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写作训练:社群 如何打造极有商业价值的社群?
    温容颜:

    一,要收费。 花了钱,用户会更加重视,运营者也更有动力坚持下去。有运营经费打广告,办活动。

    二,提前筛选客户。 提前了解客户,尽可能避免不合适的人进入社群,这样的话,后续运营的阻力会小很多,省去很多麻烦。

    三,要打卡,充分动员,分级运营,及时奖励。 四,收费比较高,用户能量高,分享价值高,链接频率高。

    五,社群文化,新人来的时候,一定尽快做好社群文化的熏陶工作,提炼总结出代表社群文化的金句。好书共读,培养价值观。让榜样公开讲述自己在社群里的成长故事。

    六、及时采访 七,一定要重视线下活动。增强链接 八,注意培养运营队伍,充分调动社群成员的力量,选好班委,让班委承担一部分运营工作。 我目前给单位运营的社群团购团长群中,这几个注意事项全部没有做到,首先是免费,没有筛选客户,因为社团运营初期,招新很困难,有点饥不择食的感觉。没有设置每日打卡的任务,只是单方面的发广告而已。

    没有运营队伍,因为没有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所以,所以是个放羊式管理。线下活动也没有,没有经费,本来就不赚钱,所以领导更不想投钱在里边。 而且我作为运营者,只是拿后勤定岗工资,也没有提成,这导致我也没有特别大的冲劲。这样想想,本质上,一个为了挣钱聚集在一起的团队,结果,都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去挣到钱,这样真的很难维系下去。 只有让里边的成员都能挣到钱,让他们也看到身边有人能从社区团购挣到钱,这样才有动力啊,这样团队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罗芳生:
    **
    年初加入了《樊登读书训练营》,价格为699元。这是我加入的第一个付费社群,也是让我受益匪浅的社群。该群由剽悍一只猫团队运营的, 以下是我从该社群中总结出来的打造有商业价值的社群:

    1、付费。这是一个筛选过程,首先有付费意识的人至少有改变的意愿,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2、专业的运营团队运营。让进来的人有归属感,有进一步学习的意愿。
    2.1仪式感:正式的开营结营仪式,给你一种很正式、被重视的感觉;
    2.2社群人员参与:保待及提升社群的活跃度;
    2.3每日的社群学习安排:提前告知,让社群人员有准备,以便更好的投入其中;
    2.4反馈机制:每日复盘;
    2.5有温度: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被关心,真诚的赞美别人。
    3、提供价值。提供别人能真正用到的落地的实践经验,能解决别人的刚需。
    4、利他思维,提供链接机会。一个社群的人员质量不同,有比你优秀的人,有不如你的人,提供一个向上链接,向下感召的渠道。
    5、打造成功案例。自己说自己的社群牛,没有说服力。如果让参与的人来说会更有说服力。

    梁书菡:

    之前建过几个群,但是都不知道如何运营,我之前分享一下我学过的课程以及心得,而却不懂如何打造具备商业价值的社群。同时,我和他们承诺过要每天分享什么内容给他们,最后都没有坚持下去,因为互动太少,后来就慢慢忽略掉了。

    也看了猫叔的叔和公众号,但是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建群,也没有什么动力坚持运营,所以现在都没有怎么关注这方面的东西。多看看大家的分享,然后我再跟着模仿吧!

    时汝佳:

    对于社群,我的理解是大家一起学习的地方,学完之后出去赚钱,赚完钱再回来交流学习,循环起来。

    社群是未来的组织方式,我之前在区块链研习社,因为共同学习区块链,大家走到了一起,又一起投资,一起学习,因为我使劲地学,学不会就反复学,不懂就问,从各个方面理解了区块链原理,后来才有机会去大学里普及区块链知识,接触到更多的人,了解到部分学生群体的需求。

    社群为个人赋能。

    下一步我想要运营社群,因为深刻体会到学习新事物,要找到一群有意愿,有动力,有持久力的人,而周围是没有这样的环境的。

    社群里很多人会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是要通过做事体现出来的,而未来有发展的事情,才会激发出持久的动力。

    小萍:
    **
    1.钱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2.活跃社群:收费比较高、用户能量高、分享价值高、连接频率高。
    3.筛选用户、高完成率、传播社群文化、要有采访官、重视线下活动、为大家搭台给更多人上台的机会。

