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认身边的聪明人?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01:04
    此回答内含较多暗黑成分,请心理薄弱或有道德洁癖的朋友慎读。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不管题主的动机是想了解聪明人,还是想学习聪明人,亦或是为了交往聪明人或防备聪明人,总之,辨认出身边的聪明人确实是一项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社交技能。

    我大致写一些自己辨识身边聪明人的经验,希望能通过揭示聪明人行为的蛛丝马迹,给大家一些提示。

    但即便有这些提示,你也不要以为按照我或各位知乎大神们说的这些经验就能发现他们,毕竟,他们是聪明人。


    1,对机会敏感度高,而且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并具有敏锐前瞻性的人。

    聪明人之所以被视为聪明人,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他可以在普通人群中“脱颖而出”。

    人脱颖而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依靠勤奋、比如依靠人脉、比如依靠手段、比如依靠信息,但不论依靠的什么,聪明人总会脱颖而出。

    聪明人采用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抓住机会,脱颖而出。

    因此你常会看到在机会面前,聪明人会像嗅到了血味的鲨鱼,在周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迅猛出击,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这种方式,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私下不为人所知的。

    所以你常会发现,有的人嘴上虽然说不在乎,在行为上也会做出无所谓的姿态,其实私下里拼命使劲,拼命活动,表面看上去是“白毛浮绿水”,其实水下是“红掌狂拨清波”,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聪明人都明白机会的价值和重要性。

    补一点:降低竞争者的防备心和行动力,是聪明人成为聪明人的重要条件和惯用手段,从这个角度说,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很大程度上也是反应迟钝和不聪明的人群成就了他们。



    2,聪明人通常都更善于伪装自己、欺骗别人,并且一旦聪明人被别人发现了其的聪明之处,通常也不会承认。


    这一点是很多聪明人的共性,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结论。

    如果聪明人被人识破了自己的聪明之处,最常见的反应是诡异的一笑或者冲你做个鬼脸之类的表情,这种现象我在看了很多聪明人的采访时都会发现。

    这至少说明三点:

    (1)聪明人并不想让别人发现他们是聪明人这一事实。

    (2)伪装、欺骗以及否认,很可能是聪明人的一种习惯和本能。

    (3)聪明人可能很享受聪明但不被别人发现的那种感觉,而这与我们通常感觉到“聪明人爱耍小聪明”和“聪明人爱炫耀自己聪明”的印象,正好相反。

    聪明人之所以采用伪装和隐藏自己这样的方式,除了能令自己更顺利得到应得的利益,还可能是以前因为展现自己的聪明,曾经吃过亏,受过惩罚;也可能是因为展现自己的聪明,提高了身边人的“警惕性”,导致增加了得到利益过程的难度。


    所以,我有个偏见式的经验:凡是看到在人前吹得天花乱坠、把胸脯拍的山响,基本上都不是什么聪明人。


    3,深谙金钱威力的人,并懂得利用自身资源牵制和操纵别人来取得自己利益的人。

    这样的聪明人都懂得直接从人的欲望和本性作为突破口。

    比如有的老板就会用重金挖到自己想要的人才,比如有的企业家会利用自己的财力技术等优势,影响行业影响市场价格以及控制其他公司。

    以世俗的价值观看,在当下的中国,在很多人的心中,所谓的“聪明人”要么是熟谙商业规则和资本运作手段,要么是熟谙社会运行规律并且有能力利用规律的人。

    你可能接受不了这个结论,但在很多人心里确实都是这么想的,只是他们从来不说出来。

    不过好在还有很多不是这么想的人,好在不是这么想的人很多还很年轻,好在还有那么多可以让普通人能获得幸福的行业和门路,还有很多不靠世俗的“聪明”也能实现成功的领域。

    并且最重要的是商业知识和社会运行规律,可以靠学习和实践得到提高,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不世俗的“聪明人”。



    4、看这个人是否总能在不招他人嫉恨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你身边一定曾遇到过这样的人:他(她)们总能得到好处,还不招人嫉恨,并且得到好处之后,还能让身边的人都觉得理所应当,没什么质疑。

    我猜你又想偏了,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靠欺骗、忽悠或八面玲珑。

    我大学时就见识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寝室的老三。

    大学男生的贪玩程度很多人都了解,玩的时间长了 要好的就会形成各种小团体。但我们寝室的老三,却常年就在图书馆里泡着、不贪玩,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太合群。

    但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寝室室友,包括其他专业的学生却不排挤他,而且基本上每个学期评选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的时候,老三都榜上有名,日常也没谁来找他麻烦。

    老三的威望是这样奠定的:

    当时管宿舍楼的大爷很严格很古板(其实是很有责任心),每天晚上总是11点准时掐电,日常还行,但一赶上后半夜有球赛,大伙儿就忍不了。而且当时食堂还没开明地播放球赛时开放,所以就得有“勇士”后半夜偷偷地去把电闸盒撬开,把电闸合上。

    但讨厌的是那电闸盒正斜对着监控摄像头,以前就有胆儿大的学生因为挑电闸被发现被处分过,所以后来没有谁再敢干这事。

    那次又赶上了半夜有球赛,正当大家都觉得今晚上的球又看不成的时候,日常爱学习不合群也不爱看球的“纯洁帝”老三居然自告奋勇提出这事他去干,当时大家都惊了。。。

    然后,就看着老三只穿了个小裤衩,身上蒙了大床单,拿着长木头尺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就来电了。

