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写作训练:牛人 如何通过持续见牛人突破自己?

    时汝佳:

    不知道怎么见牛人,试过几个方法,见咱们班的马达,见践行群战友,见和自己谈得来的人。

    如果不做事,很难和牛人产生联系,牛人愿意帮人,是因为帮人是每个人会做的,这是天性,还因为这个人值得帮。

    如何值得帮呢,如果时间比金钱还贵的话,花时间帮你就是投资你。
    我想那就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情,未来的事情。

    未来什么有价值?区块链啊,这是我的思考。

    所以,我就去学去区块链了,确实在发展期,人们更开放。

    牛人也在学新事物,如果你能提前懂,也可以服务牛人,牛人会主动找你。你的价值会因为做事体现出来,而不是单纯有钱。

    如果有机会,见到金马,我其实没事可说,要是没话儿找话说,多尴尬。

    那就让自己做点事情,用作品有效社交。

    陈小熊:

    【学到的点】

    1.为何一定要见牛人

    思考:见100个牛人,老薛也是这个口号,老薛近金马、见大猫,后来一起做老薛冲锋队,都是跟这些牛人有关。如果自己积累不够,见谁都没有用;如果自己不断积累,不断见牛人,向牛人学习,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自己没有见过牛人,天天天牛人的课,其实这个还是不如见的好。之前广西南宁组织过几次线下见面,我都没有去,可惜了。见过面的战友,特别是一起吃过饭感情都完全不一样。塘主在南宁,好像也去了。现在莉莉也成了超级链接者,向她学习。

    2.怎么找到很多牛人

    思考:五个渠道:微信公众号留言,这个我试过,没有回应,可能我试的次数不够;

    社群和培训班,社群链接过笑来和大猫,确实可行;“在行”付费约见;他人推荐;自身影响力;这些都是一只猫的干货。要做!

    3.为何说着急是大忌

    思考:我微信加了两个大牛人,一个是笑来,一个是大猫,聊天都不敢随意问。总共就问过几个问题,都是非常值得人家回答的问题。这方面,我甚至有点怕咨询他人问题,觉得自己积累不够,会打扰到人。就算是金马班长,我也不好意思问。

    4.如何让你更有价值
    思考:以下是一只猫的经验:要结交更多的牛人,且别人信任你;要根据实际情况让牛人链接;

    5.注意事项:
    不要觉得见了几个牛人就有很大的改变;不要卑躬屈膝;多思考如何给牛人提高价值,公平交易;

    思考:最近我跟大猫聊事,刚刚开始跟不上他是思路和节奏,他的作息时间跟我也不一样,刚刚接触,他多次发信息我,我没有及时处理,处理了也没有理解到位,差点搞砸。

    好在自己真诚沟通,明确彼此想要的东西,马上做,不卑不亢,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

    如果自己尽力了,但事情达不到别人的要求,只能说自己积累不够,配不上和人家做事情,只能回家好好修炼内功,好好看书学习积累。无怨无悔。

    陈标:

    我还在大三的时候,暑假的时候,我找事情做,找到了我的一个叔,他是自己开厂子生产电磁感应加热设备,既是生产者,也是销售者,他就比我大五岁,但我觉得那个暑假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是我大学四年里收获最多的时候。

    我这个叔那个时候遇到困难,那个时候他也是在他朋友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他的朋友,也是他所接触的牛人,对我来说,我叔跟他的朋友都是牛人。

    4年过去了,我一直跟我的这个叔保持联系,虽然有辈分关系,实际上更像一个哥哥,又因为他刚好比我大5岁,有些事情我正在经历的,恰是他刚经历过的,聊天的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就找到了方向。

    讲到这里,我想起,跟巴菲特吃一顿饭要付一笔不菲的钱,但带来的收获更大。作为平民的我们,跟巴菲特这样的牛人吃不上饭,但是,在笑来老师的链接下,我却能跟你们一群牛人在一起奋力前进,如果我要说自己还在爬行前进的话,那也是坐在牛人打造的高铁上爬行。

