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生态学》读书讨论摘要

原创2017-01-15读书讨论小组张剑设计《设计的生态学》读书讨论摘要 - 图1
2017年1月12日下午,在广美大学城图书馆三楼讨论室,举办了以《设计的生态学》一书为议题的读书讨论,参加讨论的人数十五人左右,大家发言积极热烈,围绕书中许多观点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当天,各位发言者将发言整理成文字,统一编排后,发布如下:

■ 无意识与行为的先后顺序•无意识设计是设计方法还是世界观?

◆ 麦培珊:**
意识是先于行为发生的吗?我认为是环境成就人的行为,理解人的身体是因环境而成立,意识涵盖了许多层面,而其中的无意识这个概念更加接近于肌肉记忆,那么肌肉记忆是伴随着行为一起发生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我认为无意识是和行为一起发生的,如果所有的行为都要经过人的意识在脑袋里思考过一遍才能做出反应的话,那么人的行为就像机器人接受指令搬。在日常中发生的无数的无意识行为,都是你的身体知道而你不知道的行为(你的身体知道但是你还并未意识到),这些行为有一个延时性,延时进入意识的身体感知。

◆ 麦培珊:
这本书里面深泽直人的部分我认为概括的讲,有一些是思考的理论依据、心理依据,有一些是具体的设计手法,有一些是设计理念,有一些是设计所要达到的状态。但无论是哪一个部分,全部都是围绕着深泽直人看待物品与人的关系的世界观——不假思索。

◆ 竹科英:
深泽说,分析是他的兴趣,但分析都是事后做的,并不是分析完才做设计。因此我们在看这本“分析”的书时,并不是要从中获得什么具体的设计手法或者手段,而是尝试接受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也许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我买的感官的敏锐度,平和的看待环境的视角,认识到平常的价值所

◆ 程碧亮:
当我们在进行一些无意识的行为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经过了思考(以手握门把手开门为例) ,其实我们所有的无意识行为在发生前都经过了思考,只是这个行为我们在生活中反复重复,这种反复的重复让握把手开门的思考意识与手开门的行为动作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与条件反射的关系,让这个思考与发出手握把手开门的指令变得很短,以至于我们感觉不到我们在这个行为中有过思考,这个感觉不到有过思考也与反复重复有关,反复的多了就像麻木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已察觉不到。(因此无意识的行为并不是与大脑无关,所有我们每一个无意识行为都经过大脑的思考,只是这些无意识行为在大脑中的思考已经变成了一种极致的熟练反应。这也是无意识行为的价值所在。)

◆ 陈泽瀚:
从长的时间轴上来看,是先有意识再有行为的,但在一个动作重复训练了很多年、很多遍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出行为来,这个时候意识不一定起了指导行为的作用。例如棒球手在场下训练了很多年很多遍,在比赛时有个球飞过来,不需要去仔细思考细节便可以不假思索的完成动作,这个时候意识主导行为的因素可能极小,相对于平时训练积累下来的本能反应来说甚至可能忽略不计。那么,从短的时间点上看,不一定就是先有意识再有行为。

◆ 黄凯琪:
在刚开始看《设计的生态学》这本书时,就感觉其中可能会有很多方法等,后来阅读后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必抱着要在书中寻求某种方法的想法去阅读,我认为书中可能更多的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帮助我们去更好的理解或思考一个设计作品。我觉得这些观点和视角是比方法更重要的,也是可以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运用导出设计作品及方法的。

◆ 黄凯琪:
在此之前,我对此书的部分章节进行了两次的阅读,第一次我先是粗略阅读了第二章“与行为一体的设计”,第二次是仔细从第一张开始阅读到读完第二章。我对此书的初步认识是:第一章是对一些生态学观点的讨论与解说;第二章是一些设计观点和方法,而这些内容中都有提及到第一章关于表面和环境的概念,因此我认为第二章更像是深泽直人在设计的角度去探讨一些生态学观点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若用第一章中关于生态学的观点去解读后面深泽直人谈到的一些产品设计的例子的话,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 喻沐天:
读完设计的生态学我所得到的信息更多是对于自己认识的反思与补充,而对于设计方法的整理我尚未有进步性的理解,诚如后藤武所言:阅读是破坏自己所依据的现有的思考框架。读完书中有许多观点都可以对我自己有许多警醒性的说法,其中深泽直人对于设计就像棒球手或者切刺身的刀的比喻是我比较豁然开朗的一个观点,对于现在我的思维是容易在一件作品上反复进行干扰性的推敲,最后都走向了做不下去的地步,当然,不知轻重也是其一。另外就是在造型上,“表面”的观点也是耳目一新,即产品的外型是犹如环境的外力与内力所引起的必然形状一样,而不是无来由的达到目的。

◆ 陈泽瀚:
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without”为没有,译为“不假思索”,“though”为思考,“without though”,个人的理解为不需要思考。P131第二段提到“设计者本身费尽心思摸索出来的东西,对于使用者来说,也要费尽心思才能找到。结果有可能是这个设计令人费解…”那么在做实践的时候,是否把创意点做的越简洁明了,设置越浅显易懂越好呢?

