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枝头已十分,满城繁华定复来
【标题很有诗意,前半句是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原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本文以春天为背景,角度新颖,思路清晰。】
3月25日一张《热干面醒了!》的漫画,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漫画中代表武汉的“热干面”正手举小花,站在窗边向其它“美食小伙伴”招手,漫画上写着四个字“湖北重启”。窗外粉嫩樱花盛开,各地美食纷纷向“热干面”挥手,画面十分温馨。正如网友所说:“这是一张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画面,‘热干面’城市正在逐步恢复,大家等它一起出来看樱花。”更有网友感慨:“期待恢复如常,感谢每一位抗疫人。”【幸福来之不易。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集中了最先进的设备、最顶尖的科研团队、最专业的医护人员,一边同病魔鏖战,一边加快寻求消灭病毒的有效办法。从第一例治愈患者出院,到全国首次实现零增长,再到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众志成城中,胜利的曙光离我们越来越近。】
“热干面醒了”,终于等到这一天。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正在恢复生机。英雄的武汉人民将重新启程,为城市的复兴继续努力。城市重启来之不易,感谢每一位勇敢者的逆行和坚守,正是因为他们,让大家心底的期盼逐步变为现实,往日的繁华就要回来了。春分时节,芳菲万里。现在,是武汉最美的时候。荆楚大地,也是遍地油菜金黄,正在重启的湖北一定不负春光不负关爱。【城市逐渐“苏醒”,被按下暂停键的中国正在重启。“为山九仞”,唯有慎终如始,一切美好方能如约而至;也唯有慎终如始,方能不辜负这期盼了整个寒冬的美好。】
这个春天,白色让人铭记在心。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白衣执甲,奋勇向前。3月17日,首批支援武汉的国家医疗队踏上返程之路。此时距离1月24日除夕第一支援汉医疗队出发,已经53天。315支医疗队、35000多名医护人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就这样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厮杀。他们中,有人推开战友,一个人清理患者的呕吐物,怕身旁的医护被感染;有人在防护服上写下“有我在,别怕” 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披上白衣后,他们是使命必达的战士。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京”兵强将、“津”字招牌、“沪”你周全、“浙”风挡雨 “鄂”的30个兄弟带着“最硬的龙鳞”,在危急的时刻,和湖北人民并肩作战,换来了湖北和武汉的春天。【论证的内容非常丰富,语言表达也别出心裁,如若能这番出口成章,一定是一众考生中的亮点。】医者仁心、无畏担当。对疫情中的武汉人而言,驰援的医疗队,带来的是生的希望。
这个春天,红色让人倍感安心。“如果有需要,请让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愿意到最危险、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线坚守,是社区干部不惧危险,细致防控,是与时间赛跑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是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更是爱心人士的慷慨援助,还是市场监管、企业等无数人的共同担当。【灵活应用排比,情感表达层层递进。】千千万万名党员守土有责、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份份盖着大红手印的“请战书”、一个个“红色动员令”、一张张印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条幅 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社区,从党员领导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那一抹红色,筑起了战“疫”最牢固的前沿防线。
这个春天,绿色让人满怀希望。为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很多地方使用了“绿码”。通过“绿码”把个人健康、出行情况和高风险地区信息结合起来,让个体和城市的数据化,确保疫情风险管控有“码”可依,并根据发展动态实时更新,实现“精准抗疫”。【健康码的面世,很“应景”也很务实,确实称得上“数字技术用于政务服务的有效实践”。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既有利于职能部门加强监督,也给企业和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实现多赢,可圈可点。】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绿码”的有序流动,标志着往日的生产生活秩序正稳步有序地回归,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正在重启。
这个春天,充满力量。“停课不停学”网课的屏幕荧光、连夜采摘农产品供给一线的菜农的额上微光、复工复产的生产厂灯光,每一个人都在为城市的恢复努力着,这点点努力,都是在点亮胜利之光。还有那些我们看不见,却能感知存在的力量之光,这就是党徽上“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光、医护人员眼中流淌的责任之光、宅在家的乐观之光、“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这次换90后保护你们”的传承之光。这是这个春天,整个中国迸发出的无穷热能与力量。
仲春时节,万物复苏,从来没有一个春天让我们如此翘首以盼。陌上花开,繁华定来,记忆中的车水马龙、灯光璀璨正有序归来。期待与你重逢在荆楚大地,一起“过早”,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无论疫情怎么肆虐,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更阻挡不了生命的成长!】
时评:浓浓“烟火气”最是暖人心
