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汝佳:

    1.需求

    昨天和炒币高手视频,我讲定投,他讲如何炒币,30分钟,两人聊得很开心,他问我Mixin发展得怎么样,我竟然不知道怎么说。

    说明自己还不够专业,垂直领域没做好,就想着去追热点。

    记得刚学区块链的时候,我是买来各种书,加社群,走出去,各种方法才学懂区块链原理,那时候真是有需求。

    2.反复读几本书

    我的体会是,把书里的知识印到脑子里,做到能够脱口而出。

    之前读《三国》,《金庸全集》边读边批注,我大部分知识来自于那里,而且例子可以反复用。公众号大V六神磊磊就是这样做的。

    后来读笑来的书,刚开始只觉得读过了,真过瘾,但是没行动,反复读之后发现优势出来了。

    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也读过笑来的书,但,就那样了。
    每次听到他们无所谓地说,“那书我读过,但是。。。”
    我就觉出自己的优势啦,他们说但是的时候,是在自以为是。我肯定也有那个阶段,但多读几遍就知道很多人错过了什么。

    3.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几年前,我花1万多听财报,两天时间。那次见到了笑来,也明白了真的有人能读懂财报,门槛都是有人故意设置的。

    财报和我的专业离得太远,但从此后我相信,什么事情都有专家,找到他们,跟他们请教,付费也值。

    那是我第一次走出企业接触社会,触动极大,当时下决心,一定要冲出去。

    4.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儿

    比特币白皮书自己翻译了一遍,这是值得的,也算是经典。
    在行业内,想要拔高,就去做一些不太容易的事情。
    笑来给我们很多建议,比如读白皮书,读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信,去做就是了,可能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用,但积累多了,早晚能用上,七年呢。

    陈标:

    不做讨好者,讨好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注意力都用在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这样讨好别人的后果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真正的重视。同时,讨好者却又不会讨好自己,遇到负面情绪时让讨好者陷入更困难的处境。

    要明确规矩,我们要给自己明确规矩,跟不同的人相处时要了解他人的性格特点,言行不可越距,否则给双方带来尴尬的局面。

    可以发脾气,既然选择不做讨好者,又明确了规矩,这时若是仍然被人伤害,我们就该发脾气,否则我们的规矩和底线有何意义。

    严守秘密和背后夸人,当别人跟我们讲他的秘密的时候,那是别人在分享他自己的秘密,自己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秘密,这没什么毛病,但是自己去分享别人的秘密,这是不是不对?在跟别人人聊天时,最忌讳的就是议论他人是非,那其实我们可以选择聊他人的优点,经常分享别人好的方面。于此同时,若是道途听说的事情,传到我们这里,我们应该作为这种传言的终点。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有效。

    高金梅:

    为何重视需求及为何要掏空自己

    需求是最好的老师。

    前几天朋友推荐我去参加一个读书训练营,并说这个训练营可以一天读十本书。我问她,你一天读十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她说一天十本书, 十天可以读100本书,100天可以1000本书,这么算多有成就感呀,出去可以炫一下。我说,看书当然很好,如果是冲着炫数量而去报班,我就问你能坚持多久?

    在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的时候,最好别盲目跟风,只有内心热爱才能持久。

    最近,我在带一个一百多人的诗词班。平常兴致所来,吟诗填词一首,随性而为,但真正教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必须得有真材实学。其次,必须有责任心。

    基于这两点,我不断地去寻找资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输出,我要求自己必须认真写作品,这样才有信服力。

    由于我不间断输出诗词基础知识的同时,我还经常写一些动员稿,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其中遇到的问题讲透彻,几个星期下来,收获了大家的信任和感谢。

    其实,收获的最大是我自己,我不但巩固原先的诗词学识,还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你瞧!需求和淘空其实就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你只有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你才会有目的地输入,整理,再输出,如此循环往复,受益何止一点点?