◆ 张剑: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创意思维程序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他在P87页提到“我在思考设计时,会先找到关键词:这个关键词越是直接,设计就越强而有力”。

◆ 张剑:
各位同学,首先无意识的定义我们之前都已经非常清晰地讨论过,但是我在这要强调的是无意识存在的范围。无意识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存在一个特指或特定的心理区域,或是某种行为方式的依据和特指。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对无意识的界定范围或许过于庞大:“我”只是一个幻像,无意识的产物,无意识是一切“我”的存在的大本营。但作为无意识,雅克•拉康的定义说明无意识存在的广泛程度,由此可见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不是对某种心理行为的设计,或某种行为的设计,而是针对所有的“已存在”心理,“已存在”行为的设计,这里的“已存在”往往被我们熟悉忽略的。之所以选择无意识作为设计出发的原点,我想是因为这样更能体现“顺应受众”。这里的“顺应”绝对不是我之前讲的,也是我反对的“迎合”。顺畅地被受众应和,就如同自然而然地不假思索就被受众接受了一样,这才是“顺应”准确的注解吧。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麦培珊讲的深泽直人看待物品与人的关系的世界观——不假思索,实际是设计师希望以无意识方法设计出的作品被使用者不假思索地顺畅接受,但作为设计师,要为如何“不假思索”去思索很久。

◆ 张剑:
我个人还是认为无意识设计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但如果上升到世界观,可能是因为《设计的生态学》此书都是围绕无意识展开,让我们有一种是否观察世界的角度也该如此的错觉。但并不否认,一种长期坚持的设计方法对世界观的观察角度会有所改变。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目的是让这样的方法为我所用,而不是仅仅模仿和追随,既然已经有深泽直人了,就不要再出现许多“小深泽直人”,但我们学习无意识设计方法去做设计的第一步往往是设计验证——无意识设计验证是将理论转为实践的第一步,这一步的设计作品思路往往会像极了深泽直人或是佐藤大,铃木康広,这不可怕;要是一直停留在这步就可怕了。在不断验证和实验新方法的时候,渐渐向自己已有的风格或特点靠近,无意识为我所用也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 Affordance(功能可供性)•人与环境

◆ 竹科英:
深泽对Affordance(功能可供性)通俗化的解释——椅子提供(afford)了“坐”的功能,但也提供了放书或挂外套的功能。Affordance是指某种状况下对某人来说的价值,几乎是毫不自觉地从环境中取出来(我们经常会认为设计是作用于人的主观,使之产生刺激,以及创作出产生接受者的印象的东西)。以及他对环境与人的关系——自己、他人都包含在内的嵌套状态的事物,都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一般会将自己身体的外部定义为“环境”)。这些观点提供了新的看世界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建立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能多一种能力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观察的能力。

◆ 麦培珊:
有一个章节提到设计的意义是环境中的意义,这与以人为中心往外看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平时我们口头上总说,从人的行为出发,从字面上理解总会觉得是盯着人这个主体去做一系列的关系,但从深泽直人的理解来看,人作为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当你想要去寻找人的行为时,可以从环境中去寻找,环境中便有人的痕迹,这些痕迹能够将设计去连接环境与行为。

◆ 喻沐天:
在与几位同学讨论的过程中都有认为本书后两章都是就第一张所提出的生态学概念的基础上得出更多的结论,而我认为其中反复提及的affordance的理解有点像唐纳德提及的“示能”,环境提供示能,人根据示能做出相应的行为,而在一些地方,人为的需要示能的时候设计师提供意符,这种意符是从环境与物交界的边缘形状中提取出来的,因此有了“设计是人与环境妥协之事”这样的说法。

