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2022年11月1日

产品经理在交互、界面和视觉设计等具象化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原则——人是设计之本。
产品经理需要常常对自己进行灵魂三问——用户需要吗?用户懂吗?用户会一直喜欢吗?不断实践这几个设计理念——少即是多、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预期、打造产品的个性和价值观。
功夫在诗外。产品经理日常还得多看、过感受、多体会、多做、多思考、多洞察人性,不断修炼自己的设计功力。
只有做到这些,产品经理才能设计出更简单易用的产品,让用户更愉悦的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

产品经理必读书——《用户体验要素》,它介绍了一套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一个产品是由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这5层组成。
kiyd64la0xhay2goh92f.jpg
前面10讲,我们带你研究了用户需求分析了市场机会瞄准了商业目标找到了定位打法,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做了战略层要考虑的事情;
紧接着,我们又带你对产品需求进行了拆分细化和优先级排序。这也就完成了范围层要考虑的事。

人是设计之本

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在产品设计上,我们也倡导以“人”为本。小龙还有一个设计理念是:不以设计为导向,以用户为导向;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第一问:你的设计,都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吗?

我们提这个问题,对应的设计理念是“少即是多”。
早年间,小马哥给腾讯产品经理分享他的设计理念是就说过:“用户价值不会因为是统一了(大而全)而提现的,而是每一个单项是否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喜爱。‘简单’的核心在于,做好最核心的10个,放弃其它的90个。”

做得越多越不好,我们需要经常告诫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了?

所以,和设计师一起,开始设计前,请使用“最强整理术”,让自己变成用户,对功能列表进行一次全面的断舍离吧。建立产品框架,保持主干清晰,枝干适度,简单明了,把次要的功能影藏在二级页面,尽量让用户再一个维度里解决具体事情。

第二问:你的设计,用户能懂吗?

我们提这个问题,对应的设计理念是“符合用户的习惯和预期”,保持体验自然
在第三讲,我们聊过“秒变白痴”理论——产品经理要不断修炼,能让自己变成一个迟钝、挑剔、易怒的傻瓜,快速get用户的习惯和预期,从而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快速上手使用。

怎样能让产品设计符合用户习惯和预期呢?
首先,请遵从自然、遵从习惯、遵从规律。
比如用户一般习惯用右手操作,习惯从左到右阅读,所以一般讲按钮放在界面的右边;
比如用户对红色会产生警戒心理,所以在产品设计上,红色只用再严重错误或警戒中,禁止用来吸引眼球;
又比如产品设计要尽量与操作系统习惯保持一致,不要反规则……符合用户自然操作的最伟大设计之一,就是iPhone的创新,脱离了键盘,用手指完成屏幕交互,所见即所得,连三岁娃娃都会用。
第二,帮助用户避免错误。
自然的场景帮助用户避免问题,不仅可以推动功能的进一步普及,也有可能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小惊喜。
比如,用户使用QQmail,如果在邮件正文里提到“附件”,但在发送时并没有粘贴任何附件,那么系统会立即提醒:您是否忘了加上附件?
最后,保持界面的统一,尽量与操作习惯一致,不要违反规则。
统一的界面可以减少用户的熟悉和理解成本,而多种表现容易让用户迷惑。一个产品中,每个界面只有一个主题,尽可能只有一种字体,一类控件,一种样式,一种背景……

微信支付“收付款”功能的优化过程?
首先,先分析产品面向用户的服务路径。
收款码功能面向了收款方和付款方两类用户,其中收款商家通常会将“收款二维码”打印粘贴在店里面,一般仅需生成一次;但随着一动支付场景越来越广泛覆盖,付款比收款使用频率高多了。
所以,最新的方案,团队优化了功能操作路径,将更常用的付款功能作为主路径。当用户点击收付款功能入口,默认直接展现“向商家付款”的付款功能,同时下方也提供“二维码收款”的功能入口。
image.png

第三问:你的设计,用户会一直喜欢吗?

我们提这个问题,对应的设计理念是“产品也是有个性、价值观的,需要让用户感到人性共鸣”
就像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用户喜欢一个产品也是这样。当产品经理赋予产品以理念和愿景是,产品就有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kiycla920o12m0176abf.png
我们可以看到,在理性的产品中,添加一些人文的元素,把产品的所有脉络连接起来,能让产品具备灵魂。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元素一定不是主体,不能过于放大;它更多的是体现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产品文案。文案是产品经理在和用户说话,非常能反映产品的气质。举个例子,微信和用户的关系非常平等,像朋友一样,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讨好和勉强用户。因此,微信的文案,从来都用“你”而不是“您”,从来不用“还不邀请朋友”这种勉强用户的句式。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个设计理念“细节决定成败”。

这个理念是贯穿在用户设计全程的。小龙就倡导,产品经理要像工匠一样打磨每个设计细节,每天优化10个自己和他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不便的地方

产品经理如何修炼设计力?

“三多”建议

第一,多看、多感受、多体会。

熊本熊的设计师水野学曾经说过:“我认为‘感觉’是知识的聚集,学识越广博,越是能衍生多样的可能性,知识如纸,‘感觉’如画……过去的积蓄,即你所掌握的‘不惊人的东西’越多,创意的土壤越广。”

第二,多做、多思考。

无论是感受生活,还是体会作品,重要的是看完后,能动手实践,练习创作自己的作品,并持续打磨。这个作品可以是一个流程、一个交互、一个美术作品、一个手工、一个模型……
除了实践,还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在小店排队,主动思考如果自己是老板,会如何设计排队流程,提升效率,同时避免漏单和漏收银的情况,可以将这些建议反馈给店家。这些思考和建议哪怕每次只进步一点点,但带来的成就感和生理记忆都是无可取代的。

第三,多洞察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真善美和贪嗔痴夹杂,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寻找到心灵共鸣,好看的设计、有趣的设计、充满爱的设计,戳中用户的泪点笑点。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激荡人心的作品,而非仅仅满足需求的作品。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都是在设计产品的体验,聚焦在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层面;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在设计产品的情感,聚焦在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愉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