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说明
/2


1. 项目范围管理概念

1.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要做范围内的事, 而且只做范围内的事, 既不少做也不多做。

1.2 项目范围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 清楚了项目的工作具体范围和具体工作内容,为提高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
2) 项目范围既然是确定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项目范围基准是确定项目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
3) 项目范围的确定就是确定了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 有助于清楚地责任划分和任务分配

1.3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1)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 对如何定义, 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进行描述
2) 收集需求。
3) 定义范围。
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5) 确认范围。
6) 范围控制。


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2.1 规划范围管理( 计划过程组)

制项目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 描述了如何定义, 监督, 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概况: 编写计划文档)

输入 工具与技术 输出

1. 项目管理计划

1. 会议

1. 范围管理计划

2. 项目章程

2. 专家判断

2. 需求管理计划

3. 组织过程资产



4. 事业环境因素



3. 收集需求

3.1 收集需求(计划过程组)

输入 工具与技术 输出
1.范围管理计划 1.访谈 1.需求文件
2.需求管理计划 2.焦点小组 2.需求跟踪矩阵
3.干系人管理计划 3.引导式研讨会
4.项目章程 4.群体创新技术
5.干系人登记册 5.群体决策技术

6.问卷调查

7.观察

8.原型法

9.标杆对照

10.系统交互图

11.文件分析

4. 范围定义

4.1 定义范围( 计划过程组)

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粗略到详细的过程)

定义范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详细定义项目的范围边界, 范围边界是应该做的工作和不需要进行的工作分界线。

输入 工具与技术 输出

1. 范围管理计划

1. 产品分析

1. 项目范围说明书

2. 项目章程

2. 专家判断

2. 项目文件更新

3. 需求文件

3. 备选方案生成


4. 组织过程资产

4. 引导式研讨会

4.2 范围说明书的内容

项目目标; 产品范围描述; 项目需求; 项目边界;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项目的职业因素; 假设条件


5.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计划过程组)

WBS 包含的内容:WBS 最低层的工作单元被称为工作包,是我们进行进度安排,成本估算和监控的基础,
( 1)工作分解结构是用来确定项目范围的,项目的全部工作都必须包含在工作分解结构当中。
( 2)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 需要项目团队成员的参与。
( 3) 工作分解结构是逐层向下分解的。
( 4) 工作分解结构的各要素应该是相对独立的, 要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交叉。

输入 工具与技术 输出

1. 范围管理计划

1. 分解

1. 范围基准

2. 项目范围说明书

2. 专家判断

2. 项目文件更新

3. 需求文件



4. 组织过程资产



5. 事业环境因素


5.1 分解的树形结构图

图片.png
树形结构图的 WBS 层次清晰, 非常直观, 结构性强( 优点)
不容易修改, 对于大型的, 复杂的项目也很难表示出项目的全景。( 缺点)
由于其直观性, 一般在一些小的, 适中的项目中用的较多。

5.2 分解的表格结构图

工作序号 工作名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任务工期 前置任务
100 入校培训项目



110 培训计划的制定



111 培训的目标确定



112 培训对象的确定



113 培训内容的选择



114 培训师资的确定



115 培训成本预算的确定



120 培训的会务工作



121 制订培训时间表



122 与会人员的分组



123 培训手册的编撰



124 会场的布置



125 服务和接待



130 培训的后勤管理



131 车的联系



132 食宿安排



133 物品购置



140 培训工作的总结



141 反馈的收集



142 工作的总结



143 结果的汇报



该表能够反映出项目所有的工作要素。( 优点)
直观性差。( 缺点)
适用在一些大型的, 复杂的项目中使用较多。因为有些项目分解后, 内容分类较多, 容量较大, 用缩进图表的形式表示比较方便, 也可装订为手册。( 适用范围)

5.3 分解的 5 个步骤

从上到下做分解。工作包的详细程度因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而异。
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
确定 WBS 的结构和编排方法( 树形或表格)
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分解
为 WBS 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
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

