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写作训练:写作 如何成为一名很圈粉的写作者?

    时汝佳:

    罗曼罗兰写过《论创造》,写作也是一种创造。

    昨天看《金刚川》,抗美援朝题材,我想,历史上的故事都值得再创造一遍。

    对自己来说,写经历的真事,提炼总结是一个方向。
    有时候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事件,可有些人就能写出不一样的感受和意义来。

    我们都在经历时代,有很多人无感,可有很多人每天激情满满,我会被那些很努力的人圈粉,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圈粉。

    alexis:

    第一段描写为什么要写作的4个要素层层递进,写得非常漂亮。我们最初写作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想把思考落地,梳理成文字,这样可以让思考变得更有逻辑,更系统化,所以写作可以「提高思考质量」。

    接着我们发现通过不停地写作,我们的看书量增加了,平时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提升了,因为要输出必然需要有大量的输入,写作能「倒逼输入」。

    更进一步,通过分享我们的作品,我们链接到了更多和我们「同频的朋友」,他们会对我们的文字和思想进行反馈,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甚至有可能和这些朋友产生新的合作。

    最后如果作品很受欢迎,它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个人品牌」。

    我被「你在对着谁敲键盘」这段给击中了。

    我今年开始写公众号,前面写的几篇文章确实很像在自嗨,尤其是写读书笔记的那几篇,完全就像是我的个人日记,我在写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分享」的心,而是纯粹的「记录」,甚至当时有朋友来和我说:“我觉得你的文章写得很有深度,一看就是有经过大量的思考,但是很多人不会阅读,他们只会收藏。”我当时傻傻地觉得他是在表扬我,但后来仔细想就明白了,我写的内容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我没有站在一个「对着大部分读者讲话」的心态在敲键盘,而是一种和自己说话的心态。所以大量的读者只会象征性地收藏,而不会真正去阅读。我如果继续抱着这样自以为是的态度写作的话,我永远只能达到写作的第二层目的,即「帮助思考」和「倒逼输入」,却无法进阶到第三层「找到同频朋友」,更别说达到第四层目的「创造个人品牌」了。

    摒弃自嗨的写作习惯,打开电脑,想象自己是在对着100万粉丝讲述一个故事,如此,真诚地敲击键盘吧!

    吴建波:

    一、书中的亮点:
    1、每天分析一篇好文章。
    2、你在对着谁敲键盘?
    写作是与读者沟通的过程。想象自己要上台演讲,需要写演讲稿。写文章按照这个标准去写,能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

    二、我的感受和行动:
    1、每天分析一篇好文章。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写出好文章很有用。
    我昨天把万维钢的一篇文章——《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拆解了一下,
    发现他写作的逻辑是:
    先举出大家都知道的一万小能成为大师的观点。
    然而亲手把这个观点打倒。不讲方法,只埋头苦练一万小时是不行的。
    再递进一下,他阐述除了一万小时,我们还需要刻意练习。详细讲述刻意练习需要做什么。
    最后,又来一个转折,他讲不是谁都能坚持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的。那些能做到的人可能是因为兴趣,或者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这样做。

    2、写文章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对着一群人说。我在听《顾衡好书榜》音频节目的时候,就觉得有一个可能的老头,笑眯眯地对着我聊天。
    我接下来要仿照这个风格写公众号文章。写一篇邀请他们进入写作课的文章。

    陈标:

    写作有什么用?写作,我把他当成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从小呢,也可能跟自己听力有关,我从出生就是听力有点缺陷的人,正是因为自己听不清楚,于是多问两句,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别人的不耐烦,或者说没什么。这样的结果就是,渐渐的,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我害怕去问,我不敢说我没听清楚,于是我假装听到了,但是别人再问我的时候,却发现我不知道,一方面别人觉得我是反应慢,另一方面别人觉得我不把他说的话当回事。后遗症实在是太多了,我是前年(2018年),因为大学毕业工作了,自己攒够了一万五(在此之前家里是真的很贫困没有向家里要这比巨款),自己去检查,然后给自己配了助听器,让自己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更方便。

    我就是这样,在听力有着30%的损失的情况下成长到24岁,这过程中给我心理带来很多障碍,我竟然是最近两年才发现自己有这些心理障碍。因此,写作是我给自己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让自己慢慢克服内心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写作,需要我不断去阅读,阅读更多,而阅读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就目前来说,要成为一个很圈粉的作者,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况且,我们是长期主义者,从圈到粉,到圈很多粉,都不是立马可以实现的,我先在这里跟着大家学习,慢慢积累。

    陈伟平: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困难的,因此我会幻觉自己怎样才能写出来的文字组成好句子好文章,但幻觉归幻觉,写才是真的,由于肚子里没墨水理解能力差,粗心,常常要读几遍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读文章也是这样,导致输入性太少,大脑不能有效处理性输出,这就像那电脑一样只能看文件却打印不出来一样。所以为了改变自己这个不完美,我决定行动,多看多写。尽量每天读读写写。
    但是转而一想,自己问自己,你能做得到吗,想是容易的,践行是难的。我要怎么做呢?