    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我是很不赞成报一些低廉的学习班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写作训练营,有人加我说,只需要188元,她就可以让我的朋友圈增值,我当时很疑惑这件事,也很好奇如何让自己的朋友圈增值,我告诉她,不急吧!实际上,我在翻阅她的朋友圈有什么价值,其次,我在观察她的写作能力如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也会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课程只需要9.9元,你就会获得**知识的广告。其实吧,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浪费时间的问题,我们最贵是时间。

    陈标:

    为何要做观念建设,观念决定方向,若是方向偏离太大,结果就是不准确的。在工作中,尤其是新接到一项任务,我都会先跟领导表达一下我的思路,因为这个时候思路有偏差,领导会给我纠正,如果领导认可,说明我的思路正确,这时候再下手,方向不会错。我一直有这样的观念,就是开始行动之前,一定会思考,然后将自己准备怎么做大致给别人描述,让别人了解我是不是明白他的要求。

    如何面对各种错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犯错误,要是不会犯错,意味着自己没有进步,但是犯错了不要怕,我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继续前行。我在工作中经常犯错,然后就会被甲方领导按在地上摩擦,有时候都怀疑人生了,自己还不放过自己,责怪自己,后来意识到,我这是在又一次自己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

    为什么要读透几本书,读书多读几遍,总会有不一样的新的收获。若是能读透一本书,将里面的内容完完全全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非常惊人的,这会让我们在表达输出的时候有着丰富的内容,可自由调用自己脑中的要点。更重要的是,我还能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添加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定会达到自己原来够不着的高度。

    Michael:

    「我的行动」
    1、首先要做观念建设。在书中,作者是强调要建立一个领域的正确观念。我的理解应该是这个领域的成熟的、已经被验证的正确的做法,让自己少走弯路。我自己再引申一下,这里的观念建设,还应该包括心理建设: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得领域,要相信自己能够快速成为专家。否则自己就会按照习惯性做法,在底层、非重要的地方浪费过多的时间。

    2、重视自己的“真实”需求。我现在也会学习各种知识、看各种书籍,但是往往并没有什么用。原因就在于自己并没有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知识的输入。如果想要快速地成为某个领域高手,就应该有着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核心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还有一点,学了之后要能够马上应用,否则读了一本书、听了一段解说、加入一个社群,对于自己的作用会很有限。

    3、集中突破训练、读透几本书。现在太多平淡无奇的时间来看书和学习了,看似岁月静好,慢慢进步,其实对于自己的长进帮助有限。因为按照压力原则,平时的敲打并不能产生击穿的效果,只有当适当的时候来一下猛击,才能确保击穿某个特殊的知识点、或者领域。

    剑宁:

    1.为何要做观念建设
    就是要让自己的脑子里多一些这个领域的正确观念。这个怎么理解?先确定范畴,是一个领域。再确定对象,正确的观念。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某一个领域中的最少必要知识。或者说核心概念。
    最近有一个学习感受,就是要去熟悉一个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而不是像以前画一张思维导图,罗列大量的知识点,感觉什么知识都很重要。最少必要知识点,就像一个一个的知识节点,可以关联很多延展的知识,同时也和其他关键知识相关联。这样就能理清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2.为什么要重视需求
    这里关键是把学到的用起来。比如写作很重要,上了笑来老师的写作课,要去用起来。一般操作是写一些文章,但是更好的操作是,写一系列的教程。或者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去用。

    3.为什么要尽早实战
    尽早实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另外一个可以知道自己的盲区,不断做到全面而完整。

    4.为什么要掏空自己
    怎么掏空,把知道的完整全面的分享出去,毫无保留的分享出去,这样才能做到掏空。
    避免一招鲜吃遍天。

    5.为什么要去买经验
    买经验很买知识有什么区别吗?买知识是买课,买经验应该更像是买咨询。买课是学习未知,买咨询是清晰路径,避免风险。

    6.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关键是结交优秀的人,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升级头脑圈子,赚更多的钱,进一步升级头脑圈子。这一个点,自己感觉比较难踏出去。总是感觉没有能力去上更贵的班。不能很好的提供价值给他们,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

    7.如何面对各种错误
    分析错误,弥补过失。自己还是更偏向逃避,明明知道还是不能勇敢的面对错误。得想办法改正。

    8.何谓集中突破训练
    这一节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时间精力真的是切割得太散,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结果是什么都没学好,什么都推进不了。需要设定一个每月集中突破的目标,把时间更高效的利用起来。
    笑来老师说,掌握了一个技能就好进入另一个镜像世界。集中突破训练获得技能可以加速自己看到更多镜像世界。
    还有一个点,就是要抓住特别有用的内容,反复研究挖掘有价值的东西。自己在学习或者阅读中,重来不去看什么有价值,只想要全部学会。这次看《科学创业》着重了解品类和品牌,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内容,确实收获很大。

