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产品功能价值需要具体的人应用于实际的场景(人的使用、或环境下的使用),相同功能在不同场景下所能体现的价值不一样,相应的对功能的要求也不一样,得明确具体要解决怎样的场景问题 :::

所谓的场景,至少要包括三个元素:

  1. 用户(用户角色)
  2. 背景
  3. 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要做什么事情。

用户故事描述公式如下:
作为XXX,我想XXX,以至于XXX。

场景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简化版本的记叙文(概括性的叙述),描述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在一个故事里寻找主人公,然后分析他所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活动和情绪波动,最后是他所要达成的目标。

用户场景举例:
一个好的场景应该让人感到生动,能够产生代入感,可以把人代入到画面中去。
举个例子,学生张三,暑假想要去旅游,于是他在网上搜了搜哪个地方是最好玩的,这就是一个用户场景。

理清场景的好处:

  1. 能更有效的抓住用户的需求,抓住产品的卖点。
  2. 能基于用户的需求,从细节处把控产品的研发线,抓人眼球。
  3. 能更好的预知未来市场需求的大方向。

    需求场景

    需求情景,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有这样的需求
    比如,我们在使用滴滴打车,这类打车产品时,当用户要去某个地方时,坐公交会绕太远,这时会想到打车,这个就是需求场景

需求场景侧重于描述用户所处的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可以帮助分析到核心痛点~~核心需求点

用户场景

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场景即用户解决需求的过程。
比如走在路上口渴了会自动搜罗附近有没有卖水的小卖铺或超市;
周末和朋友逛街,逛累了,想吃点东西,会翻开美食点评类的产品找餐厅;
圣诞节快到了,想要订花给女朋友,会通过产品找附近的花店。

以产品为中心,用户场景即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场景。
比如每天什么时间登录使用微信,早晨醒来、上班路上、公交上、地铁上、工作中、吃饭中、如厕中、无聊时等。
这些都是我们打开微信的正常时间段,即我们使用社交软件的场景。再比如电商购物,天猫、淘宝、京东等产品,都是主流的购物比价产品,只要有购物的需求,用户随时随地都可能下单,这样通过电商类产品随机购物的体验就是消费者购物的使用场景。

生活中的场景数不胜数,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需求,解决这些不同需求的背后,是基于场景提供服务的产品。
可见当我们的产品和用户场景割裂之后,就会发现做产品很容易就陷入“拍脑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