    陈小熊:

    原谅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段位、明白了自己需要提高认知,这就必须找到比自己更牛的人来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更好补齐短板,让自己成为自己未来想要那个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在见牛人这方面,我暂时没有去践行,但这不影响我遇到贵人和牛人,在2014的那一年里,我逼到了我人生最值得我尊重的贵人与牛人。

    它是我的一位邻居,起初我并不知道她是一位股市价值长期投资者。

    在2014那一年里,我想是我的勤劳与吃苦能力感动了它,于是它主动来和我聊天,同时也主动说出它是长期价值投资者,这就同时改变我的认知,并且让我从一个小白一下跃进长期投者的范围里。而起初里我是纯小白,因此我要常常去咨询邻居,那邻居也热心告知我,让我在往后投资日子里赚了不钱,因此改变我的命运。

    果儿:

    1、一定要见牛人,见很多牛人
    你无法赚认知之外的钱,也很难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有所改变。既然要突破,更应该见最厉害的人,他们是有很多“结果”的人,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把你拉出你原有的认知,虽然还做不到,但若是都不知道其存在,更不可能去努力。

    2、更有效率地见牛人:主题式见面、提前准备、不问不该问的、见后表示感谢及收获、着急是大忌、不要给人差评、自己成为连接者

    如果仅仅是见面,而没有充足的准备,那么,即使对面坐的人贼厉害,基本上也和你没关系。自己也必须是不断进步、不断有结果的人。所有有效社交都是价值交换,得先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高价值。

    3、注意事项:见牛人这件事要长期做、跟牛人交朋友、姿态不必放的过高或过低、手机静音保持专注、分享可能对他有价值的内容。
    即使你见的人特别厉害,也不必卑躬屈膝,大家都是人,是来做价值交换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eline:

    见牛人的好处不多说了,太多太多。

    从我的经历上来说,我觉得有一个关键点是,我们很多时候根本分辨不出牛人。

    我大学快毕业那年,在美国找工作特别难。我自己又不擅长推销自己,所以一开始进展不算顺利。我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朋友帮我看简历和练面试。以下简称为L。L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我一开始跟本没有想象到的,我以为她只是跟我聊一次,因为我知道她其实很忙,没想到她跟我聊了好多次,过程非常耐心。在这之前我们完全不认识,我也因此不敢麻烦她太多,但她反而一直跟我强调没关系,她很乐意帮助我。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我问她为什么愿意帮我。她说她不止帮我一个,她帮了很多人。她说她知道很多有才华的亚洲人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没法得到应有的对待,她很乐意帮助他们得到他们应得的。

    她这种无私的帮助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也跟大家一样,觉得时间是宝贵的,不敢占用他人的时间,也怕自己问出蠢问题惹的笑话。是她给我上了一大课。让我明白帮助就可以是完全不计回报的。

    后来我自己遇到别人来问问题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我很想帮忙,我也不费什么事,但是对方不会问。无论是出于怕麻烦我,还是真的不需要帮助,对方不开口,我不知道他需要,也不知道能怎么帮。总不能上赶着去帮,这别人反而不领情。

    总结一下就是两点:别吝啬帮别人,别不好意思开口。(小萍的分享也说明了这一点。)

    L是个货真价实的牛人。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在做咨询,短短两年,她现在已经是美国一家顶级公司的VP了。她常跟我说“You don’t even know who are you talking to.” 她自己也遇见过很多牛人。有一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太子爷,过几年就要继承公司的那种,她认识他的时候根本完全不觉得对方有什么特别,外表看起来像个Nerd,衣着也及其朴素。

    同样如此的还有我一个同事。他性格活泼,爱交朋友,同样生活朴素,一辆车开了17年没换。他如果不说,没人知道他有医学和计算机两个博士学位,家里开着韩国著名的医药连锁。朋友遍布全球,经历及其丰富。如果我们不成为朋友,他也不会跟我聊这些。他在投资上很有一套,我也跟着学习了不少。

