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 百年孤独

    2020 年的春天,远离疫情中心的人们,大抵都拥有相似的体验。生活的局部被放大,混乱与失序接连展现,一切坚固的事物随风散去,世界仿佛一个失焦的镜像令人迷惑不解。

    那么,去书里寻找答案吧!

    1. 【封锁】- 张爱玲

    小说《封锁》是张爱玲一篇很著名的短篇。故事很简单,主人公吕宗桢和吴翠远乘坐电车下班回家,遇到短暂的战事封锁,电车内两人产生了微妙的爱恋情绪,解除封锁后,他们回到了各自的庸常人生。世俗情节的陌生化在当下更具有对照意义。

    1. 【平原上的摩西】- 双雪涛

    作为当下中国最引人关注的 80 后青年作家,双雪涛用文字与想象构建出了独特的北方文学。上世纪 90 年代的东北,计划经济破碎,2818 万下岗工人承受着时代剧变的失落与绝望。命运像一阵飓风,以普通人无法预料的概率驱逐着你我。小说里有句话 “人无论多小心翼翼地活着,也得损坏。”

    1.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

    傅高义被称为哈佛的 “中国先生”,书中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进行了全景描述,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读罢对今日中国会有更深的理解。

    1. 【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安筱鹏

    安筱鹏博士,是一名学者型的官员,语言风格非常体制内。本书从信息、不确定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入手,得出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最后给出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同时明确给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趋势: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组织重构。

    1.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

    俞军老师有个很强的观点是,好的产品需要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利润,要可持续发展。对用户的效用,就是用户价值,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新体验往往来自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

    1.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

    怎么讲故事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产品设计原则和编剧有诸多相似之处,艺术处理存在通感,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

    1. 【何为良好生活】- 陈嘉映

    陈嘉映说过,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他不过是尝试用比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讲述。
    这番道理的确受用:为什么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在功效至上的社会如何求善?作者从现代狭义的道德回退到亚里士多德问题,从功利主义切入,反思了一系列基础概念,最后得出结论:良好的实践就是良好生活本身。


    分享见闻,记录碎片。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Lynnete i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