◆ 刘嘉强:
我认为要认清无意识设计之前,先要理解什么是无意识的行为。这里的无意识应该是潜意识的意思,而不是单纯的肌肉记忆。无意识行为就是人利用的环境的价值而不自知的体现。例如P99页中骑摩托车的人把左脚放在人行道上作为支撑。我认为要做无意识的设计,必须要把自己当作使用者放在环境里观察和思考,找到作为使用者意识不到的利用环境的行为进行设计。例如166页中的电饭煲,它有一个非常平坦的盖子可以用来放电饭煲勺子,即使不用加以说明,使用者也会无意识的把电饭煲勺子放在上面。无意识设计也许体现了这句话:“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注: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
认为人知觉到的内容是事物提供的行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质,而事物提供的这种行为可能就被称为可供性。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功能可供性粗略地理解为事物的一种可能的意义,它描述的是环境属性和个体发生连接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于1977年最早提出功能可供性的概念。吉布森认为,可供性是独立于人的物体的属性,但与每个人的能力又密切相关。1998年,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运用到人机交互领域,相较于吉布森,诺曼更强调一定情境下可以被知觉到的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的意义,它不但与个人的实际能力有关,还将受到心理的影响。
事物的属性往往是很丰富的,其中就有功能可供性。例如钥匙,就具有两类基本的功能可供性:权力上的可供性和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权力上的可供性是指钥匙可以打开和锁上我们的房间,这个可供性来源于钥匙和锁的匹配。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指钥匙的形状、重量等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比如我们会将钥匙作为锯齿刀使用来划开包裹,会预先称好钥匙的重量以便判断电子称是否缺斤短两。而事物的何种属性会被我们知觉成可供性则与物理能力密切相关。这说明,事物的可供性,与人有着紧密的关系。布朗大学威廉姆•沃伦(William H. Warren)在1984年的研究中为解释这一点提供了一个经典例子:爬楼梯。同样高度的楼梯,对于成年人来说,楼梯有着供其爬上去的功能可供性;然而,对于只会在地上爬的婴儿来说,这种功能可供性并不存在。相类似的,对于一个无法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中的婴儿来说,钥匙并不具备开锁的功能。而个体的目标、期望、计划、价值观等心理属性也会影响到我们对可供性的知觉。只有当我们需要拆包裹的时候,我们才会将钥匙作为锯齿刀来使用;同样的,假如市场中不存在缺斤短两,没有什么人会意识到可以用钥匙的重量来衡量电子秤。在一些更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仅仅知觉到事物的一个可供性,这个可供性往往是最常用的并且是被设计者预设的可供性,这时候就会发生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功能固着”。比如对一些没有开包裹的经验的人来讲,可能他们就难以想到可以将钥匙当小刀用而只能对着包裹干着急。


■ 客观痕迹•由发现行为痕迹出发的设计思考

◆ 麦培珊:
有一个例子是公交车站牌边上被人压弯的栏杆,你在画面上没有看到人的身影,却能够看到人留下的痕迹,所以当你寻找到这些客观的痕迹,你同时便也观察到了人的行为。那关于这些客观的现象,客观的痕迹,我们应该怎样转化成设计呢?

◆ 刘嘉强:
简单的联结为什么不行?对于今天对公交车站护栏加上椅子这种简单联结的讨论,我认为之所以行不通,首先是因为设计剥夺了使用者利用环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限制了使用者的行为,降低了多样性。还有一点就是强迫使用者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公交车旁是栏杆,也许每个人都会坐在栏杆上的经验,如果把栏杆改成椅子也许会使使用者变得不自在。在进行联结的时候除了考虑功能与行为外,联结在环境里的融入感。

◆ 麦培珊: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太过直白的转化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不能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个行为便把它表达出来。例如车站旁被压弯的栏杆,你就把它设计成椅子?这样的设计该应该怎样去评价呢,是否这样的转化就是最吻合的呢?如果这样做就是好的设计的话,那么比如设计放在地上的垃圾桶没有人丢,而虽然不是垃圾桶但是因为高度合适所以被人拿来丢垃圾的车篮,是不是就把车篮拿过来设计成垃圾桶呢。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发展成设计。太直白的联系也不行。若是大家都有经验,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没有必要特别拿出来设计。应该是“虽然没做过,但绝对是这样”之类的事情,虽然未知,却也是已知。深泽直人打过一个比方:就像是笑话一样,人们因为能够共有所以笑得出来或笑不出来,和这种道理一样。前提是对方必须早已有这样的经验,因为知道才能开玩笑。若只有一次经验,就不能当作主题。更有趣的是,觉得这个笑话好笑的人越少越好,这样的笑话会让人觉得更好笑。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并不有趣,在众人之间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共有的事情,会让这些人更有快感。

