 国家财政赤字急速上升,依靠国家投资拉动的工业体系失去资金来源。
  • 解决方案

    • 61年政府动员上千万城市人口到农村生产自救,国家产业资本通过“排斥劳动”弱化城市失业的巨大压力。其中,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以“城市单位和农村合作社”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组织体系
    • 政府“部分退出”不经济的农业,允许小农村社制经济部分地推出“集体化”(各种自留地、拾边地等)

      危机二:1968—1970.三线建设的影响

  • 背景

    • 外债,1968年彻底偿还苏东债务,中国内部资本积累仍然迟缓。
    • 1964年核武器,国际形势紧张
    • 1965年三线建设。65-75年间国家投入一半以上的基建资金进行三线建设
    • 64年至80年代,国家投入2052亿元,切三线建设的经济效益很低,投入资本满不足了要求
  • 影响
    • 外债压力和国家加大投资,财政赤字上升,经济增长乏力(国家投资主动力)
  • 解决方案

    • 68-70年全国千万青年下乡
    • 兵工厂和三线建设少量招工

      危机三:1974-1976.四三方案以后

  • 背景

    • 同样是外债。1972年四三方案(大规模引入西方外资),1974年财政规模800亿,同样百亿赤字。
  • 影响
    • 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
  • 解决方案

    • 数百万青年第三次上山下乡,靠“大锅饭”活命
    • 20年内三次上山下乡,农村承担了4000万失业城市青年

      危机四:1979—1980.在第二代领导核心交接的时期

  • 背景

    • “四三方案”和“八二方案”,对国外资本投入缺乏,财政外债严重
    • 70年代政府投资过度积累的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投入造成更大赤字
    • 中央增加人民福利补贴,“赎买”人心,维护政权交接期社会稳定
  • 影响
    • 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
    • 知青返城,没有工作,动乱,1981“两个严打”。
  • 解决方案

    • 农村
      • 农业方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包干”,政府推出不经济的农业,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收益留给农民,同时甩出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民福利保障;
      • 提高粮价;
      • 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基础。非农业方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乡镇企业,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就地资源资本化,收益归农村所有
    • 城市
      • 企业改制
    • 外贸
      • 对外开放,对外借款和合资经营,各开发区,外资和国外市场
    • 财政
      • 大包干,分灶吃饭。

        危机五:1988—1990.滞涨与激进改革

  • 背景

    • 滞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乡村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两旺,进而促使货币发行量过多,势必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促动了企业发生“连锁负债”
    • 激进的改革措施。政府激进措施引爆制度成本(双轨制)
      • 部门与官倒公司结合而产生的设租、寻租成本
      • 在暂时的商品短缺条件下获取投机暴利的市场化成本,以价格双轨制改革和一系列市场化价格改革措施为关键
  • 影响
    • 滞涨,萧条。产业资本扩张促推政府信用扩张造成了以通货膨胀为基础的经济危机
    • 政治和社会动荡,政权合法性造成削弱
    • 对华第二轮大规模封锁制裁。
  • 解决方案

    • 向乡镇企业转嫁
      • 乡镇企业。国家以“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为名,要求乡镇企业“两头在外”,让出国内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促动了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提升
    • 民工潮
      • 取消粮票,加速劳动力流动。1992年4月1日,国家因农业主产品全国性积压造成财政对库存的补贴压力加大,从而决定取消粮票,继而促动了劳动力流动,有利外贸,同时使得货币还原为一般等价物,经济货币化开始
    • 政府甩包袱,减少开支。较少对地方政府和党政组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品的维持费用和乡村公共投入

      危机六:1993—1994.三大赤字爆发和外向型改革

  • 背景

    • 沪深交易所先后开业。开启了中国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的新时代。货币资本化
    •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资源配置愈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寻找利润的增长点,形成虚拟资本,变异为参与利润分配的工具而不是创造利润的工具
      • 占有着最多的公共资源,却大多不可能再提供低成本、普惠制的公共服务
    • “南巡”(92年1月—2月)之后,中国同步开放投机性较强的股票、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结合经济货币化的进程,造成经济过热以及过高的对外债务
      • 1992年确立建设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要求将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中央的“政企分开”政策掀起了政府机关大办企业的浪潮,利益集团寻租现象严重
      • 地方也借“南巡讲话”精神,扩大投资规模
    • 教育、医疗产业化改制……彻底腐蚀了相关知识分子群体
      • 这两个领域中的许多从业者十几年来已经顺理成章的凭借个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占有高额收益,且自觉地构建了维护其利益集团地位的公开制度和内生机制
    • 第二轮圈地运动(1996)
      • “如果以成本价为100元,则农民只得5%-10%,村集体经济组织得25%-30%(往往由村干部掌握),60%-70%为政府及各级部门所得”
      • 九十年代的“以地生财”收益主要为地方政府及结构化的产业资本所共享
  • 影响
    • 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爆发,国民经济增长乏力。
    • “四热”,“四高”,“四紧”,“一乱”
      • 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
      • 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
      • 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
      • 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 1994年,CPI 高达24%,国企职工大规模下岗,农民土地大规模被征占、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增加,社会不稳定
      • 城市利益群体直接承载了国家产业资本扩张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大规模引资导致的经济危机的主要代价。由此,城市利益群体发生实质性分化,资本相对于劳动取得了绝对强势地位
  • 解决方案

