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Wrapper)。
应用场景
- 接口不兼容(适配器模式)
- 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
-
模式结构
适配器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Target:目标抽象类定义客户要用的特定领域的接口Adapter:适配器类可以调用另一个接口,作为一个转换器,对适配者和抽象目标类进行适配,它是适配器模式的核心Adaptee:适配者类是被适配的角色,它定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口需要适配Client:客户类中针对目标抽象类进行编程,调用在目标抽象类中定义的业务方法对象适配器
类适配器
区别
类适配器与对象适配器是实现适配器模式的不同方式,但是达成的目的相同。
| 类适配器 | 对象适配器 |
|---|---|
只针对单一的具体Adaptee类,把Adaptee适配到Targer |
可以适配多个Adaptee及其子类 |
易于重载Adaptee的行为,因为是通过直接的子类化进行的适配 |
难以重载Adaptee的行为,需要借助于子类的对象而不是Adaptee本身 |
只有一个Adapter对象,无需额外的指针间接访问Adaptee |
需要额外的指针以间接访问Adaptee并适配其行为 |
代码分析
将美元(被适配对象—>Adaptee)——>人民币(目标接口——>Target)
适配器将美元转成人民币(Adaper)
Target协议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protocol TargetProtocal <NSObject>- (NSInteger)getCNY;@end
被适配对象Adaptee
// USDAdaptee.h#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interface USDAdaptee : NSObject- (void)setUSD:(NSInteger)usd;- (NSInteger)getUSD;@end// USDAdaptee.m#import "USDAdaptee.h"@interface USDAdaptee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NSInteger usd;@end@implementation USDAdaptee- (void)setUSD:(NSInteger)usd {_usd = usd;}- (NSInteger)getUSD {return _usd;}@end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使用的是组合的模式,适配器类实现Target协议,并且在适配器类中定义一个Adaptee的属性,重写协议返回对Adaptee属性对象做相应的转换操作,来达到让Adaptee适配Target的目的。
// CNYObjectAdapter.h#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import "USDAdaptee.h"#import "TargetProtocal.h"@interface CNYObjectAdapter : NSObject <TargetProtocal>@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USDAdaptee* usd;- (instancetype)initWithUSD:(USDAdaptee*)usd;@end// CNYObjectAdapter.m#import "CNYObjectAdapter.h"@implementation CNYObjectAdapter- (instancetype)initWithUSD:(USDAdaptee*)usd {self = [super init];if (self) {_usd = usd;}return self;}- (NSInteger)getCNY {return _usd.getUSD * 6.8;}@end
类适配器
类适配器使用的是继承的模式,适配器类实现Target协议,并且该适配器类继承Adaptee类,在重写的Target协议方法中使用super调用Adaptee的方法做相应的转换操作,来达到让Adaptee适配Target的目的。
// CNYClassAdapter.h#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import "USDAdaptee.h"#import "TargetProtocal.h"@interface CNYClassAdapter : USDAdaptee <TargetProtocal>@end// CNYClassAdapter.m#import "CNYClassAdapter.h"@implementation CNYClassAdapter- (NSInteger)getCNY {return [self getUSD] * 6.8;}@end
客户端
// 类适配器的使用CNYClassAdapter* cnyClsAdapter = [CNYClassAdapter new];[cnyClsAdapter setUSD:1000];NSInteger cny = [cnyClsAdapter getCNY];NSLog(@"CNYClassAdapter ==> cny = %@", @(cny));// 对象适配器的使用USDAdaptee* usd = [USDAdaptee new];[usd setUSD:1000];CNYObjectAdapter* cnyObjAdapter = [[CNYObjectAdapter alloc] initWithUSD:usd];NSInteger cny2 = [cnyObjAdapter getCNY];NSLog(@"CNYClassAdapter ==> cny = %@", @(cny2));// 结果输出// CNYClassAdapter ==> cny = 6800// CNYClassAdapter ==> cny = 6800
优点
- 将
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而无须修改原有代码。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实现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来说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
- 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 类适配器优点:由于适配器类是适配者类的子类,因此可以在适配器类中置换一些适配者的方法,使得适配器的灵活性更强。
对象适配器优点:一个对象适配器可以把多个不同的适配者适配到同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同一个适配器可以把适配者类和它的子类都适配到目标接口。
缺点
类适配器:对于不支持多重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而且目标抽象类只能为抽象类,不能为具体类,其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一个适配者类和它的子类都适配到目标接口。
- 对象适配器: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要想置换适配者类的方法就不容易。如果一定要置换掉适配者类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就只好先做一个适配者类的子类,将适配者类的方法置换掉,然后再把适配者类的子类当做真正的适配者进行适配,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