    心想,

    不管了,先行动吧!虽然做不到日更。但己经行动了,年前在一叫吴新玮同学的鼓励下,开通公号,开始记录一些流水的文字,时至今日己经更新85篇,虽然没有粉丝,但是会写下去的,就像我每天手抄BeyondFeelings一样持续的定投写下去。
    而写下去的原因,虽然想拥有很多粉丝,但没有也没关系,权当自己跟自己对话了,这就是我的动力源泉,另外一方面,也想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这就是我那简单而平凡的想法。

    Alexis:

    这一章写得非常经典。

    作者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学霸,以及成为学霸的路径。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所谓的「元认知」,当我们训练自己对所有事情都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那么以后不论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启动「元认知」去选择。要知道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正确的事意味着方向是对的,方向对动作慢点没关系,但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越快越麻烦。

    第二,当我们有了「元认知」,接下来就要尽快地开始行动。互联网行业有个词叫:精益创业。他的核心是一边验证一边推出可行的产品。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总会把一个产品打磨到完美才会上市;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产品上新的速度就是企业的生命,谁先上市谁就有压倒性的赢面,至于产品是否完美,可以通过不断迭代去实现。

    第三,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且也快速行动了,要成为学霸,我们还必须有正确的导师指引以及积极向上的圈子。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永远不可能有飞跃式的成长。即使像爱因斯坦和毕加索之类被誉为天才的人也有他们的朋友圈,并且借由朋友圈的思维碰撞他们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之后的伟大作品。

    当然在这中间有一个窍门就是「缩短成为专家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当别人用每天1小时学习英语,10年成为英语专家时,我们已经用每天5小时的时间,1年就达成了目标。这样能成功的原因是所有的技能要练成靠的就是重复,大量的重复,密集的重复。越快成功身体越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向前冲刺的动力就更强,如此螺旋向上正向循环。而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成效慢,很容易因为见不到效果而慢慢放弃。所以一个学霸的养成必然包括「用最短的时间见到效果」这一方法,而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重复」、「大量的重复」、「密集的重复」。

    总结起来,还是古人说的那几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开悟!

    陈小熊:

    【学到的点】

    1.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思考:写作有三个过程:输入、处理和输出
    写作可以提高输入的质量和数量;

    可以提升文字处理、情绪处理、逻辑升级等大脑操作系统的升级;

    可以连接更多的人,让更多优秀的人跟你一起做事情;

    可以提升个人品牌,塑造个人影响力;

    可以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今天我跟王沁敏班长,他说践行群很多人都认识我,沁敏说我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我说沁敏你一直是我的榜样,无论是投资、写作还是育儿。

    今天有小伙伴加我入想入群,我问你怎么知道我,他说关注我公众号很久了。所以想入群。

    我受益于写作,所以我能持续写作,所以我写作水平越来越好。

    2.如何打好写作基础
    思考:多输入、多处理、多输出;反复读笑来的书,从内容和结构365度去分析。我们群里有果儿、黄晴的小伙伴还坚持录音的。朗读是看书的最慢,但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是笑来多次极力推荐的。

    我爱人说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可以验证,她被老师选做课代表,每天要带大家读英语,于是她得学会读顺,上去领读几次,就背诵课文下来了。而 把英文课本背诵下来,单词、语法、篇章结构都有了。

    后来复盘我高考文综为什么考240多,因为我当时也很笨,把所有的高一到高三的政治、历史、地理书本几乎背诵下来,无论哪个知识点,我都几乎默写出来。所以我做文综分数极高。

    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我跟高一新入学学生说这个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信,信了也坚持不了几天。

    3.刚开始写什么
    思考:其实写日记最好,但是日记要有模板,如工作、学习、看书、运动、陪小孩、写作等,也就是有话可说,而且不能单纯记录事情,要分析情感。我每天写,写了也不必发表,存着,期间觉得可以公开的就公开,不想公开的当做回忆安放在那里。都是成长的痕迹。

    4.我们最容易忽略什么?
    思考:关键还是心理建设,写着写着,会有些不下去的时候,那可以去看电影,运动,陪小孩子,也不要去自己一定要日更,不用内疚于自己的不好,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无常的,一个月有几天心情不好,有几天睡不好,都是客观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它,随他烦恼去、随他睡不着去,睡不着就起来看书写作。
    经常看笑来关于写作的心理按摩。

    黄晴:

    【学到的点】

    1、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虽然内心隐约知道写和不写差别大了去,可是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只有写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想明白了的东西。所以凡事多用笔记下来,特别是想不清楚,搞不明白的事情。
    经常写作的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更敏锐。

    还可以通过写作结交一群同频共振的人,并且可以打造个人品牌,一份时间可以出售很多次,写作还可以让我静心不浮躁,写作有这么多好处,可是为什么迟迟不开始写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如何打好写作基础
    写不出来,肯定是肚子里没货,自己看书,每次就是看一遍就过了,浮光掠影,浅尝而止,怎么可能写的出好东西来?