    • 信用扩张
      • 多年财政赤字向国家金融透支,吃空了银行全部资本金,并且吃进了一部分银行贷款,加上这个阶段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只能是国债和货币同步大规模增发
    • 分税制改革
      • 为了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困境,1984年确立的中央与各级地方财政分级承包制进一步演变为分税制
      • 极大地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比重从以往地方财政占比超过70%,变为中央与地方各占约一半这使得地方政府被迫疯狂地进行第三次圈地运动,“以地敛财”
      • 同时减少公共支出,借“市场化”风潮将公共服务部门(医疗、教育等)推向市场以获得计划外收益,老百姓被迫买单
    • 下岗
      • 推行以“管理层收购”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5年被造成国有部门和城镇集体单位在岗人员减少4800万(绝大多数没有来得及建立社保、医保)

        危机七:1997—1998.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的影响

  • 背景

    • 经济增长环境不乐观,外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又有特大洪水
    • 经济发展体制上,中国从短缺经济进入本质上更符合其他工业化国家一般特征的产能过剩阶段。买方市场特点突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状况困难;
    • 经济运行方面,由于93年开始了抑制通胀的政策,使得需求总量增速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
    • 97年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4%,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在这一供大于求且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宏观形势下,国外的金融危机使得98年的中国经济异常艰难。
  • 影响
    •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再次承担了劳动力的“蓄水池”,使得发生在城市的大面积失业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
    • 扩张性财政政策着眼于基建,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大量征地纠纷
    • 97年后城市需求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业效益下降,农村经济呈现衰败趋势
    • 制造业产能和宏观政策共同作用下,乡镇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在读恶化,基层政府“甩包袱”对企业进行市场化,改制后企业排斥劳动,农村就业下降,且不再承担农村社区福利开支
    • 财政吃紧,而基层政府刚性支出持续,使得政府加重对农民负担(三提五统)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成了“精英联盟”,及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与知识精英们的联盟
      • 使得社会利益分配向精英群体倾斜,同时也形成国家政权总体稳定的基础
      • 农村中的对抗性冲突,属于大众处于被剥夺状态而制造的局部反抗。精英联盟是内生的而且非常稳定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 进入“精英间冲突”、“精英与大众冲突”的“双重冲突”时代
  • 解决方案:

    • 金融领域改革,强化金融安全。政府采取金融甩包袱式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将以前和财政不分家的,带有大量坏账的金融系统市场化,同时将大量坏账甩给市场和社会;同时开始加强金融安全建设,97年11月,要求建立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
    • 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发国债和货币,加大基建投入和缩小三大差距
      • 我国基建弱,尤其是中西部和农村。国家利用此机会加大基建和对中西部和农村的财政投入。1999西部大开发、200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中部崛起、2005社会主义新农村
      • 国进民退、粗放增长。有用未来更大的过剩来掩盖当前过剩的风险。严重的受制于资源和原材料进口占比过高
    • 出口退税。三次提高出口退税,加强出口竞争力,刺激外贸。

      危机八: 2008—2009.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影响

  • 背景

    •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 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力,由最开始国内产能过剩的推力,变为了外部需求为主的压力
      • 金融体系上,中国主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由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新循环
    • 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三大过剩与三大马车失衡的加剧。劳动力、资本、产能过剩;内需不足,资本过剩投向股市异化与实体经济;外贸依存度2006年为66%
    • 公司化地方政府“以地套现”:城市化主导的“高投资+高负债=高增长”发展模式形成。1994年上收财政权力(分税制)1998年上收金融圈里(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地方政府无法成规模投入劳动力替代资本,因此地方政府唯有土地资源可以利用
    • 三农政策:国家开始向农村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发展
      • 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8年免学杂费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财政给转移支付、工业反哺农业
      • 2007年开始全面推荐新农合
      • 2009年,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解决方案
    • 内需:4万亿计划,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大部分用于民生项目,涉农投资超过三分之一
    • 外需:稳定汇率的条件下,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
    • 对三农的影响
      • 支农投入吸收了国民经济中部分过剩的产能和资本
      • 促进在地化非农就业,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
      • 带动农村消费,刺激内需
      • 缓解农村基层社会冲突
      • 征地仍造成冲突

        2022年感想

        历史课本对中国建国以来经济部分的缺失,以为2022年是最难的一年,现在来看不过是历史周期,放平心态,努力找到新的机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