(题目即观点,“最是”一词,化用诗句,典雅优美)
“唯有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正陆续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重新回到充满“烟火气”的正轨。餐馆酒肆里又现热乎气,网红打卡地再见打卡人,商场超市中不乏购物者,这样的“烟火气”既是城市本来的样子,更在特殊时期传递着力量、信心和希望。(引用禅味哲语,引出“烟火气”话题,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
浓浓“烟火气”,见证中国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经受着严峻考验。一段时间以来,亿万人民“宅”家战“疫”,大街小巷空旷寂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坚持一盘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迅速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态势,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城市重现“烟火气”,往昔的热闹和生气有序恢复,传递的是疫情防控局势初步稳定的可喜成果,展现着全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分论一角度,中国力量,事实论据典型丰富)
浓浓“烟火气”,传递战“疫”信心。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但是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没有打赢,尤其是随着境外输入病例风险的加大,全国上下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在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大部分的餐厅、酒店、商场、超市、景区陆续恢复营业,这是基于前期战“疫”成果作出的决定,这是经过科学论证之后的决策。城市重现“烟火气”,给出的是疫情可以被控制和战胜的积极信号,这必然能够提振战“疫”信心,鼓舞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中国人民全力以赴迎来战“疫”的最终胜利。(分论二角度,战“疫”信心)
浓浓“烟火气”,展现发展希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城市重现“烟火气”,是疫情防控取得成果的体现,也是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的“风向标”。(积累金句)在推动复工复产的精准政策引领下,在领导干部带头“下馆子”为经济发展“热场子”的氛围中,城市经济被重新按下“启动键”,随着城市恢复往昔的繁华热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消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将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将为稳定全球经济贡献中国力量。在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前,这就是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分论角度三,希望)
浓浓“烟火气”,最是暖人心。这“烟火气”里,有喧嚣和热闹,更有信心和希望。面对依然严峻的形势,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烟火气”,我们也需要尽己所能,为这“烟火气”再添“一把火”!(照应开头和标题)
【央广时评】战“疫”全胜之日 才是春光最好之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摆的经济社会活动开始恢复生机与活力。(交代“疫情”大好背景,总述经济社会活动开始恢复生机与活力)
重灾区湖北省道路解封,铁路、公路、航空恢复通行。外出务工者背上行囊,搭上春天的列车回归岗位。荆楚大地,春意在望。放眼全国,七成中小企业开门复工,生产线加大马力扩大产能。春耕由南往北推进,希望的田野上一片忙碌。餐馆、商场开门迎客,公园、景区花竞春妍。此前被封冻的一切正在苏醒,春日开始呈现出它原本该有的生命与新意。
春光照进大地,阴霾也在消散。危害生命健康与生产生活的病毒传播基本得到遏制,病人康复出院,方舱关门休整,人们心头的不安愁绪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心与希望。(树起驳论靶子,有的放矢)
生活重启,人间烟火重现,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愿望得以实现,令人欣慰。但我们绝不能忘了,这是用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换取的。(过渡段,先破后立,正面立论)
过去的两个多月,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奋战在一线,争分夺秒地从疫魔手中挽回生命与健康。无以计数的基层防控人员不舍昼夜守护社区,携手拉起一张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十四亿中国人民足不出户,让渡春节假期一切社交活动,只为斩断病毒肆虐流窜的途径。(排比段,再现抗疫期间战斗画面)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我们久久为攻,牺牲了发展经济的机会,承受过惶恐与不安,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让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成绩来之不易。(总结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分析尚不能放松麻痹大意的原因)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同时,全球疫情正在加速蔓延。因此,我们仍不能麻痹大意,依然要严防严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仅要严守国门防线,还要拧紧复工复产的“安全阀”。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是新阶段对各地的新一轮考验。(保持清醒意识,明晰当前考验,深入批驳,提出正确的做法)
