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要写需求,首先得明白需求是什么,什么算是需求~~ :::

原始需求

如下例:
image.png
这里讲的这些“原始”需求,其实不是软件系统需求,而是比这个更原始的“用户”需求/诉求

“用户”需求到软件系统需求之间有个“翻译”过程,这一般是规划人员做的。

”用户“需求没办法直接实现,因为这甚至不仅仅是软件的问题,比如这里提的”评价不低于8分“,我们能知道做哪些才能保证评价达到8分吗?能保证软件做好了评价就能达到8分吗(可能还要运维好了才行)。怎么做才能提升CTI二线效率30%,我们需不需要调查一下CTI效率问题出在哪里?这些事,一般就是软件规划人员需要去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软件系统需求,只描述软件怎么做,也就是说软件发布时,就能准确评估是否达成的那些要求。软件发布后,到达成上述“用户”需求之间,其实还有一段路要走,甚至我们发现软件发出去了,里这个目标还有很远,不得不新出一个版本,来逼近这个目标。

所以,我们分析需求时,搞清楚“原始”需求,有什么意义?这可以提供一个反馈,我们梳理完系统需求,不妨问问自己,按照这个系统需求开发了软件,是否最终能达成“原始”需求?一个好的软件开发人员,和一般的开发人员,差别也许就体现在这里,一个软件开发人员能不能提升为软件规划人员,也许,契机就在这里。

这是这位需求分析人员做得好的一个方面:抓住了“原始”需求。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原始”需求到系统需求之间的“翻译”过程,我们得思考,达成这个“原始”需求,我们要做哪些事?软件做哪些,其它管理工作做哪些?软件上能不能多做一些事,让“管理”工作可以更容易,更顺畅一些?

有了这个深入分析,也许,我们开发出来的软件质量就要上一个台阶,体验会大幅提升,让人觉得,这个软件做得真他妈“贴心”啊。

软件需求定义

软件需求定义是软件开发人员与用户密切合作,了解用户需求、目的和期望,并进一步表述而成的**定义性**陈述
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建立合同的基础,软件开发的依据,软件确认和验证的基础。
主要面向用户,采用基于现实世界的描述模型,以便于用户理解。 — 模型描述,文字的定义描述

供需需求定义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基于“需求“二字。
比如你有一份面包,而用户饿了,你的面包就能卖出去,这就是需求。 — 用户想要啥,啥就是需求,我们就做啥~~
从逻辑关系上看,需求决定生产和进步。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个感官活动,还有深层的心理活动以及所处的社会处境等主观和内在条件决定了用户们的需求。

所以这就需要产品经理要关注一些更深层和理性的层面,去挖掘出用户们真实的想法,需求基于具体的场景,而产品从用户的需求中产生— 但用户的原始需求描述可能是不准确的,并不一定代表其真实问题**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了产品对用户的影响,时时刻刻关注用户的具体需求才能使产品被用户更好的接受,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欲望层面定义

需求,是一个人,在某个场景下,产生的欲望或情愫。

个人理解:
需求,我想让我更……所有的需求来自于用户的内心,当用户内心的想法环境所不匹配时、有落差时,便产生了需求
情愫比欲望的波动更小,更难捕捉。一般创新的需求都来自于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情愫。

思考层面定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22013/answer/902603533

“需求”常用于表达“消费者对于具体某种商品的使用程度(包括是否会购买、购买数量、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等等)”,比如“孕妇对于提供孕期知识的产品需求大”。

在这种使用场景下,“需求”的本质是“需要”(指心理学上的定义)。我们每个个体一直追求着自身内部环境或者外部生活条件的平衡(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一旦平衡状态被打破,我们就产生了需要,需要会引导着寻找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目标(比如购买某种商品),一旦发现这个目标,就产生了动机。动机会引导我们继续行动,一旦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需求”形成了。

但我们的实际使用中,也常常会用“需求”替代“动机”或“需要”本身,比如“孕妇学习孕期知识的需求非常大”、“她们想学习孕期知识的的本质需求是想降低恐惧等心理”等。

去解读“需求”这种基础的概念反而是困难,甚至我们会发现解读后的结果似乎解读前就是“显而易见”的。

但重点并不是记住一个概念,而在于思考。比如,通过思考,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需求是如何一层一层产生的。
不断思考吧,直到想明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