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我 17 年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工业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如何入门? 在写《思维大脑:上》的时候发现这个案例也非常有用,因此将它挪过来。
虽然我现在不做工业设计了,但是这篇回答还是把我入门一个领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虽说也有好几年了,这套方法还是一直可用,换到其他领域也一样适用。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来说说我的一些经验。
结构设计似乎是一个黑箱子,结构说你的造型没法用,你就没办法,必须改。但是你怎么知道这是真没法用,还是他偷懒糊你呢?所以与其束手无策,不如主动打开这个黑箱,去研究一下结构设计到底在干什么,以及作为工业设计师,应该如何去自学结构设计?

架构问题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会先思考这个完成实现这个目的的核心指标有哪些。因为只有明白哪些事情是这个主题的关键点,我之后做这个事情才能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结构设计行业通用的软件是什么?工具层面是我始终非常关注的部分。人之所以能统治地球,是因为人会使用各类工具,从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更快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样的,要快速进入一个领域,必须要对这个领域的工具有足够的认识,这样会帮助你快速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
第二,结构设计的行业基础知识有哪些?而作为工业设计师应该去掌握哪些?

「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的?」(建议阅读) 这个回答中,有提到信息分成几类:

  • 知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确定的信息。比如说,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9.8,地球半径6371km等等。我们无需时刻掌握这些知识——因为获取没有门槛。
  • 公开信息:每个人都可以获取到的,但是与知识无关的信息,例如每年的 GDP 产值等等。
  • 半公开的信息:这条信息被有意控制在小圈子里传播,外界难以获得这类信息;或者这条信息可以无限制地传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缺乏传播到外界的渠道。
  • 非公开信息:只有特定的“某些人”才能掌握的信息。往往某些特定的产品开发经验就是这样的非公开信息。

且不论这样的分类是否完全科学,但是对于指导我们进行信息搜集是十分有帮助的。 实际上,一个行业的基础知识就是半公开的信息,是这个行业里面人们的共识,但是却不为外行人所知。这些信息可以无限制传播,然而因为缺乏传播到外界的渠道,因此一个外行人便很难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进入这个行业。至于一些结构设计经验,很多都属于是非公开信息,这里我们并不需要,也不应该花时间去寻找这样的信息。

探索思路、原则

当确定两个问题之后,我要开始思考第一个问题:结构设计行业通用的软件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类似如何自学的问题,知乎上的信息质量远远高于其他平台。当我发现「结构设计」在知乎上不是产品这块的专有名词之后,改用了「产品结构设计」进行搜索,关于软件的资料开始出现。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

这个时候我会将我看到的有用资料一键保存到印象笔记。好处则是能够保留引用源。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2
接下来一个问题则是证实这个人说的对不对。在前文知乎的回答中有提到权威性的重要性,因此我开始论证这个说法正不正确。 第一点是先看这名答主的身份: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3
ACCD 毕业,那么能力的权威性可以不用再质疑。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4
同时发现该答主是米家台灯的设计师,既然参加过小米台灯设计,那么自然会有充足的设计经验,那么她的回答是可信的。 另外我昨天无意间看到李宁宁:关于小米科技生态链工业设计这篇推文。发现这部分资料和刚才那个知乎答主的信息重合度非常高。因此可以断定两者是同一人。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5
发现了这位答主的一个新身份:小米生态链的工业设计总监。
理论上到这边已经可以确定 Pro/E是国内的常用结构设计软件。那么则可以停止。如果没有像这次运气这么好,那么还必须继续寻找大量的信息互相印证。 因为选择软件这件事情意味着你之后至少 10 小时以上的时间精力投资,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花时间确认最合适的软件,才是精明之举。

问题深入调研

接下来则是了解 Pro/E 是什么。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6
在维基百科上找到有效信息,原来 Pro/E 是 PTC 公司的建模软件,但是好几年前的版本,最新版的 Creo 已经到了4.0版本。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7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8
而作为一个认可软件技术的发展的设计师来说,新版的功能必然更加强大,Bug 也肯定更少。只有止步不前,固步自封的人才会抱着一个旧版本死活不更新。只要能不花钱用,那么一定要选择最新的版本。(后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正确,Creo 的使用体验比 Pro/E好非常多)

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而这一步明确之后,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则是,那Creo 应该如何自学呢?再次回到知乎寻找答案。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9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0
尝试不同的关键词「creo 入门」、「creo 自学」,寻找不同的问题和答案。信息来源越多,找到好的资料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1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少,而第一个答主的回答链接更是失效了,那么权威性自然也是没有的。不予以考虑。 翻阅了大量的回答,查看了诸多网站,发现要么是内容不合适,要么是一看就是质量低下的教程。这个时候这个回答激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是只有3.0的版本)很多时候就是这种一句话的信息,常常让我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2
这个无维网有最新版的教学视频,说明一点就是:他们懂得与时俱进。既然懂得与时俱进,那么很有可能教程质量有保证。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3
google 了一下无维网,进到了网站中。大家这个时候可以发现,我顶上的边栏已经开了10+页面了,这个是在进行信息搜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如果你的浏览器从头到尾只是一个两个的页面,我相信你是做不好信息搜集这件事的。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4
上面罗列了很多视频教程类型。而我想都不想肯定不去学什么钣金管道的视频。我要的是掌握creo的通用能力。那么自然选择那个通用教程了。 这个页面的信息量很大,我都读了下来。其中那些蓝色的字吸引力了我的注意。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5
那些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而且的确符合我对一套系统教程的认知。教程贵在精,而不是贵在多。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6
同时,这个页面还详细介绍了每个单元模块的内容。在这个层面上,我能很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因为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单元的介绍还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总结的。作者对于这种细节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教程质量。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7
最后当进入淘宝店铺,淘宝店的评价也都可以。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8
购买之后,我进入了他们的售后群,发现人数众多。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课程质量。

实际验证

那接下来则是下载观看,事实证明这套教程质量的确非常好。在一个月中花了40多个小时进行学习和练习之后,我已经有足够的信心面对建模当中的各种问题。
在之前一家公司做设计的时候,公司第一个结构工程师说我在结构建模上很有天赋。因为做出来的模型已经能达到开模程度,而另外几个自学了一两个月的小伙伴却连曲面也画不大好。而后来那个26年经验的结构设计师见到我娴熟的操作,快捷地设置各种参数之后,更是夸说我是 Creo 高手,比他还懂 Creo。 但实际上呢?我只不过是看了一套教程而已。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可能 Creo 的入门到熟练都远不止那 40 个小时。

第二个问题

我之前定的第二个问题「结构设计的行业通用知识有哪些?」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找到了勤学网的视频教程。
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例 - 图19
看完后就对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有了清晰的了解。 而这个视频的结果也是,我和结构工程师的交流非常顺畅,毫无交流障碍,做的产品外观一样能够进行开模生产,模型数据交接也非常顺利。
当然,我目前能达到的程度也就只是熟练地使用 Creo 软件,有基本的结构设计认识,和那些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结构工程师根本没法比,但是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我想这个程度应该完全够用了。(犯不着去抢结构的饭碗吧~手动斜眼笑)
以上便是我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自学结构设计的入门过程,希望能够给各位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