万物复苏,是春光,也是胜利的曙光。但我们仍要谨记: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决不鸣锣收兵。让我们加把劲,一鼓作气,再坚持下去。战“疫”全胜之日,才是春光最好之时。这值得期待,也值得努力。请相信,坚持下去,明天必将阳光铺路,温暖如初。(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收尾照应,提出希望)
(深圳模考刚考过驳论文)
瓯江时评丨拨云见日彰显大国风采
3月23日,中央对当前疫情形势做出了精准判断: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然而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有横扫全球之势,更有美国连续多天新增确诊破万之实。值此风云交汇之际,迫切需要大国担当、引领全球。
两个多月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以史无前例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中国以高瞻远瞩的果断决策打响了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决胜战,中国更以肩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毅然开始了支援全球抗疫的又一轮战斗。“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中国在这场疫情考验中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全球惊叹的答卷。
“夫水者,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中国之底气,有勇更有为。突发疫情,举国震惊;生命可贵,失之痛心。雷霆出击,阵前换将;壮士断腕,决然封城。苦苦坚守,呜呼哀哉。一方有难而八方支援,党旗高高飘扬,使命声声呼唤。数万医护,亿计百姓,共赴国难。他们风雨兼程,他们不计生死,他们不问代价。在英雄的城市里,每一天都在生离死别,一阵阵撕裂之痛,一幕幕感人至深。可喜的是,困苦的昨日,我们昂首挺过来了。(四字句整饬有力,长句令人动容)
“夫水者,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中国之担当,有义更有责。全球疫情急剧恶化,蔓延速度正在加快,确诊病例突破50万。投之以桃当报之李,风雨飘摇定当携手共济。在最困难的时候,全球近百个国家与社会组织给予了我们有力的支持与援助。如今,我们也正在积极回应世界,向抗疫中的世界人民注入中国强心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共享经验、传递信心;远程指导、在线诊断;助建方舱、宵禁城市;捐赠物资、医护出征;理疗并济,中医显效。中国经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吸引全球目光。艰难的今天,我们必将一起趟过去。
“夫水者,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中国之自信,有志而无惧。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放眼大局大势,两个百年历史交汇,风云激荡;主题教育成果巩固,长抓不懈;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责无旁贷;社会治理成熟定型,提质增效;大战大考斗争,全力必胜。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毫不动摇,坚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毫不动摇。璀璨的明天,我们也必将一起走下去。
“上善若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金句层出不穷,可用话题范围广。)
【清风时评】平凡的微光绚烂耀眼
“给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送救命的胰岛素”“把一根智能手机充电线送给一位在医院接受隔离观察的用户”,他叫高治晓,是一名外卖小哥;与8个伙伴通宵达旦做出1800份早餐,送到一线医护人员和火神山医院建设者手中,他叫石在余,是武汉一家快餐店的厨师;“都走了,谁做这件事呢?”任凭子女们怎么劝说都不辞职,她是肖大妈,在武汉做清洁工……如果聚光灯不照向他们,很多人也许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其实,在我们看不见甚至想不到的地方,还有无数跟他们一样的人,默默地为抗击疫情而战。比如,保安、电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医院保洁,等等。平日里,他们并不起眼,我们一直将他们的工作视为理所应当。他们守着门、卖着菜、开着车、供着水电、送着外卖、扫着大街、运着垃圾……不少人认为“不值一提”。当疫情来临,很多人“停在原地”时才发现,原来那些“不值一提”不可或缺。试想,没有他们,生活将多么无助、多么可怕!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一位环卫工人自豪地说,“武汉街上能见到最多的人,就是身穿制服的环卫工人”。在这场暴风雨中,为了让更多的人成功避雨,有些人选择在风雨中“逆行”“摆渡”。当病毒袭来,平日里那些平凡的微光开始变得绚烂耀眼,不少人才真正意识到,离开了他们“驼负千斤、蚁负一粒”的本分和“不起眼”的服务,生活会乱套、城市会瘫痪。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原来是守护我们的英雄。他们用个人微小的力量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看到那些脱下白色战袍与常人无异的医护人员,有人感叹“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日常生活中,这些英雄就散落在人群里,当时代需要并选择了他们,他们就由“平凡人”变成了大英雄。等疫情过去,他们又将默默地、稳稳地坚守在各个角落。
我们要记得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但不该被忘记的人。疫情的阴霾终将退散,当岁月静好重新来临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战疫中曾负重前行的“平凡人”。
(陈军)
全球,疫情肆虐!这一次,中国再度祭出大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以前是一省包湖北一个市现在一省救援一个国家,也开始了!
