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

载波监听 :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节点也在发送,在发送前,每个站不停地检测信道,是为了获得发送权;在发送中检测信道,是为了及时发现有没有其他站的发送和本站发送的碰撞,这就是碰撞检测。总之,载波监听是全程都在进行的。
碰撞检测 :就是边发边听,在发现碰撞的时候,由于接收的数据损坏,所以任何一个正在发送的站就会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然后等待一段随机事件以后再次发送。
:在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进行的是半双工通信。

常见参数

争用期长度

以太网端到端的往返时间2t称为争用期(碰撞窗口)t由两站之间的距离决定

协议规定了基本退避时间为2t,具体的争用期时间通常取51.2us,对于10Mb/s的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bit,即64字节。

最小帧大小

由于帧过小的时候检测不出碰撞,所以对大小有限制以太网规定了一个最短帧的长度为64个字节,即512bit。因为64字节正好是争用期长度,如果在争用期内没有发生碰撞,那么就不会发生碰撞了。因此,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停止的无效帧。接收端收到这种帧会直接丢弃。(对于10Mb/s传统以太网而言)

Jam信号大小

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除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外,还要再继续发送32比特或48比特的人为干扰信号,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发生了碰撞。

检测时间/帧最小间隔

以太网还规定了帧间最小间隔为9.6us,相当于96比特时间,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收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检测信道:不停地检测信道,一直等待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保证了帧间最小时间间隔),就发送这个帧。

等待时间

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是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认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接着就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r是二进制退避算法随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