    一个好的社群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命运。

    今年上半年,我休产假在家,每天带娃、干家务、偶尔列出一推计划却又无法实行,生活平静的像无风的水面,没有一丝波澜。

    而我,就像湖水下面的一条小鱼,禁锢在这个狭小的池塘里,周围的一切熟悉又毫无新意,经常有一种缺氧的感觉。

    我渴望跳出水面、呼吸新鲜的氧气,渴望有活水注入池塘,带来新的生机。

    一个平常的日子,小熊老师在大学班级群发了一张图片,是关于笑来老师的课的,群里没人响应。我看了一下,有点兴趣但是没有报名。后来,我看到小熊老师的朋友圈,他说这是提升大家认知的良好途径,自己跟着学习了几年,收获很大。发到群里没人响应说明自己的影响力不够。

    【升级认知】【小熊老师学了几年】【收获很大】【无人响应】【影响力】这些都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决定找小熊老师聊一聊。忽然找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大学同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大学毕业后我们很少联系,记得还是他在韶关教书的时候我们通过一次电话,后来就没有再联系过了。

    后来我就进入了他的【1314习惯学院】默默关注他和另外两个老师(也在践行群)的日更输出,关注他在bilibili的视频等等。

    从头到尾,小熊老师没有和我提起过践行群,我是按图索骥,发现了这个群,然后我在1314群里说我想加入,于是另外一个老师发了一篇他对于践行群的看法,他说践行群就是MBA。

    后来,由于入群需要2000左右的费用,小熊老师他说2000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让我好好考虑。要知道,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一次性付出超过100元的费用用于社群学习。但是,当时我的需求是改变、所以金钱对于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我考虑的是这个社群是否真的值得我加入,但我却又不知道如何向小熊老师打听,所以,我给自己说“花2000块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毕竟小熊老师是我信任的人。

    入群后,果然是物超所值。想想有时候出去吃一餐饭也要一千左右,这只不过是两餐饭的费用,却让你收获这么多,值!超值了!

    入群几个月以来,见证了小熊老师的成长,他行动力非常强,成长飞速。眼见他不断链接到更多牛人,眼见他运营社群越来越有价值,眼见他做出一个又一个成果。

    且慢群是我目前很重视的一个群,有时候即使不写文章,光看大家的分享就非常有价值,会给予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给我看到很多人生的可能性。

    前几天,小熊老师又新建了一个视频号群——小熊故事会,我看到后第一个选择了加入。一方面是对小熊老师的支持,另一方面我知道这也将是极具价值的社群。虽然我还没开始投入做视频号,但是我将从这个群里开始,推自己一把,行动起来,也许改变就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标:

    社群是一堆有着共同目标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这些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一起努力打怪升级,不知不觉,经验攒的就比自己一个人打怪要快。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遇到很强大的boss,搞不定于是自己放弃了就被卡在那一关。

    组团就不一样了,大家互相打气鼓励,大家都会被团队的队友鼓舞,团队整体战斗力就会提升,于是就这样共同攻克难关。

    那么谁都可以加入团队吗?其实经验的积攒主要还是靠自己打怪过程中的贡献,所以要是有人混进了团队,没有贡献值,混的人自己不会涨经验,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也会下降,所以,加入团队是要有条件的,这样就能筛选出来有潜力的成员。

    陈小熊:

    【学到的点】

    1.为什么你要做社群?
    思考:大社群+微课是趋势,微信搞了一个企业微信,最近所有的学校都有了,功能更加强大,可以用腾讯会议、直播等。刘大猫是用软件,一个人讲课,可以同时多个群收听。笑来直接做一个可以容纳几万人的mixin。

    只要把高质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各种可能。如践行群有文案众创团队、写作天团、视频号众创天团等等。

    2.为什么要收费?
    思考: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金句呀!买了一辆新车回来,天天想着它;买了一个贵的课程,天天学习,觉得老师讲得怎么就那么好;践行群最贵,所以天天听践行群课程,笑来老师收费最贵,听他的课觉得非常好,感觉比其他收费低的老师讲得好。

    你免费做一个社群,如果不能赚钱,真的很难持续,你也很难做得认真,也很难吸引其他人进来。

    2.为什么要筛选用户?
    思考:笑来之前还邀请,入践行群的人不是有邀请码,付款就可以进来的,要看微信、朋友圈等,是否符合一个长期主义者的特征,才能进来。我觉得这点好。可以增加践行群的自豪感,也可以筛选人。但没有实行。

