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P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阻塞端口来达到我们破环的目的 可以进行冗余备份
2、STP的端口角色有哪几个?
- 根端口(RP) 在非根交换机上选举
- 指定端口(DP)在每一个链路上进行选举
- 阻塞端口(AP)在非根交换机在进行逻辑阻塞
总结:端口角色的变化是秒变
3、STP的端口状态有哪几个?
- disable:是生成树的关闭状态
- block:AP端口的最终状态一定是block
- listening:从侦听到学习需要15s
- learning:从学习到转发需要15s
- forwarding:DP端口和RP端口的最终状态一定是forwarding
- 总结:一个端口从disbale到转发至少需要30s的时间
4、简述STP的工作原理
1、在二层交换网络中会选举一个ROOT交换机出来
2、在非根交换机上会选举一个RP端口(Root Port),这个RP端口是到达ROOT交换机一条最优的路径
3、在每一个链路上面会选举一个DP端口(designated port),这个指定端口是用来发送BPDU报文或者转发BPDU报文的,一般情况 ROOT交换机上面的所有接口是指定端口
4、阻塞端口,不转发用户流量 但是可以接收BPDU
5、端口(RP端口或者DP端口)的竞选规则
1、比较设备的BID(就是比较ROOT交换机)
2、接口下比较到达ROOT交换机的开销值(入向成本之和)一般就是比较RP端口这一块
3、发送设备BID(一般是比较DP端口这一块)
4、发送设备的PID
5、自己的PID
6、STP/RSTP/MSTP区别
迁移不同、负载分担不同、字段利用不同。
一、迁移不同
1、STP:STP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
2、RSTP:RSTP可以快速迁移,却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
3、MRSTP:MRSTP允许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实现快速迁移不阻塞。
二、负载分担不同
1、STP:STP都采用了一棵STP tree,负载分担不可实现。
2、RSTP:RSTP都采用了一棵STP tree,负载分担不可实现。
3、MRSTP:MRSTP采用了每个VLAN一棵生成树,可以将多个VLAN的生成树映射为一个实例,实现负载分担。
三、字段利用不同
1、STP: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只使用了其中的两个位。
2、RSTP:R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个位。
3、MRSTP:MR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