    我的这两个朋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吝啬发社交货币。他们都特别爱帮助人,真的什么也不图,并且他们都很主动的和人交流。不然我这个社恐也没机会认识两位大佬,更遑论成为朋友了。

    L甚至会看我的公众号文章(用苹果翻译成英文看),然后主动过来跟我分享感受。

    我看大家都强调了跟牛人交流态度不卑不亢,要我说,根本没有什么可卑可亢的。所谓的牛人也不是真的在天上,你以为的普通人也未必就真的那么普通。我们结交朋友,提供帮助,不要以对方牛不牛为前提。而且我亲身感受来讲,任何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缺的真的就是发现的眼睛。

    重要的是,不要吝啬发社交货币,帮别人的时候倾尽全力的帮,向别人学习的时候如饥似渴的学,把自己当做一个空瓶子来不遗余力的学。

    这样以来不但认识牛人不是问题,成为牛人也不是问题。

    Alexis:

    这一章最有收获的是以下几点:

    1. 利用平台见牛人;通过朋友介绍见牛人
    2. 主题式见牛人
    3. 见牛人时也要适当输出自己的观点。 在这点上我以前没有醒悟,每次见牛人,我都是一个倾听者,试图从牛人身上吸取精华,所以不舍得说话。这也可能和我从小都是一个乖学生的身份有关,只知道像海绵一样吸收,而不会像犹太人一样主动提问。可能潜意识里我没有把牛人当成人,而是当成了高高在上的神,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了。回归平常心,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他们在擅长的领域比我们更懂一些,这么想了之后我一定能转变心态,抓住与牛人交流的机会,并和其中一些建立朋友关系。
    4. 见牛人后一定要做复盘。
    5. 成为超级连接者。 在下一章《贵人》中我学到了如何成为超级连接者的方法,就是组局,组学习局。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超级连接者,上至省级、市级领导,下至健身教练、某个保安主管他都很熟悉,他组的饭局经常是大家都争相想要参加的,因为总能遇到一些有价值的人脉。但是这里有个前提,你必须是个有价值输出的人,如果你毫无内容,只是一个倾听者,那么没有人愿意靠近你,甚至没有人愿意邀请你。

    范瑞芳:

    【昨日总结与反思】
    这是我第8天早起起来做反思,阅读,写文字了。它让我一天都很有力量。
    这也是打基础的最后一章了。时间、状态、情商、学霸、读书、写作、讲课、牛人。看来需要再回去回顾,有些要点竟然还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具体内容。刚又去溜了一遍自己的读书输出,还好,有很多条都还在践行的路上。
    心情是愉悦的,需要再淡定一点,昨天准备开车时,打开老罗语录,倒车把车给蹭了。安全第一,提醒自己,共勉朋友。

    运动做的不足够,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希望能慢慢找到。

    【今日之输出】

    【学到的点或金句】
    【触发的思考】
    【我的行动】

    1、牛人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方式。
    从农村出来的娃,多少有点自卑,不愿意主动去结识牛人,在农村有个词叫做“巴结”,从小受到的教育感觉把巴结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最近了听了2个救援方面的专家的课程,直接被他们渊博的知识、敬业的态度、人道主义精神、还有说不出来的人格魅力震慑了,当时就想真应该多请他们讲课。

    2、见牛人要做的准备
    提前了解:牛人的文章、他的思想和过往的经历
    梳理自己:准备自己的情况介绍、方便牛人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好好休息
    收拾自己
    带上礼物 对方能用得上的礼物。
    以后见牛人,不要有太多顾虑,按照这5个步骤,认真准备就出发吧。相信通过这些准备,也是一个很好的迭代认知的过程呢。就像准备面试,每次都是一个很好打开眼界的过程呢。

    3、见完后要做的事情
    反馈 表达感谢、反馈收获。
    推荐,推荐给其他人。
    分享 好文章、好书
    问候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发去专属问候。
    这也做成标配动作。