如今,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大,中国声音在世界上也越来越被重视,每当看到关于中国大国风范的新闻报道时,真的会不自觉地脱口赞一句:“厉害了,我的国!”
纵观近年的高考作文,很多都是通过各种角度,来反映“大国风采”这一主题。所以,小编认为,今年也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因此,今天就小编为大家找了一些“大国风采”的素材,记住了这些,一旦遇到此类作文题,也就不至于言之无物了!
01
关键词
1.担当(责任、大爱),扶助弱小2.智慧,助力全球发展 3.外交,兼容并包4.经济,共同繁荣5.文化,软实力影响6.自信,走向世界
其他词汇:中国式智慧 | 中国式付出 | 女排夺冠 | 体育大国 |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02
经典名言
* 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陀斯妥耶夫斯基
* 所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随着持续而强劲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有西方战略家甚至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如何调整彼此间的实力和利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注中心。姑且不论这种认识具有多少简单线性思维的成分在里面,中国应如何推进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应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深刻调整,却是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唐晋《大国崛起》
03
经典论据
1.大国担当
2014年西非爆发40年来规模最大的埃博拉疫情,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惨遭吞噬,危急时刻,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组建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我国的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由王锦秋、洪建国合著的39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担当》,这部援塞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来的文字”,忠实反映了援塞医疗队直面生死、忘我工作,始终坚持零距离观察治疗、“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精神。首批援塞医疗队队员秦玉玲,接到出征命令后将生病的母亲托付给姐姐照看,第三天就到达非洲抗埃战场,面对口吐鲜血的危重埃博拉病人,面对致死率高达90%的埃博拉病毒,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进入病区清理污染源。第二批援塞医疗队队员黄顺,面对两次入住中塞友好医院的9岁埃博拉孤儿雅尤玛,她与其他女队友用“中国妈妈”慈母般的爱,对雅尤玛不离不弃,精心护理、悉心照料,帮助她终于战胜可怕的埃博拉。第三批援塞医疗队队员李雷,现场展示讲解了抗击埃博拉时的防护服,倾情讲述了医疗队治疗年龄最大的埃博拉患者穆苏老人的故事,她因感染埃博拉病危入院,后经医疗队全力救治奇迹般康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远离家乡的异国,中国医疗队员用大义担当、牺牲奉献、仁心仁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2.人道主义风采
遇见生死,不悔付出;生命有禁区,救援无国界。(选自央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蒋励曾经是一名无国界医生,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三年前去往战火连天的阿富汗。在那里,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接生将近四十例子的新生婴儿,三个月达到了几千人,无一例死亡。
帮助接生在战争中诞生的孩子,每一个中国无国界医生面对国外恶劣工作条件时,无不彰显出中国医生的人道主义风采。他们朗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献给在战争中出生的孩子。
3.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
第一,十九大报告给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对国际形势作了一分为二的科学判断。既承认、肯定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也指出了人类面对共同的挑战。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第三,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略。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目前在非常负责地维护国际秩序,这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定位、一个基本选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报告还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文明观、生态观等。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第四,重申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赋予它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至少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特别强调了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包括新型国际关系里,也强调了公平正义。中国的发展不威胁任何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这是一种庄严的承诺,赋予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涵。
第五,中国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坚持正确义利观,推进伙伴关系;通过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地区落地生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第六,中国要打开国门搞建设,要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社会有一些逆流,反全球化,甚至搞所谓的孤立主义,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继续开放发展。
第七,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即共商共建共享,明确表示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4.《厉害了,我的国》