◆ 程碧亮:
P122 深泽的第二段开头一句,所谓“留下痕迹”代表的是“在那个场所进行相同行为”具有其他要因。去寻找这种“留下的痕迹”是发现和了解行为的很好方法。这种“留下的痕迹”其实就是看不见的行为(这种看不见的行为隐藏着非常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人的关系,物的关系 氛围,心理等等),因此通过对痕迹的分析来推测行为比直接寻找大家都有的无意识行为(或潜意识行为)更加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无意识的行为和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也可以避免简单的将寻找到一个行为就直接进行导出设计的问题,对一个行为直接进行导出设计是一种单纯的联结是行不通的。以后一二年级设计方法课程练习可否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训练?

◆ 张剑:
碧亮的的建议很好!以往我们教学都是从发现问题出发,导致同学们冥思苦想,即使画了思维导图也很难想到什么有意思的问题,这不单单是生活经历缺失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问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便是具象的存在也只能凭借印象去回忆;如果改为从行为痕迹出发去寻找问题的话,可能会直观很多,那么我们可以带上相机到街上,或是在家里等各类环境中去寻找各种物品使用的痕迹,人的行为痕迹,人和人交往的痕迹,人与物以及环境交往的痕迹等等,逐一拍照回来分析,许多问题自然就存在照片里。这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很好的方法。

◆ 麦培珊:
书中提到:《忠臣藏》里,有一幕是把手伸进棉被里,发现还是温暖的,来确认人还没有走远,人的体温,体味,凹陷等,都是他留下的痕迹。

◆ 张剑:
是的!行为和痕迹应该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为”被子是温暖的,“所以”人没有走远。这样的逻辑关系成为我们根据痕迹判断具体行为的依据,这是其一。其二,人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会对一种痕迹进行推断和想象,寻找出导致痕迹的原因或行为,这种推断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如果是理性的推断又回到深泽直人讲的“客观写生”这个词语,若是感性的想象,那铃木康広的作品大多都是这样的感性想象。


■ 对Found object (现成物)的理解•客观写生

◆ 竹科英:
Found object是使用已知的物品来构筑新的物品的编辑手法;在first wow/later wow章中深泽举例了使用用车站的钟而做成的手表;佐藤大也有使用飞机窗口造型做出的手表——在生活中找到这样“刚好适合”的物品并创造出新的设计,从物体间的关系中找出看不见的联接并加以设计,需要有卓越的感知。否则将其当做设计手法会很危险,太过直白或者太显而易见的在去做设计就会非常浅薄,甚至称不上是设计(比如发现公交车栏杆因为被坐过而压弯就打算在上面加座椅)。培养这种感知力也许需要做一些练习,能将事物和事物互相关联,并且能用很敏锐的眼光发现它们身上的共同点。——“刚好适合的形状是要去寻找的,它就在那里”。

◆ 麦培珊:
关于found object 这个概念,有三个例子,一个是绕线的MP3,一个是加热压扁瓶口的酒瓶,另外一个是木制汤勺做的衣架。Found object 和隐喻或产品语意不同,也不是将某物的形状原原本本的沿用于其他物品,它是将附着于某种图像化之物的行为或现象,或是其局部,当作设计的主题,使之与新物品的行为或印象产生关系,并非单纯的挪用物体的形状而已。好了,那么,这是一种设计的手法,这种手法虽然选取的主题是一些现成的物品,但却不是生硬的搬过来套用,而是要找到这些物品上的行为或现象与你所要做的新的东西的联系,寻找到这个合适的联系,才是这种设计手法的核心点。它脱离崭新创作的姿态,而使用已知的物品来构筑新的物品,否定了创作者的个性或观念上的意义,试图酝酿客观的物品。那酝酿客观的物品这种手法,也和俳句叹咏里面所强调的客观写生是一致的。《俳句之道》里面也讲到:“致力于客观写生一事,主观便可通过客观写生渗透而出。作者的主观是想藏也藏不住的。就设计来说的“客观写生”,应该是描写生活中所发生的、毫不起眼的现象,或人的行为。

◆ 麦培珊:
再说回到found object 提到的三个例子,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要把酒瓶的瓶口加热压扁,它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文中自己也做了回答,酒瓶的瓶口是它的特征点,借由加热压扁,既消除了葡萄酒瓶本体的特征,但同时保留了葡萄酒瓶的姿态。显而易见,你能看到这两者之间前后的联系,这就是目的了啊,让你不假思索的知道那是一个什么东西。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形态的酒瓶,我为什么不抛离这个原有的形状,去做一个崭新的酒瓶设计。答案也在文中——联系。

