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 数组(顺序存储)
  • 链表(链式存储)

这句话怎么理解,不是还有散列表、栈、队列、堆、树、图等等各种数据结构吗?
我们分析问题,一定要有递归的思想,自顶向下,从抽象到具体。你上来就列出这么多,那些都属于「上层建筑」,而数组和链表才是「结构基础」。因为那些多样化的数据结构,究其源头,都是在链表或者数组上的特殊操作,API 不同而已。
比如说「队列」「栈」这两种数据结构既可以使用链表也可以使用数组实现。用数组实现,就要处理扩容缩容的问题;用链表实现,没有这个问题,但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存储节点指针。
「图」的两种表示方法,邻接表就是链表,邻接矩阵就是二维数组。邻接矩阵判断连通性迅速,并可以进行矩阵运算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如果图比较稀疏的话很耗费空间。邻接表比较节省空间,但是很多操作的效率上肯定比不过邻接矩阵。
「散列表」就是通过散列函数把键映射到一个大数组里。而且对于解决散列冲突的方法,拉链法需要链表特性,操作简单,但需要额外的空间存储指针;线性探查法就需要数组特性,以便连续寻址,不需要指针的存储空间,但操作稍微复杂些。
「树」,用数组实现就是「堆」,因为「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用数组存储不需要节点指针,操作也比较简单;用链表实现就是很常见的那种「树」,因为不一定是完全二叉树,所以不适合用数组存储。为此,在这种链表「树」结构之上,又衍生出各种巧妙的设计,比如二叉搜索树、AVL 树、红黑树、区间树、B 树等等,以应对不同的问题。
了解 Redis 数据库的朋友可能也知道,Redis 提供列表、字符串、集合等等几种常用数据结构,但是对于每种数据结构,底层的存储方式都至少有两种,以便于根据存储数据的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存储方式。
综上,数据结构种类很多,甚至你也可以发明自己的数据结构,但是底层存储无非数组或者链表,二者的优缺点如下
数组由于是紧凑连续存储,可以随机访问,通过索引快速找到对应元素,而且相对节约存储空间。但正因为连续存储,内存空间必须一次性分配够,所以说数组如果要扩容,需要重新分配一块更大的空间,再把数据全部复制过去,时间复杂度 O(N);而且你如果想在数组中间进行插入和删除,每次必须搬移后面的所有数据以保持连续,时间复杂度 O(N)。
链表因为元素不连续,而是靠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的位置,所以不存在数组的扩容问题;如果知道某一元素的前驱和后驱,操作指针即可删除该元素或者插入新元素,时间复杂度 O(1)。但是正因为存储空间不连续,你无法根据一个索引算出对应元素的地址,所以不能随机访问;而且由于每个元素必须存储指向前后元素位置的指针,会消耗相对更多的储存空间。

二、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对于任何数据结构,其基本操作无非遍历 + 访问,再具体一点就是:增删查改。
数据结构种类很多,但它们存在的目的都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尽可能高效地增删查改。话说这不就是数据结构的使命么?
如何遍历 + 访问?我们仍然从最高层来看,各种数据结构的遍历 + 访问无非两种形式:线性的和非线性的。
线性就是 for/while 迭代为代表,非线性就是递归为代表。再具体一步,无非以下几种框架:
数组遍历框架,典型的线性迭代结构:

  1. void traverse(int[] arr) {
  2.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3. // 迭代访问 arr[i]
  4. }
  5. }

链表遍历框架,兼具迭代和递归结构:

  1. /* 基本的单链表节点 */
  2. class ListNode {
  3. int val;
  4. ListNode next;
  5. }
  6. void traverse(ListNode head) {
  7. for (ListNode p = head; p != null; p = p.next) {
  8. // 迭代访问 p.val
  9. }
  10. }
  11. void traverse(ListNode head) {
  12. // 递归访问 head.val
  13. traverse(head.next)
  14. }

二叉树遍历框架,典型的非线性递归遍历结构:

  1. /* 基本的二叉树节点 */
  2. class TreeNode {
  3. int val;
  4. TreeNode left, right;
  5. }
  6.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
  7. traverse(root.left)
  8. traverse(root.right)
  9. }

你看二叉树的递归遍历方式和链表的递归遍历方式,相似不?再看看二叉树结构和单链表结构,相似不?如果再多几条叉,N 叉树你会不会遍历?
二叉树框架可以扩展为 N 叉树的遍历框架:

  1. /* 基本的 N 叉树节点 */
  2. class TreeNode {
  3. int val;
  4. TreeNode[] children;
  5. }
  6.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
  7. for (TreeNode child : root.children)
  8. traverse(child)
  9. }

N 叉树的遍历又可以扩展为图的遍历,因为图就是好几 N 叉棵树的结合体。你说图是可能出现环的?这个很好办,用个布尔数组 visited 做标记就行了,这里就不写代码了。
所谓框架,就是套路。
不管增删查改,这些代码都是永远无法脱离的结构,你可以把这个结构作为大纲,根据具体问题在框架上添加代码就行了,下面会具体举例
**

算法刷题指南

首先要明确的是,数据结构是工具,算法是通过合适的工具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学习算法之前,最起码得了解那些常用的数据结构,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缺陷。

https://mp.weixin.qq.com/s/7rxMytD1EBjqtnmMalrD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