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例设计选型,硬件上看哪些指标,配比定,CPU型号怎么选,看什么指标
    主要看:1)CPU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跟主频和功耗,CPU支持的内存通道数,L3 cache大小相关,主频越高,CPU TDP越高,IPC能力越强,计算能力越强
    2)成本维度:CPU的核心数降低通用算力的成本
    这是因为两者的架构不一样,Intel是单die chip, 大芯片内做高密度核心比较难,成本下不去
    amd是多die chiplet架构,多个cpu 核心die加上io qidie,能有效提升cpu核心密度和制造良率,降低成本
    劣势就是跨die延时和跨cpu时延较Intel高不少,这个看应用能不能接受,大部分应用感知不到
    一块64G 3200GHz 59元/根 2832
    一根128G BPS:历史采购价格2600元
    一根64G Dram: 2400左右
    一根32G 浪潮的内存条, DDR4 2933MHz, 3200MHz 2400元, 16根就3.84万,折扣2万1台,拔600台就节省一笔费用。
    1:1 30% 1:2 50% 1:4 10% 3:5:1
    2、实例设计,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东西,解决什么问题,设计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思考的
    体现产品价值
    还比如本地盘实例,你的盘容量怎么定的,要做什么场景的客户,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选

    云计算行业现状
    1、市场占有率
    2018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也在70%左右,而同期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只有40%左右,但随着数字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预计2023年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上云率将有较大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云端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429.6亿元人民币,2021年1855.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24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507.3亿元人民币。

    TDP的英文全称为“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翻译为“热设计功耗”,是反应一颗处理器热量释放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当处理器达到负荷最大的时候,释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瓦(W)。
    一般来说,TDP越低,代表CPU功耗越低,发热量越小,越省电。比如,Intel八代酷睿i5 8500的TDP是65W,很多网友就认为这款CPU的最大功耗是65W,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处理器参数中标注的TDP功耗并不是CPU的真正功耗。功耗(功率)是CPU的重要物理参数,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功率(P)=电流(A)×电压(V)。所以,CPU的功耗(功率)等于流经处理器核心的电流值与该处理器上的核心电压值的乘积。
    而TDP是指CPU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热能,他们均以热的形式释放。因此,实际上CPU参数中标注的TDP值要小于CPU实际功耗。比如,i5 8500标注的TDP为65W,但并不代表这款处理器的最大功耗是65W,实际上会更高,这也是为哪些我们在选电源额定功率的时候,总要比粗略计算出来的主机功率要大的原因。
    通俗的说,TDP功耗是CPU最大的发热量值,不是CPU的实际功耗,它可以大致反映出CPU的发热情况。CPU的功耗很大程度上是对主板提出的要求,要求主板能够提供相应的电压和电流;而TDP是对散热系统提出要求,要求散热系统能够把CPU发出的热量散掉,也就是说TDP功耗是要求CPU的散热系统必须能够驱散的最大总热量。
    事实上,制约CPU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散热问题,温度可以说是CPU的杀手。发热量低的CPU设计有望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并且在整套计算机系统的设计、电池使用时间乃至环保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目前的台式机CPU,TDP功耗基本都在100W以下,比较理想的数值是低于50W,只不过大多数CPU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不过今后的10nm制程CPU,有望可以实现。
    很早以前,厂商会对每一款CPU的TDP都会进行单一标注,也就是说不同型号之间,这个数值几乎都是不一样的,并且都遵循一个很基本的原则,主频越高,TDP越大(功耗越高)
    现阶段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同一系列处理器,TDP设定越大,性能表现越强。TDP是一个可以官方制定的参数,并不是指实际功耗,而至于怎么设定的,英特尔以及OEM制造商会根据他们对处理器的期望表现进行调校。

    IPC,英文全称“Instruction Per Clock”,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每个时钟的指令,即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IPC代表了一款CPU的设计架构,一旦该CPU设计完成之后,IPC值就不会再改变了。在这里,IPC值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频率似乎不再高于一切。
    CPU性能判断标准公式:CPU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频率(MHz时钟速度)
    这个公式最初由英特尔提出并被业界广泛认可的。IPC提升15%,CPU相同频率下性能提升15%,例如,同样是4.0GHz的主频,R7 3700比R7 2700强15%。
    image.png
    二代锐龙 Zen+
    三代锐龙架构升级至Zentai2,因此IPC值也相应地提升15%

    To do List: 市场调研报告
    调度绑核资料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