    9.为何要读透几本书
    可以有理论可循,对内容引用和应用非常梳理。前提是要在某一专业领域。要去改变自己只会复制黏贴的落后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总的的来说,这一章是如何加速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现在自己没有专注的领域,还真得好好思考,尽快选定领域。

    陈小熊:

    1.为何要心理建设
    思考:不习惯“观念建设”,习惯了“心理建设”,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讲的是清晰准确的必要的概念。打磨概念,且让概念产生联系。

    2.为什么重视需求
    思考:就我们熟知的“刚需”,看书写作是我的刚需,我每天的工作就做这个事情,我看书得到的新内容,我就跟学生分享。以教为学。如果遇到别人讲的比我好,如樊登读书会,我就直接给学生听或看。

    3.为什么要尽早用
    思考:《人人都能有用英语》,关键是用,我们金马班长做了一个视频号“金马用英语”,直击本质。写作业是如此,直接写起来,可以写教程,写销售文案,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而不是只是满足于听课。读《微信互联平民创业》,就做起视频号,做的过程中对书本的理论理解更加透彻。

    4.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思考:大学毕业后,考驾照是最贵的了,后来到得到各个课程,19年是笑来的践行群,群里学到了价值连城的知识和经验,也结交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小伙伴。有的视频通话过,有的文章交流过,有的语音互动过,虽然相隔南北,但居然每天都有沟通,彼此熟悉的很。

    5.何谓集中突破训练
    思考:这点还是深有体会,一段时间指读一个领域的书籍,而且反复读,居然会了。践行群的课,符合这个原则,反复听,反复录制《定投改变命运》,理解非常通透,但是秘籍见某个领域的牛人,我目前没有做到,老薛的视频号,就是这个主题,做的非常好,他也是通过这个方式跟刘大猫链接的,才有现在的社群。

    6.为何要读透几本书
    思考:我们语文的读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刚刚大学毕业,我觉得自己诗歌不行,就把《诗经》《论语》全部通读几次,那种很厚的繁体注释版,看的很慢,背诵和默写,《古诗十九首》而是反复琢磨和背诵,所以我用繁体字教学自如,在我这个年龄的老师当中都是极少数。

    大二对古汉字非常感兴趣,修了两个学期,然后买了很多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居然最后可以识别和读懂甲骨文的拓扑,后来还在学校开过一门选修课,学生很喜欢,整个北海市只有我能开这门课,后来北师大总部专家还来观摩过我的课。

    还学会了算卦、看风水,真去堪舆,还赚过一些钱,后来觉得骗人的,长期看,就算了,家里还有一大堆书籍和一个台湾罗盘,现在基本忘了那些理论了。

    还有研究《史记》,反复读,在网上学完所有大学的网络课程,带几届学生从高一开始读纯文言文的《史记》,我在这个北海没有遇到一个中学老师读到我这么深的。

    践行群的财报课,我买了三本书回来,看了四五遍,学了几遍得到财务课,也懂得了财报入门。
    这些例子居然不少!!

    写到这里,刚刚还有点困意的,居然有点兴奋了。居然也啃过很多难读的书籍,学了蛮多东西。给自己鼓励一下。哈!

    果儿:

    1、观念建设
    在进入新领域时,最开始的行动之一,就是在脑子里放够与这个领域相关的正确观念,会帮助自己避免走过多弯路,就是明确最少必要概念,建立自己的基本认知。

    2、重视需求
    如果某件事,你打心眼里觉得非做不可,那它就是你的刚需,刚需就意味着,你有明确的目标,而路上的奇花异草是无法阻止你继续向前。当年我为了治好自己的病开始跑步时,是完全忽略自己不想起床、天气好冷、好累……这些懒惰的念头,自动地去关注眼前美好的部分,一件事是刚需,你就已经完成一半了!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

    seven:

    1.为何要做观念建设

    01 观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

    例如逻辑课里面有一个概念是损失厌恶,我,人总是喜欢拥有,不喜欢失去

    02 我学的,我需要,能用到的

    比如你想学习销售,需要用来副业变现,能用到是你沟通和持续践行影响力。

    2.为什么要尽早实战
    思考:在实战中知道真正的需求,提升实战,学习到的东西还是要实践,就像现在视频号,就是一个风口,坚持下来的人都会有成绩,当然我们要知道早不如久道理,你是早早开始了,如果碰到问题,就泛起也是bng。

