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称为抽象思维能力,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
前者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
后者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二、你是否具有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突出的人,一开口就有能让人信服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有所感悟,想要向人们灌输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如果不善言辞,这件事一定会被搞砸。哪怕你深思熟虑,在心里憋出了一套自以为完美的说辞,也经不起别人三言两语的质疑与诘问。一个人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招架不住别人的疑问,又或者得不到其他人的共鸣,就是因为这个人缺乏逻辑思维。

所以,具有逻辑思维的人一般条理清晰,发言时精炼又准确,可以很好的应对他人的质疑。在做事之前会做好风险评估,整体分析,理性判断。

三、如何有逻辑地思考?

1、首先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①将结论明确为“是/否”
②通过“因为”“所以”来思考
③结合事实
④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
只要学会有意识地遵循这几条来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构筑起逻辑思维。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接下来具体说明怎么运用这四点形成一个有逻辑的语句。

2、令结论具有说服力

①不在结论中使用暧昧的词汇

如果“是/否”不容易理解,也可以替换为“YES/NO”、“做/不做”、“往左/往右”等词汇。重点在于结论必须明确。如果你一直想倾听者灌输“不确定”的词汇,那么别人接收到的信息只会更加模糊。

②明确每个判断和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

需要明确清晰的,不仅仅是最终结论。在逻辑思维中,不能一下子从最初的论点直接跳到结论,而是应当以事实前提作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判断的累积,形成起思考的条理。而其中的每一个判断,也都要求清晰明确。

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做出明确判断的习惯

如果突然要求一个平时就凡事模棱两可的人有逻辑地思考、要求其做出明确判断,恐怕很难做到。知道逻辑思维的思考方法和会用是两码事。这时候,就需要从日常习惯入手了。
平时遇到灰色模糊的概念不要把它扔在一边,试着去明确地判断它是黑是白,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就行了。这样大脑就能逐渐形成事事区分、对下达判断的依据刨根问底的思考方式。而这样的习惯,对培养主动关注世间动向、确立自己的判断轴也是很有帮助的。话虽如此,世上还是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立刻做出判断的。

3、条理不清,便不得要领

①理清条例进行思考

所谓逻辑思考,可以解释为“理清条理,分阶段做出判断”;而“理清条理”四个字如果换成其他说法,就是“将根据和结论用‘因为’和‘所以’连接起来”。
根据——所以→结论
结论——因为→根据
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结构来思考。
什么是逻辑思维以及如何锻炼提升 - 图1

②连接模式并不多

首先用简单易懂的“三段论法”来举个例子。
(1)哺乳动物用母乳哺育幼崽。
(2)猫是哺乳动物。
(3)所以,猫会用母乳哺育幼崽。

这就是典型的三段论法,通过积木(1)和积木(2)的叠加,导出了结论(3)。

由此可以明白,无论看似多么复杂难懂的逻辑展开,只要按顺序思考就能发现,它们不过都是“根据——所以→结论”、“结论——因为→根据”这两种“积木”的不断累积而已。正因如此,可以说逻辑思维的关键正是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4、开始论证时,需从所有人都认可的事实起步(eg.知乎大神回答问题时,都会基于一个大的前提)

①结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逻辑的展开就等于根据和结论的不断积累。既然有“结论——因为→根据1”的逻辑,那么接下去的逻辑就是“根据1——因为→根据2”。
经过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就会追溯到最最基本的根据。这一根据必须是“事实”,也就是提到的第三个基本原则。
最终结果——因为→根据1——因为→根据2……根据Z(事实)
同样的,使用“所以”来逆推的话则如下所示。也就是换种说法:“从事实出发”得到最终结论。
根据(事实)——所以→结论1——所以→结论2……→决策(最终结论)
而逻辑思维中提到的“事实”,是指现实情况和大众普遍接受的道理、原理、原则。
什么是逻辑思维以及如何锻炼提升 - 图2

②何为事实

关于“何为事实”,最简单易懂的答案是,以数字呈现的关于具体情况的信息。
同时,我们观察并确认到的现实情况,也是有效的事实。即使有数字和数据也得小心有了具体数字数据是否就能认定这是事实了呢?并非如此,还需注意,在一些案例中数据未必能体现真实情况。
在需要直接借用他人用来实现其他目的的二手数据的时候,必须将数据来源、前提条件以及隐藏的条件弄清楚。世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调研结果,就数据而言是有效的,但那些是其他人为实现其他目的而做的统计,统计结果符合那人的目的,直接照搬则有可能产生误差。


5.不切中论点等于浪费时间

①首先要切中论点

在做思考的时候,最先要做的是明确主要论点(issue)是什么。
从问题的根本出发,首先要清楚地知道:“现在自己应该思考的是什么?”


②仅从一个事实展开的逻辑过于脆弱

平衡地思考同样重要。在逻辑思维中不能仅局限于片面的情况,关键在于必须通观全局、在没有遗漏重要论点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③按重要程度来深挖

如果对所有要素都不偏不倚地进行彻底分析,是否太花时间了呢?
的确,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思考的速度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覆盖整体的同时从中辨别出重点,并且着重思考那些重点。
在日常的对话或者演讲中,思考的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能够学会富有逻辑性的思考后,还不断提高思考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形成清晰的逻辑观点。

四、常用的逻辑技巧

什么是逻辑思维以及如何锻炼提升 - 图3

1、金字塔图——组织语言,快速表达

组织语言,表达自己时使用,这是最重要的技巧。

2、“并列型”还是“串联型”——把理由连接起来

理清头绪和关系的两种连接方法。

3、MECE分析法——消除遗漏、避免重复

无遗漏、无重复的意思。确认金字塔图中的理由有没有遗漏或重复。(MECE分析法是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无重复且整体上无遗漏”的简称。)

4、运用“树状图”分解深挖

为了分析原因或解决对策,找出关键点和切入点时使用。

5、运用“矩形图”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用评估项目对原因或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决定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