    做老师的给学生辅导,不是什么学生都收的,一般只要那种有基础的,通过辅导一下就可以提高成绩的那种。如果基础太差,给再多的钱也不想要。

    2.怎么保证高完成率?
    思考:很多社群读书、写作都用押金的形式:如30天,押300,不完成一天就扣10块,30天后,大家一起瓜分扣下的红包。这个会让很多人重视。其实这个是赚了概率的钱,绝大部分人,大概率会忘记。

    最黑的是那种自己不参与,鼓励大家参与,然后规定,只有一次不完成就扣取所有押金,美其名曰:让大家重视!

    勋章制度,在樊登、和彪悍一只猫都用。老罗也学这招,应该有用。

    分级管理,我们践行群分班,每个班有班长,班委,社群都是服务者,而且乐此不疲!

    3.如何让社群活起来?
    思考:大如后花园,小如一个践行群班级,大家都默默定投box,不怎么交流,都是新人和几个老人偶尔几句。大部分的人都有了各自的小圈子。只要每次的大涨,大家才出来热闹一下。哈

    4.如何传播社群文化?
    思考:共读一些符合社群价值观的书,而且反复读。我们的书就是《定投》《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了。

    5.为什么要采访官?
    思考:践行的采访先从明远开始。这个其实非常好,特别是采访的素材写成故事,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获益。。

    注意事项:多去其他优秀社群付费学习;给足成就感,他就是你的人;群规要简单易懂,还要反复强调,深入人心;定期有惊喜;给社群的人多上台的机会。

    【我的行动】

    我参与做个一个失败的社群:笑友成长营,当时前100人不收费,后进来1个box,社群的人都不活跃。哈,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每日输出。那次之后我就明白:不收费的群,长期看都要死掉。

    收费不一定是金钱,当然最好是金钱。入群的人帮你点个赞,转发几次文章也好,起码有成本。

    我打算做一个当地的高三初三家长群高三初三就当做引流群,平时解答一下家长的问题;

    再做一个中考高考作文群,这个群要收费,可以按年来收,如99元一年,或押金的形式,入群,每周完成一篇作文,发到群里,或发到语雀上,老师们负责批改和反馈,可以单独反馈,也可以直播反馈,邀请几个要好的语文老师来一起做。

    用践行群的模式来做一个当地的作文辅导在线学习群。大家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王彬成:

    1、做社群的价值

    我认识的组建和运营社群的人都非常厉害。比如跟我同年龄的王莉莉班长,已经通过运营社群和不断给群友提供学习价值,并组织多场线上和线下见面会,帮助她链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以及协助她去创业,去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而我不仅仅希望拥有这种看得懂学得来的社群运营能力,更希望通过给群友提供必要的价值,去提升自己的额外收入。而我能想到并且有能力做好的社群,就是读书打卡社群。

    2、收费社群的必要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我们加入的免费的社群,如果没有运营者的管理和维护,最后要么变成死群,要么变成广告群。而且发布的学习资料或是干货分享,也会很少关注。

    但是假如用户付费进群,相当于有沉默成本,那么他会更加珍视社群的内容,并积极参与到社群的活动当中。

    而付费对于运营者是一种主动付出价值的报酬。当获得收入后,运营者会更加重视社群运营,会努力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巧玉:

    关于社群,我现在还只是在付费进入社群学习的角色,没有组织经营过社群。

    1、为什么你要做社群
    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创业机会。赚钱难,赚干干净净的钱更难,而社群,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途径,你有一个目标、或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把有同样目标、或有需求的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为他们提供了价值,他们的认同你所提供的价值的同时,也使你们之间的链接更紧,社群不是重点,不断链接同频人,并一起做成些事,赚了钱,也交了朋友、还持续成长,把做社群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有何不可。

    2、为什么一定要收费
    我本人是付费学习者,看到好内容,不会犹豫,只要我还能负担,这种做法,使得我进入了几个超值的高质量社群,刷新着三观,做着从未做过的事情,遇到一群比我能力高的伙伴,看到他们的持续输出和肉眼可见的改变,怎么会不心动,怎么会不想学模学样的有一样的收获,这些高能量的人会“迫使”你再努力一些。不知不觉,自己成了一个高能量的人。反过来看,自己做社群,也要通过收费来筛选出能量高的人,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的能量也会“迫使”我进步。

