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笑来老师写作课的课程主题和结构后,其实可以将写作总结为这样一个“场域”,是的,不是一个线性的、平面的,是三维甚至是多维的“场域空间“。
在这个场域空间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长期的心理建设。

一切都是心理建设————李笑来

之后,就是点、线、面、体的逐步学习和进步。
“点”,是感知、修辞、类比、素材收集的学习
“线”,是对文章、书籍结构的学习
“面”,是对文章、书籍逻辑、材料组织的学习
“体”,是写作更高层级的目标和目的,也就是沟通能力、价值观梳理的学习
也许这样的路径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一种“进步地图”,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执行。

学到和做到之间,差的十万八千里。————李笑来

图片.png

1.空间——心理建设

关于心理建设,是笑来老师第七课的主题,叫”超级专业”,或者也可以叫”做个猛人”。但是在作业安排中,要将这个主题放置到首要位置。
想象一下,现在你要建立一个花园,最先开始的,不是去买种子,不是去耕地,而是要确保自己的思想要意识到,花园需要持续的劳动,需要长期的耕耘,知道春天种下的种子夏天开花秋天结果,你得确保在收获之前要浇水、施肥、除草、等待,遇到病害需要关注解决,而不是种下种子,然后不再继续管了!
笑来老师写作课作业很多都是“一辈子”的事,或者就是随口说,你每天怎么怎么样,两三年后,你就能怎么怎么样。可是,谁一听,天哪两三年,好久啊,我花了1千块报了写作课是想听完课就变牛逼的啊,甚至听完课就能变现的呀,怎么还得那么费劲、那么长时间。。。可是,用逻辑思考一下就能知道,写作这件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切都靠积累。
反复听第七课“做个猛人”,也可以学习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关于“希望“和”坚持“的内容,总之,做个长期主义者。

猛人,就是做得久、想的深、干得狠。————-李笑来

当你将空间逐步的建立好,决定“做个猛人”,深深理解希望和坚持之后,就可以深耕细作了。可以逐步从感知、结构、逻辑和价值观分别练习,也可以进行穿插练习。

2.点——感知练习

点,可以理解为对某一段落、某一感知、某一素材的基本感受和理解。写作课作业中的划词性、找类比、收集素材即重点锻炼该项能力。这三个作业分别是笑来老师写作课的第一节、第五节的作业,可以拿到一篇文章,先完成划词,然后分析感知,找类比,搜集素材,同时分析别人感知、输出感知。

3.线——结构

线,可以理解为对文章/书籍的总体结构的认知。在不断练习提升感知能力、丰富素材的同时,逐步可以关注文章的结构,重点做老师第二节、第三节的作业。写教程、用2W1H分析文章和书籍,将自己对写作的认知由点及面,更加丰富。

4.面——逻辑

面,可以理解为对文章/书籍的逻辑认知以及文章逻辑的构建能力。你已经拥有充分感知的能力,有基本的结构构建能力,这时如果将逻辑能力,这个最重要的能力修炼完成,大概就会拥有质的飞跃,可以重点练习第四课、第六课的作业。分析文章的逻辑,阅读优秀的作品,琢磨作者的输出来自怎样的输入。当然,这个阶段也需要更多大脑思考速度的提升。因为,写作,已经不再是写作了~!

5.体——沟通和价值观

体,可以理解为写作更高层级的目标和目的:沟通、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到了这一阶段,写作课大概已经不止提升了你的写作能力,已经把个人整体素养和认知程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练习第八节的作业,也就是不断的修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打磨升级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还有个更为重要的事情:阅读。笑来老师说,要建立每日阅读2万字的习惯。

“Read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riting.”—————————Roberto Bolano

补充:上述这些作业和能力的练习,考虑到学员有一定的基础写作能力,因此可以优化整合,在做好心理建设的同时,点线面体的练习可以同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