    3.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思考:贵的班,经过市场验证,老师好,然后学员也是高价值,在这里可能一个点子,就可能产生合作。

    4.何谓集中突破训练
    思考:主题式,专精的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阅读的主题式阅读,都看销售的书,上销售课,结交销售的人。

    5.注意事项:
    01 定时间给自己目标感
    思考:时间就想我们自己做计划的时,他会给自己一个视觉的感受,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02 圈子确定思考思路事情
    思考:李善友代表思维模型,笑来代表基金投资,猫叔代表社群

    03 经验要结合自己才能创造
    思考:别人的经验是别人的,就想我们做思维导图,有时候你看的很爽,但是这种东西,最清楚的是自己、

    04 重复的力量说实在其实践行
    思考:很多时候就拍重复,不过这种重复是有质量的重复,是有迭代而不是简单的撞钟。

    陈伟平:

    “学霸”
    这个词在我心中是没什么感觉的,因为小的时候没有看过,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再读了,16岁就出来工作,第一站深漂直到现在,现在回想,虽然我不知道学霸是怎么练成的,但我的的确确从自学汽修当中深深感觉到我如何从一小白修练到沪火纯青的地步,就像那武侠世界里,从一个不会武功的小白得到秘笈修练成绝世高手一样。而这其中的坚辛只能自己知道,从每个罗丝,每个板手,每台汽车,每个样本中不断重复的练习,复盘,在反省中成长,其过程有过返正,有过赔钱,有过受伤等等,最终忍受住夏天大阳光灼热,下雨天的滴肤之痛,秋天的干燥,冬天的寒风才拥有今天可养活一家人的技能,而这就应该是学练中的学霸吧!
    我想这应该是生活的平凡,生活的现实吧!

    写在后面的话:
    该加班了,该干活去了,现在就出发,干活去救援赚钱去。

    建波:

    一、书中的亮点
    1、概念的建设
    先学习相关领域的概念,再行动。
    2、需求
    想用什么,再去学什么,能学得更好。
    3、为什么要尽早实战?
    实战可以获得反馈,根据反馈调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4、为什么要掏空自己?
    经常写文章,经常分享,会把已经学习的知识用出去,用完了,就需要学习新知识,这个愿望更强烈。

    二、我的感受
    1、概念的建设
    有了清楚、准确的概念后,我们才能清楚、准确地认识到这个东西是什么。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快速地知道这个领域知识的最快捷的方式,是了解这个领域有哪些基本的概念。
    作家冯唐分享过他当年在麦肯锡咨询管理公司工作时,是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的,那就是找这个行业的经典书籍和资深人员,快速了解这个领域有哪些基本概念,或者叫术语。
    2、需求
    先写出我有些需求,再去学习。根据我的价值观来推断出我有什么需求。
    3、为什么要尽早实战?
    只有实战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毛泽东说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三、我的行动点
    1、概念的建设
    我会在印象笔记里写每天的日记,写下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
    2、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我报了很多付费课程,在得到里订阅了102个课。
    加入了BOX定投践行群。
    笑来老师的写作课,我就购买了2次,一次是在2018年,另一次就是现在的写作课。
    3、如何面对各种错误?
    我会每天记录自己犯过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试着提出下次避免错误的方法。
    我最近在阅读名人传记,试着找到名人犯过的错误,分析原因。

    晓樱:

    1. 为什么要重视需求
      学的东西是我需要的,需求强烈才会去学习。笑来老师说编程很重要,英语很重要,我因为平时没用到这两样,觉察不到自己的需求,所以一拖再拖。目前最重要的需求是学会写作,写作也是一种编程,对写作的需求强烈,只要有空余时间都会坐下来写,跟上群里的脚步。

    2. 为什么要尽早实践
      我就是觉得自我感觉很好了,还不肯去实践,总觉得还有很多的不足,而迟迟不愿意去行动。有真实的反馈,在行动中获得反馈,才能让自己学得更好。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想象的层面,很多时候不愿意去实践,还有一个顾虑是,实践会带来困难和挫败,而想象不会。所以还要克服实践过程中的挫败感,所有的困难都是来帮助自己成长的。

    3. 为什么要掏空自己
      掏空自己就是不断的去分享,分享完了就需要给自己补充新的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假如每天开销很小,不怎么花钱,赚钱的动力也就小了很多,如果花钱多,给了自己压力去想办法赚取更多的钱。

