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误区

竞品分析≠功能分析
image.png
产品经理:研究需求=用户问题+解决方案
产品总监:研究业务=行业情况+市场情况+商业模式

为什么做竞品分析

通过类比竞品明确竞品分析的本质
用户问题的现成答案
企业入局的最短路径

什么是竞品分析

“竞”=竞争 “品”=产品 “分”=分类 “析”=剖析

竞品分析定义:对有竞争关系的产品进行分类剖析

怎样做竞品分析

1. 竞品分类

直接竞品
定义:产品形式和目标用户基本相同的产品
举例:美团vs饿了么
简接竞品
定义:产品形式不同但目标用户群类似的竞品
举例:农夫山泉vs可口可乐
转移性竞品
定义:产品形式不同、目标用户群类似,能满足用户相同需求的产品
举例:抖音vs王者荣耀

2. 剖析分类

用户体验五要素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款产品和从0到1的过程。
image.png

SWOT分析
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image.png

KANO模型
用于分析具体功能,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
a. 基本型需求:用户认为理所应当,必须要有的需求
b. 期望型需求:用户需求的痒处,体现产品竞争力的需求
c. 魅力型需求:用户意向不到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忠诚度
d. 无差异型需求:无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无影响
e. 反向型需求:用户反感的需求,与用户满意程度成反比
image.png

波特五力
行业及现有企业竞争分析,宏观层面分析,判断产品进入市场是否能有效盈利及相关威胁。
image.png
小结: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覆盖所有场景:自由选择+自由结合

3. 如何确定竞品

公司内部:市场、运营、领导、老板
用户调研:产品选型、货比三家
应用市场:关键词索引
搜索引擎:关键词索引

4. 如何收集竞品资料

公司内部:产品PPT、用户手册、试用账号
竞品网站:产品PPT、用户手册、试用账号
数据平台:百度指数、淘宝指数、友盟指数
报告平台:艾瑞咨询、易观智库、CNNIC

5. 如何分析竞品内容

第一层次:行业情况、市场情况、用户画像
内容支持:数据平台、报告平台
理论支撑:用户体验五要素(战略层)、SWTO分析、波特五力
第二层次:商业模式
概念:用户是谁?、产品是什么?、怎样把产品卖给用户?
内容支撑:C端产品体验、B端官网+客服(伪装用户获取)
理论支撑:用户体验五要素(战略层)
第二层次:产品本身
内容支撑:产品PPT、用户手册、试用账号
理论支撑:用户体验五要素(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SWOT分析、KANO模型

6. 如何整理竞品报告

纵向竞品报告
a. 行业情况(历史变化、发展趋势)
b. 市场情况(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分布)
c. 用户群体(用户画像)
d. 商业模式(商业画布)
e. 竞品确定(直接竞品、间接竞品、转移性竞品)
f. 竞品分析(多种分析方法)
g. 归纳和总结
横向竞品报告
a. 数据引用
b. 截图参考
c. 案例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