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流程图,是直观展示事件流转周生命期的工具。好的流程图要求准确、清晰、无异议。
另外,也可借助流程图,训练自己的流程化思维。
日常工作中,自己经常需要梳理大量流程,一是了解业务运作方式,二是为后期需求细节调研做准备。但前期在梳理流程时,经常遗漏关键节点或重点捕捉不准确,达不到流程梳理要求。
在一段时间摸索后,总结了一套对自己来说,较为有条理、可执行的梳理方法。借此记录下来,方便后期复盘优化。
本文整体内容如图。分成3个模块讲解流程图: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image.png
截屏2022-05-05 下午1.54.19.png

是什么

流程图是图像工具的一种,指用来直观地描述一个事件完成过程具体步骤的工具。
包含2部分信息:事件流和时间流;4个关键要素:角色、对象、工作流、顺序。
事件流=角色+对象+工作流;其中角色指具体执行工作流的人/策略/系统;对象指任何被操作的事物,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物如服务;工作流指指向目的的具体的动作流程。
时间流=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
举个例子,在电商平台购物时,需要做【填写收货地址】和【提交订单】两个动作。

示例:填写收货地址
事件流 角色 对象 工作流 顺序
填写收货地址 收货人 收货地址 填写 1
提交订单 收货人 订单 提交 2

为什么

日常生活里,口述也能把一件事的始末说清楚,为什么需要流程图呢?我理解有三方面作用。
首先,直观明了展示事件流完整的生命周期,始于哪,终于哪。图像化展示流程,让没有任何背景的阅读者,也能快速了解事件运作过程。
其次,信息对齐,参与者能够明确自己在流程中的定位,与上下游的关系,以及所处节点采取行动产生的影响;每个事件流中都对应了角色,也便于权责划分。
最后,预判事件后续的发展趋势及需要提供的信息,如基于当前环节,预判下一环节应该是什么,而要使其连贯发生,又该提前准备什么。
image.png

如何做

前面讲了流程图是什么,用于哪,有什么作用。那要如何梳理,才能描述一个事件的生命周期呢?
核心是”准确”、”明确”描述事件发生的时空关系及操作角色。
个人总结是”目标倒推法” + “5W”+”闭环检查”。
目标倒推法,用于梳理整体流程。基于事件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目的,倒推关键步骤,并串联步骤。
5W,用于梳理细节流程。基于目标倒推法拆解的关键步骤,分析关键要素。
闭环检查,用于校验流程与目标的吻合程度。即串联的流程能否形成封闭的、严谨的闭环流程。
接下来,逐个展开体该如何执行。
image.png

目标倒推法

第一步,确认事件目的,即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目的,目的要唯一、准确;即1个事件流,对应1个目的;每个目的都是可以量化或者被证伪的。
第二步,基于目的,向前推导实现目的的关键步骤。
关键指完成目的,必须要发生的事件;判断标准有二:首先,缺少事件,流程中断无法继续;比如做饭,必须要先买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接着,事件会对运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提交订单,有校验规则也有创建订单,而前者在整体业务流程中可以忽略,而后者不可以。因为少了校验规则不会影响业务运营,但少了订单会。
为什么要向前推呢?个人理解,流程中每一环节都是因果关系,基于果,推因。
倒推关键步骤可以使用反问法,即我要实现当前的这个目的,必须要先发生什么事,从而确认关键步骤。例如我要实现引入供应商,供应商必须先通过审核。
第三步,确认关键步骤的顺序,即哪个节点在前,哪个节点在后。这一步非常关键,顺序合理,流程流畅,动作连贯,会提高业务效率;否则,会感觉磕绊,增加业务运营成本,降低效率。
建议捋业务流程时,让业务方主导先输出业务流程,或者与业务方一起梳理、确认关键步骤和顺序。因为大部分业务流已经在线下试跑了一段时间,有较为成熟的或者基本确定的工作流程。系统将线下业务流线上化时,需要参考。
第四步,串联关键步骤。严格按第三步确认的顺序逐个串联步骤。建议串联过程,不要中断,先完成串联,再检查。
第五步,串联完成,使用“闭环校验”,检查关键步骤能否形成闭环实现目的。
image.png

5W法

总体流程形成闭环后,可以接着梳理关键步骤的细节流程,此时可以使用”5W”法。
5W即why、who、when、where、what,即为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
why,指为了什么而做,需对应到关键步骤,即每个细节流程都是为了完成关键步骤。需注意,关键步骤中若包含专业术语,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化定义。
who,指角色,执行动作的人/策略/系统。涉及业务角色时,建议跟业务方再次确认。
when,指时间,指事件发生的节点,影响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where,指地点,指事件发生的场所,业务在线上操作的话一般指提供业务服务的系统。
what,指子事件,指完成每个关键步骤的子步骤,依旧使用反问法。需将关键步骤拆分,拆解颗粒度越细越好,便于后期归类业务服务,以及系统需提供的功能模块。
how,指如何实现关键步骤,即串联5W。如何串联呢?按子事件顺序,将操作角色、地点,逐个列出,并将事件与其对应。
首先,按关键步骤发生的顺序,罗列涉及角色及涉及地点(系统);接着,将角色写在“列”维度,地点写在“行”维度;最后,将每个关键步骤,按对应的执行角色、地点、顺序逐个写入,这样就达到角色、事件在时间、空间对应。
image.png

闭环检查

所谓闭环,是指像圆环一样,确认整体流程是封闭的,无遗漏。
检查方法=顺推+倒推。
顺推指从第1个步骤开始,正向向后连接,看看最终能实现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效果;倒推是从最后1个步骤开始,逆向向前连接,看看每一个结果是否能找到对应的起因。
建议这个检查,自己捋一遍后,再跟团队成员捋一遍。因为人有自我服务的倾向,倾向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会推翻的。仅自己捋可能会”自圆其说”,但与实际不符。
检查完成,若可以形成闭环,那么流程框架基本确认;为保险起见,建议可以再跟相关方二次确认;若无法形成闭环,建议再按目标倒推+5W法重新梳理。
image.png

总结

流程图,是表达事件流生命周期的一种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无歧义地、清晰展示每一环节如何联系,流转,最终达到目的。梳理流程的过程,也是自己理清思路的过程,再借助流程图工具具象化。
梳理流程时,先不要急着动手画图,急于表现。而是把关键环节、关键要素理清楚、理全,罗列出来,然后按方法逐步操作,整个过程就会顺很多。
将多次踩坑后,总结的经验记录下来,定期复盘,也是跟踪自己思维逐步清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