    而且看完球老三还跑回去把电闸拨拉下来,不留任何痕迹。

    从那以后,每到半夜看球,这个艰巨的任务都是老三的,因为其“作案”手法轻柔,伪装巧妙,以及日常的“深藏功与名”,所以宿舍的大爷和保安一直没猜出是谁干的,而老三每天还是照样泡自习室,还是不抽烟不喝酒,还照样是公认的好学生。

    后来,学校出台了开明的政策,晚上有球赛可以在食堂看了,从此不需要拉闸了,但老三却始终被大家视为群体的一员,后来每次考试前他还总给那些上课不怎么用心的同学划重点题,还有一次我寝室老六的女朋友,被北体的某学体育的高大男生骚扰时,第一个冲上去开干的也是老三。。。

    可能挑电闸、帮不用心学习的同学划重点题以及打仗这些事不一定符合三观正确的评判标准,但我觉得,当时可能只有不爱看球的学生不喜欢他。

    毕业后一次聚会上,老三曾提过这段“壮举”,他说自己确实不喜欢看球,也不爱玩,也不会抽烟喝酒,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喜欢大伙高高兴兴的,所以他愿意为这个团体去冒这个风险,而且他说其实早就盘算好了只穿小裤衩,身上蒙个大床单,手拿长木尺就能搞定这件事。。。

    膜拜纯洁帝。。。

    而对于老三现在的事业发展,我只说一句:继续膜拜。


    5、看其在学业和事业上是否总是能领先一步。

    在学业上和事业上能保持持续性领先的人,一定有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可行的哲学和行事标准。

    这种哲学和行事标准可能源自家族影响、高人传授,也可能是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和总结。

    在学业领域和事业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每个人都有体会。

    总能领先并且保持领先的稳定性,这是聪明人压箱底的绝活儿,甚至是其秘而不传的商业机密。

    一步领先不难,但步步领先,甚至处处领先,这个人是聪明人无疑。


    6、看其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是否很游刃有余,是否很圆融通达。

    中国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度,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程度有时是难以想象的,有太多的人饱受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凡是能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的人,其沟通能力、看问题的透彻程度和对各方利益的判断协调能力,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情商和智商都会很高。

    PS: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个人智商高,但情商未必高。但如果一个人情商很高,其智商也不会差,除非这个人情商高的表现只是源于机械式模仿,而没通过独立思考把这事想透彻。


    7、看其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快速妥善解决,尤其是在遇到矛盾和争执时,能否较快的平息。

    快速解决矛盾和争执,除了有强力人脉关系介入这一因素之外,其他基本都是靠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妥协,而这往往是最考验人是否聪明是否有胆略的时候。

    凡能快速合理解决利益问题的人,往往都是人脉强势、头脑和手段都有大智慧的人。

    在利益上的处理方式上,主要是集中在“夺”和“让”两个方面,对这二者拿捏得准不准,最见一个人的格局和功力,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就是“夺”和“让”完美处理矛盾和争执的例子。

    当然,这是在文艺作品,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智慧体现,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在各国家间的外交领域。


    8、看其说话是否滔滔不绝,理论正确与否是次要的,看其是否能自圆其说。

    并不是牙尖嘴利就代表聪明,嘴快舌长至多算思维敏捷,或是一种生存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都是YY党,这甚至也包括很多电视节目中的嘉宾,不过这世上,古今中外,本来就有很多靠嘴吃饭的人,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这些人聪明的知道:语言和逻辑其实是最有威力的影响人的武器。

    你可以想想你头脑里的价值观和思路有多少是别人通过语言灌输给你的,哪怕有些你已经知道它是错的,但你是不是还依然不自觉的在受它们影响。

    小心这样的聪明人。


    9、会主动示弱,但其示弱的领域往往是无关原则和无伤大雅的领域。

    这样的人有点像电影里的叶问,头脑清楚又身怀绝技,但对妻子却温柔体贴,对孩子呵护有加,对外人甚至对手常会礼让三分。

    但在原则性领域通常是不会退让的。

    令普通人产生嫉妒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就包含嫉妒没有缺点的人以及嫉妒处处都比自己强的人。

    古语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总是“鹤立鸡群”,难免被暗箭所伤,尤其是在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

    有大智慧的聪明人,则常会未雨绸缪,,他会在某些非次要的领域故意卖个破绽,给不如自己的人一些找到自信的地方,甚至在重要领域也会点到为止。



    PS:


    1、说了不少暗黑的东西,但聪明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爹妈老婆孩子,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利益点,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着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虽然与聪明人打交道,有时会让我们相形见绌甚至自惭形秽,但可能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更认真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不足,更真切地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有的朋友可能对文中的暗黑成分感觉不适,我个人是这样看的:

    可以把这篇文章比作辣椒喷雾剂,有人会用它防身,保护自己;也有人会用它来抢劫,伤害别人。,但辣椒喷雾剂本身只是工具,关键是取决于使用的人作何用途。


    先写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以后有新认识,会再做补充。
    更多详情: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84672/answer/93803908

    已使用 Microsoft OneNote 2016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