    4、做一个超级链接者
    先从做一个链接者开始吧,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给别人提供价值,持续的提供价值。自己就会越来越开心。嗯,这就是我想看到的自己的样子。

    王彬成:

    1、持续见牛人,不仅使我们思维更加开阔,成长动力更足,而且也能遇到在关键时刻帮大忙的贵人,甚至帮助我们构建较大的资源网络,成为一个超级链接者。

    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我已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以及定投践行群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里聚集了很大数量的有成就的牛人。即使我在群上不发言,也能通过浏览牛人每天输出的高质量内容,学到很多有意思的知识。比如如何鼓励他人成长,如何在股市大涨大跌时坚持定投,等等。分享质量之高,远超当初入群时的预期。

    有时参加牛人发起的线下见面会,不仅仅见到了互相鼓励一起践行的战友,也能见到心念已久的牛人。大家都喜欢围着牛人,希望从他身上获得致富的思维和智慧。所谓“借他人知识,涨自己见识”,多见牛人,总会大有收获的。

    2、找到牛人渠道多

    书中分享了5个找到很多牛人的渠道:新媒体平台;社群、培训班;付费约见平台;他人引荐;自身吸引。

    我都是通过加入付费社群认识大部分牛人,比不写就出局创始人覃杰,以及畅销书《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者李笑来。我也很庆幸我的朋友把我引荐给其他牛人认识,帮助我在20年认识和接触交流的牛人数量比以往的都要多得多。非常感谢我的朋友。

    而通过在牛人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沟通邀约,这个可以尝试。

    3、主题式见牛人

    主题式见牛人,即如果想要对某个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那就逐一约见多位这个领域的牛人。

    我的一位牛人朋友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虽然我们都从事过数据分析师,但是积极向上的她早早地离职创业,在高效的践行思维引领下,比大多数同龄人更优秀,生活得更幸福。而且也积极组织线上分享会,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以影响更多人向更好的生活努力。

    我很幸运认识到她,她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4、见完牛人之后要做到:反馈、推荐、分享、问候。

    书中提及,在见完牛人之后:

    1)要发信息表示感谢,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发给对方;

    2)如果觉得这位牛人特别棒,你还可以将其推荐给其他人;

    3)平时读到了什么好文章或好书,如果对某位牛人有用,可以分享给他看;

    4)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节日、生日等)给牛人发去专属问候。

    虽然自己在跟牛人见面结束后,会发出感谢见面交流的信息。但在见面之后与牛人的关系维护,我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我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太大的成就,没有自信联系他们交流,以为见面就会打扰到他们。

    但以上的方式,既不会打扰到他们,也能让他们记住我,更能够帮助他们提供更大的价值。真的是值得践行。

    钟壹馨:

    见牛人是《一年顶十年》基础篇的最后一章。这一章的内容很有意思,我相信也是有争议的一章节。因为人的性格不一样,有人外向,有人内向,有人喜欢和人打交道,而有些人只喜欢做事情。比如说我自己吧,从没有想过要通过见牛人来提升自己。就是这条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与之相反的是我先生,他每年出去培训的次数那是真叫一个多,有时候回来会和我聊他去见了谁谁谁,谁谁谁在哪一方面特别厉害,谁谁谁又让他在哪个点突然开窍了。哈,按他说的,比自己厉害的人,有可学的地方,就是牛人!

    然后再想想,假如时间不允许,经济条件不允许自己如作者般到处飞,到处见牛人。那我们通过线上学习,通过社群交流,应该也算是“见”牛人的一种吧?!

    以下是作者的一些观点:
    1、一定要见牛人。我们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见牛人让人思维更开阔,社交圈子更大。
    2、可以通过一些新媒体平台,社群,培训班,付费约见平台以及他人引见来找牛人。
    3、见牛人做些准备:想好主题、提前了解、不问不该问的、见后表示感谢及收获。
    4、有几个忌讳要避免:着急、给差评。
    5、让自己更有价值,成为牛人的连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