◆ 喻沐天:
在书本P102页中,深泽直人在“Found Object——重层性”当中提及的案例,迈克尔•马里奥特的大衣衣架,在此提及的作用以及实际产品的意义。

◆ 麦培珊:
这个同学也提到了那个木制汤勺和方形条组合的大衣衣架,为什么文中说即使追究“为何是木制汤勺”也没有意义。我一开始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有点类似于仓俁使郎的伞架——一个把雨伞的伞骨作为焊接一个圆环和小水桶的伞架,当把雨伞插满伞架的时候,那个伞骨的连接结构隐藏了,这时你会觉得圆环是悬空的。那么第一次看这个木汤勺衣架的时候,因为文中说即使追究也没有意义,就让我以为当衣服挂满衣架的时候,里头的支架是长什么样子的也无所谓。但当我再次理解found object这个设计手法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木制汤勺和衣架是有联系的,整个衣架呈现的状态好像一棵树一样,那么木制汤勺作为一个现成品,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现在它又“回到了树身上”。

◆ 刘嘉强:
重层性的理解(found object)重层性在102页的注解中这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早已被图像化之物,通常附着了人类的共通行为和各式各样的现象。将此图像化的形状的形状或其上附着的现象,使用与别种物品的设计上,暗示使用者新的物品功能或意义,这种设计既是“found object”。关于这个点,研讨会上对103页那个插满勺子的大衣衣架这个例子讨论比较多,我是这样理解的:木质汤匙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产品,是否暗示着这些支架可以自由取下的意思?至于为什么一定是勺子而不其他东西,我想这里面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制约,如果换上锤子,那么造型会不会显得笨重?如果是换上其他跟勺子类似的东西替代,我觉得没多大差别,不过既然表达的内容一样,重复去做就变得没有意思。深泽直人提出这个例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说明重层性,而不是评论这个产品。

◆ 吕嘉纯:
P101页found object 中的例子:毛线球mp3播放器、贾斯珀的葡萄酒瓶等,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疑惑为什么要把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之后再次阅读,我发现这些作品关注的不是物品的功能性,而是物体本身,设计师发现物体现有特点并把它强化、让它消失、或者被替代。

◆ 张剑:
P105页深泽直人强调“若把这些found object的设计,随便当做一种设计的手法会很危险;从物体间的关系中找出看不见的联结并加以设计,需要有着卓越的感知”。这句话如何理解呢?用现成物做设计联结为何又会变得可怕起来呢?

◆ 张剑: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本书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客观写生”,深泽直人将自己的无意识设计方法归为“客观写生”,那他为何不称它为“客观还原”呢?“写生”与“还原”的区别在哪?我们先说一下 “还原”,还原是原封不动或是没有主观加工的意思,就如我们手机拍张照片一样;“写生”不难理解,我们大一大二都有风景写生课程,即便大家照着同样的风景绘画,肯定会画出不同的绘画作品,这是因为原有的风景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了再次加工,因此深泽直人所提出的“客观写生”重点是客观的存在(无意识),更重要的是以“写生”的方式主观能动地加工“客观纯在”,选取关联物的感受及再次提炼则是加工的过程。

◆ 张剑:
“写生”这个词用得好,还在于它就是深泽直人作品的整体风格,你觉得他的作品好像没有被设计过,或是没有刻意地做出夸张的指示和引导,但你在使用时会觉得他设计的作品是如此的顺手,如此舒适或如此合理,那这所有的这些“如此”都是被他精心设计过的。


■ 如何客观写生以及利用无意识•“没有设计感的设计”是否存在局限

◆ 程碧亮:
P133 第四段 深泽“我觉得我的设计是非常直观的,分析则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分析,但不会把分析得来的断片堆集”。 第六段,后藤“分析是事后做的,基本上事前做的是判断。”最后段第二句“虽然分析和制作有紧密的关系,不能分析就没部分制作,但制作并不从分析直接产生的”参考以上语句对如何运用无意识进行设计的一些思考:

◆ 陈泽瀚:
对于利用无意识来做设计?我觉得在设计实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无意识行为,行为导出产品类型后,然后将自己代入到如何使用这个产品的环境中,希望这个产品怎么为自己服务,这时候可能从无意识行为转化到产品不会那么直白,但又是恰当。例如P118第三段中提及的弹钢琴这个行为,若光想着弹的动作,就没办法谈了。那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如果光想着表达设计点,是否也就做不好了?

