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四川 扎染(绞缬)
贵州 蜡染(蜡缬)
浙江苍南温州 (夹缬)
南通 蓝印花布防染

矿物颜料

人类利用天然染料染色的行为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早在万余年前就开始应用红色氧化铁矿物颜料绘涂居住的山洞。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已经懂得应用赭黄、雄黄、朱砂、黄丹等矿物颜料在织物上着色。

赤铁矿,三氧化二铁,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一种红色矿物颜料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染色色泽逊于其他红色染料,逐渐被淘汰,但仍然被用来染监狱囚衣,赤铁矿又名赭石,因此后来“赭衣”成为囚犯的同义词。
赭衣塞路

朱砂红色硫化贡,古代重要红色矿物颜料色泽纯正一直到西汉依然深受人们欢迎,用于贵重衣物的涂敷。
在古代绘画上,使用最广泛的红色颜料就是朱砂。《诗经》中形容人貌美“颜如渥丹”,意思就是说脸像涂了朱砂一样红润。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古代人就用天然朱砂作为彩绘的颜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局部),其中红色部分即是用朱砂调制的颜料。

雌黄(or piment) 是一种砷的硫化物, 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 它是一种低温热液矿物,也是其他砷矿物的蚀变产物。雌黄的晶体通常呈片状或短柱状出现。这种矿物有着艳丽的色彩,呈现出黄昏日落般的柠檬黄色。
我们常常用“信口雌黄”这个词来形容胡说八道。实际上,雌黄就是古代的涂改液,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就用它来涂改,后来就被引申为随意更改。

孔雀石在中国古代叫“绿青”、““石绿”或“铜绿”,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而得名。它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也被称为铜绿。孔雀石形成于铜矿床的蚀变带,通常和少量蓝铜矿长在一起。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及,人们就在西奈和东部沙漠的矿山开采这种翠绿色彩的矿石。在铜矿床的表层常可看到绿色的孔雀石,这也是勘探者确认铜矿的依据之一。孔雀石的单晶体并不常见,通常长成一串串葡萄的形状,美丽的花纹和条带是它的鉴别特征。
作为颜料,孔雀石被广泛用于化妆或壁画,还用于给制釉和玻璃上色,但它的主要作用依然是制造装饰材料和宝石。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大量地使用了孔雀石颜料。妙手
丹青,朱砂、绿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

青金石具有浓郁的蓝色色彩,古代人认为它“色相如天”,因此非常受古代皇帝的器重,据记载“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青金石本身是一种钠钙的铝硅酸盐硫化物。青金石中还含有闪闪的黄铁矿和白色的方解石。

何为“岩彩”?

岩彩画,是以宣纸、、绢及棉、板、木、壁等为依托物.
将五彩的岩石粉末以及金银等金属色媒材,以食用明胶或动物胶为粘合剂、定着到画面上的一种绘画。
另外矿物晶体的质感自然映射出一种其他画种所没有的现代装饰美使它更具有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特性。由于岩彩画是以天然矿物色和高温结晶颜料为材料:以动物鹿胶为媒介调和因此,它又具有永不变色的特性。不仅在收藏上有不菲的价值.并且在现代家居装饰中也日益焕发出它动人的魅力。
在工业颜料还未出现之前,以石壁、羊皮、纸张、木板等为载体的世界各地文化艺术遗产中都能见到岩彩的身影,如意大利塔尔奎尼亚陵墓壁画、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等,我国的敦煌壁画也是古代矿物颜料绘画的代表.
是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在中国美术漫长的发展期中,矿物质颜料4-——即“岩彩”或“石石色zy直是覆色的主要材料。隋唐时代是岩彩画的极盛时期,叹为观止的敦煌壁画艺术便是古代岩彩画集大成的代表,当时使用了含有石膏(白色)、氯铜矿(绿色系)等的矿物颜料。此外,马王堆色彩绚丽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都可以划入岩彩画的范畴。
不过宋元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勃兴,士大夫们热衷的水墨画逐渐成为主流,岩彩画从此被遮蔽起来,逐渐被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直至失传,仅在部分边疆地区,如藏区的佛教绘画中保留下来。但随着中国对邻国的文化输出,岩彩画在日本、韩国得到了发展。尤其在日本,岩彩画不但一直保存至今,而且由泥墙上的绘画移到韧性极强的日木和纸上,其表现工具和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拓展。至今,岩彩画反而成了日本的国画。因此又有“日本画”、“东洋画面”之称。

2. 植物染料

矿物染料通过粘合剂使颜色黏附于织物表面,经不住水洗,遇水脱落。
植物染料在染色时,其色素分子通过化学吸附与织物纤维亲合,从而改变织物颜色,色牢度高。
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早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就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在织物上染色的国家。

茜草,古代使用最广泛的红色染料。直接染制,只能得到浅黄色,加入媒染剂可得到赤、绛等红色调。
红花,红色染料中色光最为鲜明的一种。茜草为土红、又需要较为复杂的媒染工序,而红花所染为“真红”,而且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红花化学原理 古人采用红花泡制红色染料的过程如下: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在中性条件下,黄色素溶解,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即黄汁),这样一来,残花中剩下的大部分已为红色素了。之后,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得到含有红色素的残花饼。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红色素溶解出来,便可讲行染色了,最后用乌梅酸性水处理一道,相当于固色,红色淀生成,染色过程结。“红花饼”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广。

栀子,直接性染料,染黄色,媒染可得灰黄,嫩黄,暗黄
苏木,铬媒染得绛红至紫色,铝媒染得橙红色,铜媒染得红棕色,铁媒染得褐色
紫草,可作紫色染料,通通过木灰、明矾等媒染
郁金,可直接染黄,胆矾媒染得绿黄色,绿矾媒染得橙黄
蓝草,蓼蓝、山蓝、马蓝等,用于染蓝色

靛蓝染料
植物染料中的靛蓝染色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之前,人们尚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只是在蓝草收获的季节,将蓝草割下切碎浸泡出色液之后,尽快将此染液用于染色,以利于游离出的色素在布面上缩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靛蓝染料,形成蓝色,这个过程一般很短,时间稍长后,染液中的染色成分一旦全部缩合,就会变成蓝色的沉淀而不再有利用价值。因此,在当时蓝草收获的季节里,染匠们是十分繁忙的,要连天加夜地加紧染色,否则染液就要报废。
至春秋战国时期,染色色谱更加丰富,染色工艺也趋于成熟。据文献资料记载,在春秋时代,人们改进了蓝色染料的配置方法,经过染匠们的摸索,发现将原来用新鲜的蓝草叶汁液直接浸染改进为将蓝草叶浸泡发酵后加石灰,经过石灰水的处理,可将沉淀了的蓝靛还原出来再染色。战国后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绿色“蓝草”的色素在染色中转化的过程,即:白布下缸染色取出氧化后,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经多次反复染色氧化再变青的变化过程,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的汁液色更深,后来成为形容后人超过前人的千古名言。
由蓝靛染料发展成为蓝染的工艺技法,所染出的大青等深浅蓝色也是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主要颜色。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种蓝》专门记述了从蓝草中撮靛蓝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淀成矣。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染坊规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直接印染

间接印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