影片展示了大国风采,让全球关注的中国全球合作之路。不仅让中国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密切,而且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更让中国通往世界各国、地区的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中国方案、中国思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领域、越来越多的方面发挥作用。
包容、创新的发展理念,也让中国方案成为了最为抢手的资源之一。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在欧美发达地区、在亚非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国的全球合作之路确实更加广泛、更加具有拓展空间。
5.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
十大合作计划给非洲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向非洲多国提供了无息贷款和粮食援助,我国还在民生领域,在学校、医院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我们还增加了非洲中小企业专项贷款,设置了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人才培训,同非洲很多国家签订了协定,共建经贸合作园区。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建设了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总体看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
新举措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二是聚焦非洲自主发展能力建设,围绕非洲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三是进一步加强多方协作,加强省一级地方协作,加强民营企业的作用,加强第三方机构参与,调动各方资源,加强中非合作力度,上一个新台阶。
外交部长王毅:“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参与方商量着办,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没有一家独大,而是各方平等参与;没有暗箱操作,而是坚持公开透明;没有赢者通吃,而是谋求互利共赢。”
6.撤侨
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新西兰地震撤侨,尼泊尔地震撤侨,吉尔吉斯斯坦撤侨,埃及撤侨……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撤侨;有一种自豪,叫“祖国带我回家”。(热门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
中国当年在利比亚撤侨现场曾令NBC记者无比震撼(新闻选读)
根据中国外交部长的发言,我们知道这次中国出动了一艘大型巡洋舰,20架民航客机,4架军用客机,在一周之内,周三之前,就从利比亚撤出了全部35860的公民。
我在马耳他的一个撤侨集散中心一边等我的飞机,一边思考对比。中国工人戴着红色的帽子,排成一列,领队的女孩举着红黄色的中国国旗,就像梵蒂冈的任何一个旅行团。他们都遵循指示,整齐地排着队,当被叫到的时候就慢慢往前挪,命令一下就像一列不可阻挡的蚂蚁一样大步穿过集散中心。
这真的是和美国不一样。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带着耳机或者在玩手机等数码设备,他们身材都很纤细匀称,没有一个发胖的。他们的包都用玻璃纸捆起来,有些人还穿着工作服带安全帽。他们都是在利比亚油田、铁路、建筑、通讯行业工作的工人。中国政府包了一队的飞机把他们悄悄地,高效地带回上海,没有一丝的凌乱。这是一个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约定:你在国外工作,我们就会保护你。
中国的《人民日报》称这次行动是中国政府所做的规模最大也是最复杂的撤侨行动。中国的外交部部长把撤侨行动的高效归结于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使中国在国际社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国家。据估计,中国在尼日尼亚有5万工人,在苏丹有3.5万,在赞比亚有4万,在安哥拉有3万,在阿尔及利亚有2万,还有数以千计的工人星罗盘布在整个非洲大陆。他们是中国工业,投资业,外交的代表,最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力量,真正让我震撼的是撤侨的效率,秩序和平静。没有人在讨论航班,反对顺序,也没有人把包和大袋子弄出声响,仅仅就是一条沉默的人流,耐心地等待着政府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我看着不禁想到,这就是未来。
当西方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的时候,中国在非洲投了大量投资,同时中国公司在拉丁美洲的扩张也是非常迅速的。他们的工人冲在最前面,无论他们在哪,他们的政府就保护着他们。 将近有200人排成的单列到了机场免税店,没有人瞧一眼陈列的奢侈品,他们只是在等待手持中国国旗的人举起手臂告诉他们该去哪里,我不知道我的内心充满的是钦佩还是惶恐。
说真的,我们最好能和他们一样。
7.疫情爆发,中国对外医疗援救
全球,正处在疫情的“至暗时刻”!救人,也是救己。中国向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伸出援手,既是投桃报李,也是奋起自救。
以“中国力量”挑大国担当“亮”起“世界之光”
(中安在线)
一个多月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国内疫情正在走出“阴霾”,然而在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的同时,全球疫情却不断拉响警报,形势不容乐观。
3月1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两名专家从成都出发,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集合,一行7人赶赴意大利。继伊朗、伊拉克后,中国又派专家团队支援意大利抗疫!此外,中方专家团队随行携带了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用品和设备、中成药等救援物资。这道来自中国的光芒,开始在世界范围点亮了全球抗疫的“星星之火”。
在“至暗时刻”闪耀“中国之光”,点燃希望。近日,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城禁令,意大利将禁止所有公共集会,包括足球比赛在内的所有体育赛事都将被暂停。孔特用“至暗时刻”形容了当前的困境。而意大利驻欧盟大使马萨里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危机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事,它是一场“欧洲危机”。马萨里还强调,意大利已经要求启动欧盟的民事保护机制,以确保个人保护所需的医疗装备供应。但不幸的是,没有一个欧盟国家响应欧盟委员会的呼吁,只有中国作出了双边回应。在其他国家面对困难时,中国挺身而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中以大国的担当,成为照亮世界的一道“希望之光”。