    3、为什么要筛选用户
    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也不需要。只要自己提供的是超值的服务,和一群正确的人一起做,会有成绩的。尽可能避免不合适的人进入社群,会省去后续运营的很多麻烦。

    4、怎样保证高完成率
    得让自己成为高能量的人,这样不至于被筛选出去。争取在社群里取得某个第一,第一勤快、完成率第一、质量第一、文章逻辑第一等等,不断有结果,自己是高完成率的人,再筛选出高能量的人,让自己的社群成功概率提升。

    5、如何让社群成员活起来
    首先当然是通过收费筛选,有沉默成本,利用损失厌恶可以督促成员行动起来。社群的目标和成员的目标保持长期一致,互惠互利,一起成长。

    6、传播社群文化
    重复重复再重复,使用能代表社群文化的文章和金句,在社群里、活动时、文章中都反复出现,最好能进入成员的潜意识,不用很多,有一条有代表性的就很好,让人听到这句话,就能想到你、想起社群的文化。

    7、为什么要有采访官
    这个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一定要善于在社群里发现值得采访的人,采访后并写出高质量的采访稿,广而告之。他与社群的故事能很有效地帮忙宣传社群,吸引更多人关注社群。

    8、重视线下活动
    和成员一起创造共同回忆,会更有利于成员与你的长久链接以及强链接,大家一起创造的可能性就更多。

    9、为什么我从不上台
    这点当然要看自己的选择了,时间精力都有限,如果能很好地锻炼成员的能力,长期来看,很很不错。

    10、注意事项:要注意好好收尾,收尾决定了用户对你的评价。群规要简单易懂、深入人心、反复强调。

    范瑞芳:

    【本周总结与反思】
    本周没有输出,每天上午都有会要开,这个会议时间安排要调整下,以后尽量都安排在下午。
    本周单位领导对我态度发生了逆转,觉得我心结打开了,整个人都舒展了,于是交给我更大量的工作。他以为是他个人的转变给我带来的影响,只有我自己心里默默的呵呵,学费没白交,是强大的践行群给我赋了能。
    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向上汇报,组织沟通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要履行我的践行计划和目标,健身、阅读、陪孩子,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有个更好的心态等。

    【今日之输出】
    【学到的点或金句】
    【触发的思考】
    【我的行动】
    1、五条核心运营经验
    前置筛选
    收取押金
    充分动员,培训了大量的运营人员,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
    分级运营,采集分级运营制,各“营”“连”“排”都有负责人,会“盯”着大家,发现打卡困难户,就会有人对其提醒、鼓励、帮扶。
    勋章制度。设置多种勋章,用于奖励各项优秀行为,而勋章的多少,决定参与者的总体排名。
    我还从没想过自己要去运营一个社群,这一点可能已经被群友们撇了十万八千里了。我看到这些方法后主要想是怎么应用到我现在的工作上去,怎么能用到教育小孩子上去。一次我跟先生交流大牛们的社群运营经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影响到这么多人,究其本质,可能是这些内容是直击人性的。所以它可以嫁接到很多方面,甚至是与国家提到的国家治理的方针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治大国如烹小鲜”,同理,社群运营的经的为治大国和管小家应该很有帮助。
    2、让社群活跃起来的四点心得:
    收费比较高
    用户能量高
    分享价值高
    不定期的分享高价值的实战心得,每周学委连续分享高价值的内容,一年4次的私享会,邀请各领域的顶尖高手给大家做分享。
    连接频度高
    线上,创造各种连接机会;线下,精心安排活动,学到一起,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从而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3、传播社群文化
    多写几篇代表社群文化的文章,不断在社群里传播。
    提炼代表社群文化的金句,在社群里反复出现,做成表情包的做法好有创意。
    让榜样公开讲述自己在社群里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要能体现社群文化。
    4、采访官是优质社群的标配
    发现值得采访的人—-》采访官采访-》写高质量的采访稿发布—》被采访者获得成就感—-》社群成员更好的学习。
    5、“普普通通的做人,轰轰烈烈的干事”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鲜花和掌声搞得膨胀,迷失自我。要从更长期主义得角度思考,不断树立榜样,让更多的人去影响更多的人,是更安全、更长久的做法。以此警醒,就像开头本周反思的一样,不断追问什么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