      4. 为什么要买经验
      新的领域自己没有什么经验,自己去搜效率低下。我很认可这种方式所以自己也买了很多课程学习,报了刘大猫的培养群主的群,学习他如何经营社群。

    4. 为什么要报贵的班
      我没有刻意去选择贵的班,我选择报班的原则是,授课的老师。比如在学萨提亚的时候,我了解到林文采老师是萨提亚家庭治疗里面讲的最好的,我就报她的课,跟着学家庭治疗以及亲子养育课,夫妻关系课。在区块链投资领域我选择的是笑来老师,他在行业内有相当的经验并且为人让我敬佩。在社群运营上我选择了刘大猫。因为贵的课一则经济上让我承受不住,其次,贵的课报名的时候心疼钱,等真正付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其实也没啥感觉了,而我需要的是持续的学习,持续的学习就需要持续的投入,而性价比高的课程就成了我的首选。

    5. 如何面对各种错误
      我害怕犯错,从小到大,一旦犯错,我就会被惩罚,被骂,还有承受大人的情绪,所以导致自己不敢犯错,成了一个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的人,也不允许犯错,长大后,犯错了再也没有人指责我了,我自己会狠狠的骂自己。不犯错那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我现在面对错误的方式是弥补,我前几年在投资领域没有学习,没有做功课,导致自己造成了一些损失,我现在就到定投践行群,跟着笑来老师学习投资知识,并且实践有效,增强了我的信心。
      上次因为记错孩子的补习时间导致孩子去了上课地方没能上成,回来孩子很生气,因为我的记错导致他没能和同学一块儿出去玩,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我给他买了一个他想要的礼物。

    6. 集中突破训练
      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之前听樊登读书,提到过一本意志力方面的书籍,说的是如果一段时间内给自己定好几个目标,那么意志力被分散,很容易都办不成,从而产生挫败感,带来消极情绪。而如果只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就好办多了。下星期打算把一些文章发到公众号,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做好公众号。
      每天晚上的健身活动,由于自己每天锻炼,慢慢的体力得到了提升,增加了自己长期做一件事情的信心。

    7. 读透几本书。
      反复读,反复应用,写文章,讲课,会有很多的素材。我以前看书都是看个热闹过一段时间后完全忘记。现在群里面大家一起共读一本书,写读后感,写自己的思考,算是深入阅读,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因为自己的经验在变化。

    小鹏:

    我记得下来老师曾经讲过一个观点。

    大概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付出。

    但是可以用最少最必要的知识去快速入进入一个行业。习得一个基本技能。

    所以我一看到快速两个字,总有标题党的感觉哈。

    范瑞芳:

    先回顾下昨天的状态,陪妹妹去商场逛结婚礼服了,晚上陪女儿去游泳了,自己也第一次游了四圈,胳膊上的拜拜肉都酸酸的,感觉很爽。希望一周能多去两次。初步定的是周三去,本周三争取早点下班回来。

    10月29日 读书输出,学霸,如何加速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1、首先要做好观念建设。
    觉得这个很重要,但是我现在还不太理解这里的观念两个字,也不太清楚怎么实操,希望能得到指点。

    2、要重视需求。
    这一点一直以来还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先生说我是个现实主义者。另外说下,我的工作岗位叫做:需求分析师。再次也感谢十几年前,建议我入行的前同事。

    3、尽早实战与掏空自己
    这两个点上,有时候会纠结,总是想等准备的比较系统了,完善了再实战,再分享,这可能是不对的,需要改进。

    4、集中突破训练
    这一点是我这节中启发最大的,希望在指引孩子和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的践行。现在的网络资源和处在北京的海淀区,我觉得这些资源应用的太不充分了。
    一段时间内,密集的见某个领域的高手,不断探讨某些话题
    一段时间内,只读某个领域的书,提炼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一段时间内,把某个内容反复研究很多遍,不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一段时间内,每天都会走同一件事,专门训练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

    5、熟读一些经典
    身在践行群,还是先把笑来老师的书读一遍吧。

    6、希望去研究几个学霸的学习经历,让这块内容更有实操性。浏览了几个少年得到的大咖给少年们的学霸养成计划中的建议:
    罗振宇:克服拖延症的两个小技巧:先总体浏览一遍所有作业题目、找人监督自己
    张泉灵:如何把知识点记得更牢固:结构记忆法、联想绘画法、推理记忆法
    邵恒:“小目标”学习法
    今天就到这里吧,要收拾下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