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高考特辑·第七弹 | - 知乎

    上一期的关键词——生态文明,小伙伴们掌握好了吗?(回顾请戳下面链接)
    作文纸条:作文纸条高考特辑·第六弹 | 生态文明:顺应自然,和谐共生zhuanlan.zhihu.com本期,纸条君将带领大家走进第七个亦是最后一个关键词:家国情怀。

    纵观2018年的高考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仅要“读圣贤书”,更要知“天下事”;不仅要追求个人理想,更要学会将“小我”融入“大我”,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但是,这种偏宏观的立意角度绝不是让你把文章写得空洞乏味,阅卷老师想要看到的,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语言表达,是以小见大、化虚为实的艺术诠释;而这种看上去政治色彩较浓的命题材料也不是让你一味地念口号、唱赞歌,真正的高分作文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其作者善于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思考万物人生。
    作文纸条高考特辑,将结合2018-2019的时政热点,分别从时代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人文素养、思辨精神、生态文明、家国情怀七个角度,为小伙伴们建构逻辑框架,梳理行文思路,并配以相关的短句素材,从根本上帮助大家突破思维混乱、言之无物的困境。此外,纸条君还会在文末附上相关的人物、时事素材链接,让你迅速get可以用到论据中的事例。
    当然,纸条君给出的思路绝不是标准答案,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小伙伴们若有更好的想法和思路,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
    本期关键词——家国情怀
    家与国,哺育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亦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小家与大国,始终是镌刻在中华儿女灵魂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如同一条柔韧的纽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紧密相连,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同频共振、相偎相依。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毋宁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最纯朴的气质。它驱使着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志向融入到家国使命之中,沿着无数前辈的奋斗足迹,勇敢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回顾近年的高考作文,频频出现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命题。从2018年的全国卷一《2035年“时光机”》、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到2017年的全国卷一《中国关键词》、北京卷《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都十分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求考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之中。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家国情怀”这个主题绝不可被忽视。
    心怀国家,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该怎么做?“中国梦”有着怎样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跟着纸条君一起思考一下吧~

    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理想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亦是人最应该拼搏的阶段。“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随心所欲地挥霍青春,便只能在青春逝去之后,叹惋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是“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年该是纯朴的、勤恳的、充满热血的,而不是狡猾的、懒惰的、圆滑世故的。
    ▎ 青年应坚定理想,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追梦路上,顺境与逆境交替、成功与失败并存,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唯有无畏困难、披荆斩棘,才能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唯有“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才能描绘最美的青春画卷。
    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平凡的世界》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史铁生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氏家训》
    ▎ 青年要正视自我,不断提升能力和修养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懒惰和放弃的借口。与其徒然悲叹,不如用努力和汗水完善自我。“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正是青春的勇气和力量。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莱昂纳德·科恩
    别哭泣,别叹息,别呻吟;悲伤唤不回流逝的时光。
    ——弗莱沏

    “ 中国梦 ”是家国情怀的纽带
    每个人的青春理想绝不是全然孤立的,实现理想,固然需要个人的不懈努力,但它更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培育。生于斯,长于斯,“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为社会劳动、创造、贡献,与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绝不是冲突的。
    鲁迅先生曾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今天,凝聚着个人追求、民族希望和国家未来的“中国梦”,就是我们最深沉的民族魂,它促使每一个华夏儿女执着前行。
    ▎ 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互依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社会是由无数的人共同构成的,“中国梦”是国家与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每位青年的个人发展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国家繁荣富强,是个人实现人生意义的现实基础,而个人对于幸福生活追求,亦是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基石。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繁星·春水》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汇成大时代的洪流。
    ——南方周末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将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死而后已,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俱将国家的福祸长系于心,实现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的统一。
    而在当代,青年人更应在追梦路上把立志和立德、立身统一起来,“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实现个人价值目标与国家发展的统一。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平凡的世界》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托尔斯泰
    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

    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
    千年以来,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在中国人心中从未分离。爱国与爱家,本为一体。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在悠悠岁月中,家国情怀是永远生机勃勃的精神园地。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梦,它是由千千万万的美满家庭编织的,是由亿万民众的幸福生活汇聚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蓝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回顾历史,家国情怀是祖国历经磨难仍屹立不倒的信念支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百年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中国曾经历侵略和战乱、困苦与血泪,无数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在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面前,一切暴力和压迫都终被战胜。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勇立世界发展的潮头,朝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
    重温历史,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汇聚和平力量。
    ——澎湃新闻
    对民族的悲剧的回忆是神圣的,它的意义不亚于对胜利的回忆。
    ——梅德韦杰夫
    ▎ 展望未来,家国情怀是祖国日新月异、阔步前行的精神动力
    历史与未来,是由无数个人的力量构成的。正是最平凡的人民群众,承担着时代发展重任,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创造着灿烂的文明成果;正是无数奋斗者的努力和创新,让国家实现飞跃发展。
    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余光中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曹植
    五千年中华历史,曾有过辉煌,也曾有过坎坷。在这片热土上,中华儿女书写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家国情怀串联起我们每个人的心之所向,也串联起奔涌向前的民族精神。家与国,是永远融入我们红色血液中,永不褪色的赤诚。
    因爱这片土地,所以眼中含泪;因爱这个国家,所以肩负重任。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投身于国家需要的矿产事业中,填补当时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黄旭华以国家之强大为己任,历经千辛万苦,实现了核潜艇的中国制造;冯炼将青春奉献给红军烈士墓,传承“愚公精神”,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情怀。
    “让风将我吹回所来之处,但求相随,腾空而行。”国家两个字,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眷恋。各个领域中的有志之士,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中,敲击出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身中追求更高的理想,从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中汲取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获得鼓舞,获得拼搏和奋斗的力量。
    家与国是统一的,个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新时代的青年只有勇于担当、完善自身,才能更好地融入国家社会,为着共同的目标——“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进行“家国情怀”相关主题写作的时候,我们既可以从“人”的角度切入,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也可以从“事”的角度切入,将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并融入个人的拼搏历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小我”与“大我”的结合点,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切忌空泛地喊口号、唱赞歌。
    关于家国情怀,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见解嘛?快来评论区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吧~
    作文纸条七期高考特辑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纸条君期望这些观点和思路,能够给予小纸条们一些启发和思考,成为考场上的助力。前6期可以戳→ 作文纸条主页-文章 找到。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在最后的几天,希望大家能够沉心静气,珍惜最后的复习时间。
    相信天道酬勤,努力拼搏的你,一定能在高考考场上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