◆ 张剑:**
P167页“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多样性中选出一个将其“物化”,另一种则是保存多样性的方法。” “受众可以在不具有设计意识下达成目的,设计者也做到了设计(带槽的瓷砖放置雨伞)。像这样消除使用者的设计存在感,或是融入无意识中的设计,便是保留多样性的设计。”

◆ 程碧亮:
我认为运用无意识行为进行设计不是先去寻找无意识行为,然后看看如何对这个无意识行为进行运用或者如何将这个行为导出设计。首先先去寻找行为来进行设计就是不对的,因为设计不是先寻找行为和分析行为直接产生。而是通过寻找和分析这些行为来训练我们的敏锐程度和对行为有更深的认识,进而为我们在具体设计中服务。设计需要卓越的感知,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判断。

◆ 程碧亮:
在对行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必定会对行为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在具体进行设计时才能更好的与无意识的联系,以对无意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来在设计中体现,或者说在具体设计中体现对无意识更深的理解。

◆ 程碧亮:
例子:就像我们做存钱罐系列,我们开始并不是先寻找行为看看如何设计成存钱罐。而是我们已对无意识有所了解,不自觉的运用无意识从不同角度看待存钱罐,从而设计出系列具有无意识的存钱罐。如果我们对无意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肯定能设计出更加深刻的存钱罐。寻找和分析行为与设计不直接画等号,而是在具体设计中对其体现。

◆ 麦培珊: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局限这个问题,P133页讲到“没有个性的设计者”而且“即便没有个性,一看就知道是深泽的设计”。他认为深泽的作品过于顺畅,没有惊喜。但是所谓的“惊喜”和深泽的“设计观”“世界观”本来就不是同类可以提及做比较的,深泽直人说过太多的刺激不一定是好事,自然而然、平常至极才是他们所要达到的状态。“有惊喜”“有节点”的设计也未必不可,这些只关于选择的问题,如何看待,然后要达到什么样子的设计的状态,都是选择而已。

◆ 张剑:
所以“没有个性的设计者”而且“即便没有个性,一看就知道是深泽的设计”是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标签,佐藤大的设计方法不是这样操作的,他有意强化无意识的情境在设计作品中的存在感;而铃木康広的无意识设计,则包含了更多的“个体无意识”观念,他用自己的“个体无意识”勾出受众的“集体无意识”中的“一滴水”,然后刻意将那滴水的晶莹剔透放大到足以让大家口渴的布满水珠的一杯冰水。


◆ 张剑:**
我们利用无意识做设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与发展套路,刚才我也讲了,先是验证式地临摹设计方法,之后要有自己的方向和选择,这是学习方法最终的必须之路。这正和齐白石向他的弟子们放出的狠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道理是一样的。因此“没有设计感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它不代表所有的无意识设计方法。


◆ 张剑:**
如果说无意识设计是否存在局限性,各位思考过没有,无意识设计的作品中无意识的体验,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不是持续的,因为这样的体验过后不久,体验本身也将成为无意识的一部分。虽然体验中无意识的消失,但不能否定由无意识而带来的体验顺畅和设置的准确。


■ “行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与“行为的停顿”

◆ 黄凯琪:
对书中有兴趣的点是在123页提到的“行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以及50页讲到的“行为的停顿”,深泽直人对行为的理解很深,角度也十分有趣,我觉得这是值得之后深入思考与挖掘的点。还有96页中提到的无意识的记忆中举出的例子“例如每天都会摸到的电车把手吊环,我们不会记得它的形状,但手的触感却记得把手的形状。即使某日电车把手吊环突然改变形状,我们看到了也不会发觉;但是当手抓住吊环的瞬间,就会发现它的变化。”不仅这种身体的记忆我们很少去留意,甚至是像例子中的把手吊环改变的造型,首先让我们意识到的,是触觉,而非视觉,但明明就理应是我们眼睛先看到的东西。我觉得这种“迟钝”很有趣。甚至是后来在112页中讲到的“later wow”的时候,提出了“微时间差”这个词,我觉得包括行为的停顿,身体的记忆,以及深泽直人的很多作品都存在着这个“微时间差”。这大概与他强调人的行为与使用感受有关吧。

◆ 麦培珊:
我不是那么同意这位同学说的他是在强调人的行为与使用感受有关吧,人的行为与使用感受无需强调,这些都已经是客观的存在,强调有种主观描写的感觉。他还是在对这些现象做客观的表达,既是客观的现象,那么一切不言而喻无需强调。“微时间差”的意思,也是无意识所具有的延时性的意思,延时进入意识的身体感知。客观的东西本来就是没有意义,意义已经是主观了的 。