以“中国经验”燃起“胜利之焰”,驱散迷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采取各项措施全力抗击疫情,成功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举措,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已经整体可控、趋于稳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国内的经济社会生活特别是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国也开始力所能及地提供国际援助。中国急人之所急,开始积极行动,各路抗“疫”人员和物资快速上路,有驰援日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有驰援韩国的医用口罩,更有驰援伊朗和意大利的中国专家组……一桩桩一件件,国际友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中国成功抗击疫情的经验更是宝贵的“胜利火种”,将不断增强全球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全球战“疫”新模式。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共同战“疫”,才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其他国家抗击疫情的努力中,中国不应缺席、也不会缺席,这是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正如所强调的,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在中国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下,在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力量融合下,全人类必然将携手战“疫”,迈出走向胜利的坚定步伐。
从这些地方看战“疫”的大国担当
(光明时评)
作者:钱镇
目前,我国已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人数超过7万人次,病故2千多人;疫情严重情况已超2003年的SARS。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下,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等世界其他国家相继呈现爆发态势,新冠肺炎是对全人类健康的威胁和挑战。
处在战“疫”一线的中国,在此次疫情中充分展示了大国的担当,当前中国的应对措施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大国担当首先体现在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的决定。湖北的省会武汉是“九省通衢”,交通便利,一旦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然而,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隔离是有效的防控方法,它可以防止病原体扩散传播,将疫情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这个为了公共利益毅然做出的自我隔离的悲壮之举,使当地民众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可想而知。湖北省以这样的方式担负起沉甸甸的责任,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大国担当其次体现在及时向外界通报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交流信息,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特意对中国政府每天通报有关疫情的最新情况表示感谢。信息的及时沟通让国际社会了解疫情的状况,做好防范准备。
大国担当更体现在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学术界对病毒研究的成果。疫情发生后,中国科学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测定了病毒全基因组,研制成功了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将之与国际社会分享。
大国担当还体现在中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近年来,中国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制造业国家,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企业停产停工,对世界经济会产生重大冲击。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研判,党中央适时做出有序复工复产的部署,也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表现。
大国担当同时体现在中国对医疗卫生系统较弱国家提供的支持。2014年,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时,中国政府就曾伸出援手,派出医护人员,提供紧急援助。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抢救病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次新冠疫情对医疗力量较弱的国家是严峻考验。实际上,伊朗爆发的疫情中,被感染者的死亡率接近2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适时表明态度:愿意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姿态。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国担当的前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其他国家,是大国担当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全面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经验,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更要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在此次新冠肺炎面前,再次印证了人类是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击疫情中,中国政府的积极担当、中国人民的艰辛付出、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为阻止疫情大规模蔓延做出了巨大牺牲,这也是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反之,中国在全力以赴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团结全球力量预防和控制疫情,我们才能早日赢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是啊,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灾难面前,最能见人心,辨善恶。
不负如来不负卿,我们做这些,并不是奢望别人的感恩戴德,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人、没有国家是一座孤岛,可以独立于世界之外。
士不可不弘毅,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2020年初这个全球非同寻常的时刻,我们要做的,就是毅然担起我们该尽的责任,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中国,加油!
世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