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比喻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指标体系的建立,比作穿衣服,刚开始没有衣服可穿的时候,可以先找人借一件,这件衣服或许不太合身,但能满足抵御寒冷等基本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就可以去选择其他更加适合自己的衣服。
    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一样,可以先从其他企业借鉴过来,刚开始未必很合适,但能让业务更快地走上正轨。
    随着业务的发展,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2. 用鱼骨图
    利用鱼骨图,可以一层一层地进行分析,如同抽丝剥茧一般,从而找到影响业务的关键因素。
    比如说,把一家企业的愿景与方向,先分成几个大的方面,再细分为一些具体的指标,然后从中找到对业务影响比较大的指标,也就是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 KPI。
    7、如何建立业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 图1
    更进一步,找到唯一关键指标(One Metric That Matters),简称 OMTM,也称为北极星指标,因为这个指标要像北极星一样,指引企业前进的方向。
    用鱼骨图寻找 KPI 和北极星指标的过程,就好比给企业量身定制衣服。选择战略,就像选择衣服的类型,因为太极服与西装的用途不同,所以同一个部位的尺寸往往不一样。同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不同,KPI 和北极星指标也会不一样。
    3. 业务逻辑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应该从业务逻辑出发,一点一点地进行展开。
    业绩层的指标体系,是由战略层的目标决定的,而指标体系又要进一步分解到组织当中,这样才能起到战略方向的牵引作用,其中 KPI 指标体系是核心。
    7、如何建立业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 图2
    举一个例子,一家零售企业,目标是获得更丰厚的经营利润,这来源于一个又一个的订单,而订单包括人、货、场三个要素,每个要素下面又有若干个指标,以此类推。
    随着业务的发展,你可能会发现,指标越来越多,如果这些指标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那么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抓不住重点。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框架体系,分门别类地对指标进行梳理,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把指标关联起来,从而形成业务分析的场景。
    4. 二八法则
    指标体系是管理水平的体现,选择合适的指标,可以运用「二八法则」。因为 80% 的业绩,通常是由 20% 的关键因素决定的。所以,要抓好这 20% 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拆解、指标设定、考核评价、激励控制,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就如同牵牛要牵牛鼻子。
    没有健全的指标体系,做数据分析就没有抓手,很多东西没法量化,做业务就没有方向,团队产生不了合力,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总之,建立指标体系,要按照业务的逻辑和流程,细分为可以量化的指标,经过分门别类地梳理,并把关键指标按照「二八法则」提炼出来,这样一套指标体系就基本建立好了。
    5. 一个例子
    以零售行业为例,按照人、货、场的业务逻辑,我整理了一份指标体系,其中假设经营利润是北极星指标,所以在该指标前面加了一颗星星图标。
    对于人力驱动型的传统零售行业,员工在商场卖货给客户,人、货、场其实是融为一体的,所以指标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销售额,分别可以从客户、员工、货物、商场等维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7、如何建立业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 图3
    上面这个零售行业指标体系,仅供参考,你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相关指标,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指标体系。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商业目标不一样,北极星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企业的目标是「活下来」,所以要控制成本,减少广告投入。疫情之后,有些企业想要扩大品牌影响力,所以增加广告投入。
    小结
    本文介绍了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利用鱼骨图,按照业务逻辑,遵循二八法则,并以零售行业为例,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
    特别提醒一下,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包括创建、运行和修正三个阶段。
    创建阶段包括确定目标、分配权重等工作;运行阶段包括制定标准、考核评判等工作;修正阶段包括复盘总结、修订调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