◆ 张剑:
客观存在的无意识行为,可以作为我们设计时利用的基础,因为所有人都会按部就班地去操作使用,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加入我们的设计或要表达的东西,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当“顺理成章”地操作使用时,突感感受到变化或设置,那时会感受到突然的惊喜。 如果按照时间轴顺序能否表示为:无意识→使用方式或行为→感受到设计,因此深泽直人总是将“感受”留在了最后一步。


◆ 张剑:**
这样的无意识设计方法重在需要体验后才能得到设计的意义,如果没有体验的机会或是环境那么这样的设计可能比那些一眼就知道设计创意的作品在认可度上要吃亏很多,比如同其他设计一起展在货架上没法使用体验;或是参加设计大赛,无法让评委第一时间知道设计的用意。

◆ 吕嘉纯:
我对P272页中佐佐木正人提出的“所有的设计,都是硬度的设计”挺感兴趣的,他举了一个例子:用钢笔写字时,笔好不好写是由笔头的硬度、握笔处的硬度、纸的硬度等环境的硬度决定的。设计的好与不好与使用行为的环境有关,环境有很多因素,触觉是环境中容易被感知的部分,硬度是可以通过触摸到的,从硬度入手,就把变成处理行为和硬度的关系,如果把硬度换成其它触摸到的东西,这个观点是否还会成立?
◆ 张剑:
书中第P50页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到的“行为的停顿”,加以分类有“踌躇”“接触”“轨道的变化”“手形状的变化”。从这些行为的停顿处去探讨行为的流向,便可以了解行为具有许多层次的联结点。行为具有多层次的组织。这是根据行为停顿来确定的节点,那么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停顿的节点来定义或是分类各种行为。这次我要讲两个有意义的研究或设计操作方向。


◆ 张剑:**
第一个要讲的是:上周和大四的余海琪在讨论她的毕业论文时,她曾提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分类,将节点间的行为按照“动机”来分类,即意图或目的。通过节点的分隔后,对各种行为进行分类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有的分类方式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相对的目的是便于我们今后对行为的研究与行为设置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如果按照“动机”来分类不是错误的,而是“动机”已经对下一步的行为有了明确的指向和进行确认,那么我们再去利用或是重新设置就不太可能了。我对她说,能否将各个节点间的行为分为两大类:“产品的设置行为”与“使用者的无意识行为”,产品设置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师在产品上设置的,需要使用者去操作完成的行为,比如厕所洗手池上水龙头的开关:无论是拧的,左右拨的,上下拨的出水方式,都是有意设置过的,需要使用者“被迫”地去完成;打开水龙头洗手,我们会很自然地双手相搓,这个行为无论是用水龙头洗手还是小溪水塘都存在,这是属于“使用者的无意识行为”。如果光是行为分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时,如果把水龙头洗手设置成:当人的双手在水龙头前搓手,水龙头就会自动出水,两手分离,水流停止,这是很有意思也是不难实现的设计。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或是方向,如果产品设置行为融合在人的无意识使用行为中时,操作会更为顺畅便捷。当然,我要补充和强调的是,当一种设置行为如果被受众长期使用并接受,那么很自然地会成为无意识的一种——肌肉记忆。(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所以说“设置行为”与“无意识行为”也是相对的。


◆ 张剑:**
第二个要讲的是:产品使用的过程是一系列行为完成的,每一个行为间都会有停顿,每一个停顿处我们称为“节点” ,如果上面我们对行为研究并分类,那么第二个要讲的就是怎么来 “折腾”节点了,哈哈。之所以称之为“折腾”,实际就是有意去设置和改变节点的逻辑属性。我们发现节点和节点间有时会存在着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渐进关系等,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引入语言的构架来解释节点的逻辑关系——关联词,节点间的关系实际就是关联词的关系,如,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只有……才……,如果……就……;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并列关系:一边……一边……,既是……也是.,是……是……,等等。如果这样,产品的设置行为在操作时就有了更多的心理感受。但是,行为节点的关联词逻辑属性无论怎样改变和设置,都应该在无意识行为的范畴内完成,因为这样,各种逻辑关系才会自然通畅,行为设置的心理体验才不会感到扭捏。这就如四格漫画,四张图的逻辑顺序发展是极为顺畅地,只是在最后一张时得到意想不到的惊讶。几位本科生,可以根据节点的关联词改变试着做一些设计,这样的设计依然按照深泽直人所提出的“客观写生”的方法来操作。只是“写生”更具主观和可控性。


