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互联网产品是用户导向,企业级产品是客户导向。

    |

    互联网产品(toC) 企业级产品/行业应用(toB)
    受众 大众用户 客户导向
    核心竞争力 产品 产品+关系、潜规则、渠道
    决策方式 个人决策、较感性 团队决策、较理性
    产品的关键 让用户爽(Heart) 让客户赢(Head)
    盈利模式 免费为主 收费
    最终用户 用户多样化、跨度大 用户群体较明确,通常可以按岗位、角色划分。但干系人更复杂(如医疗行业)
    需求 面向用户的痛点。
    不明确、需要探索挖掘,在试错中不断接近正确方向
    面向领导的痛点(冠冕堂皇地说,就是战略需要、业务需要)。
    尽管有需求变更,但需求范围基本都有合同约定
    开发模式 快速迭代、敏捷 重型流程(源于上述“需求”的差异)
    开发周期 短(往往以周为单位,很多互联网产品1周出一个版本) 长(往往以月、年为单位)
    产品侧重点 用户体验(简单、易用、UI美观…) 功能、效率;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产品形式 多样化 表格、表单、菜单、流程、权限…
    产品规模 小而美 大而全
    行业领域 跨行业,按应用类型区分,如:工具、娱乐、电商 按照行业区分,如:银行、电力、政府、医院…
    市场 开放竞争 半开放(政策准入、政策扶持、准入许可)
    包袱 无包袱 要考虑系统集成、与遗留系统的整合
    用户粘性 转换相对容易,对产品不爽的话,动动手指就转向竞争对手 转换困难,对产品不爽也只能忍受。使用者没有选择产品的权力
    口碑传播与渠道 社交圈、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行业内、较局限;
    离不开客户关系、渠道,难以放量、批量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