5.4 工作分解结构应把握如下原则

  1. 在层次上保持项目的完整性, 避免遗漏必要的组成部分。
  2. 一个工作单元只能属于某个上层单元, 避免交叉从属。
  3. 相同层次的工作单元应用相同性质( 分解时可按照可交付物, 生命周期, 各子项目划分)

工作分解结构应把握如下原则:

  1. 工作单元应能分开不同的责任者和不同的工作内容
  2. 便于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控制的需要
  3. 最低层工作应该具有可比性, 是可管理的, 可定量检查的
  4. 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 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附加 8. 8/80 原则

重要的检查点叫做里程碑。重要的里程碑叫做基线。
里程碑标志着某个可交付成果或者阶段的正式完成。
每一个工作包的工作量大小介于 8/80

在制作分解结构的过程中, 把每个工作包分配到一个控制账户, 并根据“ 账户编码” 为工作包建立唯一标识, 这些标识为进行成本, 进度与资源信息的层级汇总提供了层级结构。

控制账户是一个管理控制点。每个控制账户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包, 但是一个工作包只能属于一个控制账户。需要生成一些配套文件, 这些文件需要和工作分解结构配套使用, 称为工作分解结构词典。(WBS 词典)


6. 项目范围确认( 监控过程组)

范围确认就是做一个阶段性的验收

输入 工具和技术 输出
1.项目管理计划 1.检查 1.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2.需求跟踪矩阵 2.群体决策技术 2.变更请求
3.需求文件
3.工作绩效信息
4.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4.项目文件更新
5.工作绩效数据

6.1 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1. 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 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1. 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

  2. 确认范围的一般步骤

确定需要进行确认范围的时间
识别确认范围需要哪些投入
确定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
确定确认范围会议的组织步骤
组织确认范围会议


7. 项目范围控制

7.1 控制范围( 监控过程组)

输入 工具与技术 输出
1.项目管理计划 1.偏差分析 1.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2.需求跟踪矩阵
2.变更请求
3.需求文件
3.工作绩效信息
4.工作绩效数据
4.项目文件更新
5.组织过程资产
5.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8.【随堂练习】

  1. 关于范围管理计划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 )

A、用于规划, 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B、作为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的主要依据
C、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非正式的
D、规定了如何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
A “用于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属于需求管理计划过程

  1. 范围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 )

A 项目目标与产品范围描述
B. 项目需求与项目边界
C. 项目交付成果与干系人清单
D. 假设条件与项目制约因素
C 干系人清单属于干系人管理中才会出现

  1. ( )可用来确定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验收标准

A、投票
B、观察
C、检查
D、访谈
C

  1. 某软件项目执行过程中, 客户希望增加几项小功能, 开发人员认为很容易 实现, 项目经理首先应该( )

A、安排开发人员进行修改
B、发起变更申请
C、建议客户增加预算
D、获得管理层同意
B

  1. 关于工作分解结构(WBS)和工作包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工作分解结构必须且只能包括100%的项目工作
B、工作分解结构中的各要素应该相对独立, 尽量减少相互交叉
C、如果某个可交付成果规模较小, 可以在短时间(80 小时)完成, 就可以被当做工作包
D、每个工作包只能属于一个控制账户, 每个控制账户只能包含一个工作包
D 每个控制账户可以包含多个工作包

  1. ( ) 不属于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

A、批准项目的原因
B、项目验收标准
C、项目可交付成果
D、项目的制约因素
A

  1. 范围确认的主要作用是( )。

A、明确项目、服务或输出的边界
B、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C、对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
D、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B

  1. 关于范围控制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 范围控制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状态, 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B. 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各种形式的变更
C. 每次需求变更经过需求评审后, 都要重新确定新的基线
D. 项目成员可以提出范围变化的要求, 并经客户批准后实施
D; 应该是CCB批准

  1. ( ) 是在确认范围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与技术。

A. 群体决策
B. 网络图
C. 控制图表
D. 关键路径法
A

  1. ( ) 不属于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

A.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B.项目的假设条件
C.干系人清单
D.验收标准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