■ 对表面与表现的理解

◆ 陈泽瀚:
P92页第二段那条“界线”是自己最重要的重点,要如何才能作出完美的“刚刚好”的线;…….例如项目刚开始时得到客户的任务提示,常会浮现许多点子……..就算拿回家慢慢想,通常也不会浮现什么好点子。这段话是否有点之前讲的“红点参赛,拍脑袋瓜子抖机灵”的味道,还是说经过长期的训练,积累经验?个人觉得是长期的训练积累而弹现的点子,像条件反射。

◆ 陈泽瀚:
对于表面那一章节所提到的“表面”,有点难以理解,例如P68第二、第三段的登山例子。我们人体与环境接触的界线,确实可以称之为表面,但我们所作出的判断、行为等等,是大脑思考后作出的反应。如何称为“表面的经验”?

◆ 喻沐天:
我觉得深泽直人在书本P147页,“张力——表面的力量”中说道:“形状是由轮廓和表面形成,要能产生张力,就必须看见与形状相关且相对的力量,设计是赋予形状力量,做出轮廓和表面的工作。”我对于这句话有着有别于文中所讲述观点的理解,这种理解我觉得也许能说明一种“Re-design”的视角,即当对于已有的物品需要进行重新的设计的时候,也许先不是看见这是一件什么物品,而是通过研究物的表面——即与环境接触的边缘,这种边缘不但是物与外部的交界,也有与内部的交界,举个例子来讲如同桌上的这个茶壶,如果需要重新设计它的话此时也许我应该看到的首先不是茶壶本身,而是先看到茶水,如同空中漂浮着一滩有形状的茶水,而茶水中间泡着茶叶,我注意到其他人可以通过一种方式将这些东西拿起来并分给每个人,茶水进入杯子的开口与人手拿着的地方刚好180度相对,注意到这些内外施加的力以后似乎一个容器的形状也在慢慢显现,这时候应该能显现新的设计。

◆ 麦培珊:
关于表面张力,深泽也讲过一个例子,菜市场的大妈们通常是通过草莓表面的孔那一圈的光泽来判断草莓是否新鲜。表面能够传达信息。

◆ 黄凯琪:
我认为我还没有对书中深泽直人提到的“张力”这一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在94页的“但是涉及最终想要尝试的,是在没有动作之下,也知道是紧绷。”和122页中的对“晃动”和“张力”说法:“虽然有晃动,但看起来就像是极力使之减少后的静止状态。人一旦抓取到这细微的晃动,就能判断是有弹性的张力。”在这里我把张力理解为在设计中设计师对度的掌握,要做到刚刚好合适,似乎是一种平衡,这包含了产品的外在与内在。但在后来145页中深泽直人再次对张力的总结里,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我觉得这需要之后再去阅读和思考。

◆ 刘嘉强:
我认为他所说的“张力”是对外部轮廓与纹理跟内容取得平衡时的形容。“张力”作为一个物理上的词在设计上使用,我想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尖锐轮廓代表危险这种直观感受的描述。我想象中的例子是,我在吹气球,气球的表面能告诉我里面气体的膨胀程度,以张力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作为使用者的角度去看。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我们最先得到的往往是气球里面的那团气体,但这团气体使用者是看不到,他必须通过表面来看到这团气体,让使用者看到这团气体就是设计所要做的。我把气体,也就是内部力量理解为主观的东西,而纹理等表面则是客观的形式化,设计方法等,如果他们互相不平衡,“张力”也不会存在。


■ 对“颜色的隐喻却是不用学也知道的的事”,这句话的正确与否?

◆ 喻沐天:
在书本P116页中,深泽直人在“First Wow/Last Wow未来的痕迹”中提及“颜色的隐喻却是不用学也知道的的事”,这句话的正确与否。

◆ 陈泽瀚:
在一些颜色上,全世界都具有通用的认知,例如红绿灯的红色代表停止、黄色代表等待、绿色代表通行,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含义,连小朋友都知道,这可能是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得知的结果。书中这句话是出现在产品的指示灯的解释上,我觉得没什么错误,但放到总的产品上,可能不够严谨。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颜色所象征的意义会有差别。

◆ 张剑:
经验作为无意识的一种,是不需要刻意去学习的,但经验存在一定的语境和限制。



《设计的生态学》读书讨论摘要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