    多看好的文章,多听好的老师讲写作。
    平时注重积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朗读录音.、敲键盘,真正把一本好书死磕五遍以上

    3、刚开始应该写什么?
    刚开始就记录一些平时的生活状态吧!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越方便越简便越好,这样才能持续啊!若是确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出成绩,那就每天写这个专业的相关内容,写着写着,慢慢也就成为这个专业的专家了。

    果儿:

    1、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大四那年,我接触到木心先生的文章,他的散文故事简洁幽默,那种幽默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幽默,字里行间里都看得出这是个酷爱写作和文学的人,严谨又不失幽默。我买了他所有作品,甚至,把两本新华字典般厚的《文学回忆录》(该书为学生转录的上课笔记)当作枕边读物,每每拿起《文学回忆录》都满心欢喜,又不舍得读完。说实话,中外文学史我没有读懂,但就是喜欢看他讲,觉得超有意思。我反复将两本“词典”一字一句地看了两遍,也算是体会了一把,文学的趣味。要说写作有什么用,这种愉悦的体验,仅靠文字就让我反复惊喜的体验,弥足珍贵啊,若是某天被背叛、被欺骗,我也不会走头无路,因为我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美好之物,可以治愈我。我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温暖一些人,给予勇气,展现美好,成为不愿放弃自己的理由。

    【写作能让你想得更明白,提高你的思考质量,你的行为质量也会跟着提高。经常写作,会更容易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使用文字传播,打造个人品牌】写作就是一件要做很久才有效果的事情,那就值得做。就像持续深蹲,臀会翘,但我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去做的。我觉得,以任何理由开始都ok,关键是你真的开始做了,而且是在人前做,不是自嗨,然后持续下去,做了好久,那么,作者说的这些好处,就自然而然都是你的。你可以寻找自己写作的意义。

    2、如何打好写作基础
    我认为第一件事是写出你当下的想法,可以是围绕某个主题、某个写作社群作业、写作课作业、今日经历、本周总结。你能不能清清楚楚写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第二件事是研读好文章,并尽可能指出哪里好、怎么好。如果当前自己能力太弱,可以用看书评、影评的方式,看看别人是怎么形容那些好地方的,积累他们的表述方式,积累素材的同时积累表达。

    第三件事是放在人前,把自己的文字发布在多平台上,微博、朋友圈、简书等,收集反馈,不论评论好坏,都是你进步的养料。

    第四件事是问自己“今天写了吗”,每天问。持续长期做下去,你才能真的尝到写作的甜头。所以别急,慢慢来,来真的。

    樊瑞芳:

    昨天没有写,依旧回顾反思下这两天的情况。
    最近心态上有不少变化,工作也顺了很多,我想是跟在践行群的践行有关。
    昨天给领导汇报工作,获得了领导的肯定与表扬,说看到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很开心。
    昨天获得了领导的肯定,就多聊了一会,回家晚了,没有能够执行带孩子游泳的计划。反思修正。
    昨天晚上,部门群中分享向客户show产品?没有提高格局,站在更高的站位上思考问题。

    【学到的点或金句】
    【触发的思考】
    【我的行动】

    1、写作是“改运”级的武器。
    写作有很多好处,提高思考的质量,这一点通过这几天跟大家的写作训练,就与明显的感觉。写作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被传播多次。这一点我也运用到工作上去。我一些想法和思考写下来,发给大家,比只靠口头说要节省不少时间,效果也更好。
    2、“如果你真把一本精选的好书死磕五遍,你的文字功底一定会有质的进步”
    我没这么尝试过,但隐约觉得这可能是最高效的方法。类比到孩子们阅读,现在物资相当丰富了,书都是整套整套的买,但是很多只是读了一遍,或者一遍也没怎么读,就束之高阁了。这一点先从把语文课本死磕五遍开始吧。这这一条放入践行清单。
    认真读两遍,感受作者的文字表达、分析文章的布局
    朗读一遍、读出声来,并录音;
    听一遍录音
    抄写(也可以用电脑打出来)一遍
    3、“做的好,写的好”
    简洁流畅、有说服力。这与践行群的理念不谋而合。希望自己在践行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附件:践行清单:
    读笑来老师的书,每天早晚,写完后,能尽量读上5到10页。
    读孩子训练营的材料,用故事山模型,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死磕小学语文课本5遍。从三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