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型概念

对最关键的需求,给出多个可行方案
梳理出评判方案优劣需要考虑的若干维度,针对这些维度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筛选出最佳方案。

  1. 思考方案选型需要考虑哪几个维度,维度之间的重要性关系是什么?
  2. 针对每一个维度,各个方案之间的优缺点是什么?如果可以,尝试对每个方案进行打分;
  3. 通过加权得分或其它方法,评估各个方案之间的优劣性,选出最适合的方案(综合成本/风险等因素后,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最适合);

需要把决策的思考过程,决策理由等记录下来。因为后续开发过程部分决策条件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原有方案选型的结论不再合理,必要时需要重新选型。

选型之前

image.png

选型步骤

  1. 背景梳理,问题定义 —— 防止走歪方向,过多去关注哪些并不重要的方向
  2. 梳理决策维度(方案设计_评估维度) —— 定义决策维度,并设定优先级,根据不同的方案场景,选取不同的主要维度
  3. 梳理方案在各个维度的优缺点 —— 全面,客观给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4. 召集会议,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和发散 —— 专家经验、视角
  5. 决策,选定方案 ——评估打分、拍脑袋(拔高视角、制定原则、推演结果,掷骰子放弃最优)
  6. 对选定方案进行加工,消除方案缺点带来的负面影响,规避风险

选型要点

基于维度对比而非列表对比

方案对比中我们会罗列给出:
方案A
优点A1、A2、A3
缺点A4、A5、A6
方案B
优点B1、B2、B3
缺点B4、B5、B6

如果我们最终因为A1、A2、A3的因素选择了A方案,那么这些是A的优点,也意味着应该是方案B的缺点,或者也是方案B的优点,但比不上方案A
如果仅仅罗列这些优缺点,而 A1-A6 都没有与 B1-B6 产生明确的对比论证,那么最终的选型论证也并不可靠

可基于具体维度做细化对比,改进为如下形式,更为直观的直接对比对应维度,阐述在该维度上的满足程度:
方案A 方案B**
维度1 优A1 缺B1
维度2 缺A2 优B2
维度3 优A3 缺B3

产出案例(维度对比)

基于维度的对比更加直观:
image.png
可以通过简单的颜色标记优缺程度(绿色更优,橙色更差):
image.png

如果并不太足以断定哪个方案更优,则可基于每个维度做下方的量化评分(按维度权重打分)进行评估

产出案例(列表对比)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