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React 16 之前和之后最大的区别就是 16 引入了 fiber,又基于 fiber 实现了 hooks。整天都提 fiber,那 fiber 到底是啥?它和 vdom 是什么关系?
与其看各种解释,不如手写一个 fiber 版 React,当你能实现的时候,一定是彻底理解了。
vdom 和 fiber
首先,我们用 vdom 来描述界面结构,比如这样:
{
"type": "ul",
"props": {
"className": "list",
"children": [
{
"type": "li",
"props": {
"className": "item",
"children": [
"aa"
]
}
},
{
"type": "li",
"props": {
"className": "item",
"children": [
"bb"
]
}
}
]
}
}
这很明显就是一个 ul、li 的结构。但是我们不会直接手写 vdom,而是会用 jsx:
const data = {
item1: 'bb',
item2: 'cc'
}
const jsx = <ul className="list">
<li className="item" style={{ background: 'blue', color: 'pink' }}
onClick={() => alert(2)}>aa</li>
<li className="item">{data.item1}<i>xxx</i></li>
<li className="item">{data.item2}</li>
</ul>;
jsx 使用 babel 编译,我们配置一下 .babelrc.js:
module.exports = {
presets: [
[
'@babel/preset-react',
{
pragma: 'Dong.createElement'
}
]
]
}
然后用 babel 编译它:
babel index.js -d ./dist
编译结果是这样的:
const data = {
item1: 'bb',
item2: 'cc'
};
const jsx = Dong.createElement("ul", {
className: "list"
}, Dong.createElement("li", {
className: "item",
style: {
background: 'blue',
color: 'pink'
},
onClick: () => alert(2)
}, "aa"), Dong.createElement("li", {
className: "item"
}, data.item1, Dong.createElement("i", null, "xxx")), Dong.createElement("li", {
className: "item"
}, data.item2));
这里的 createElement 就叫做 render function,它的执行结果是 vdom。
为什么不直接把 jsx 编译为 vdom 呢?
因为 render function 可以执行动态逻辑呀。我们可以加入 state、props,也可以包装一下实现组件。
这样,我们只要实现 Dong.createElement 就能拿到 vdom 了:
createElement 就是返回 type、props、children 的对象。
我们把 children 也放在 props 里,并且文本节点单独创建:
function createElement(type, props, ...children) {
return {
type,
props: {
...props,
children: children.map(child =>
typeof child === "object"
? child
: createTextElement(child)
),
}
}
}
function createTextElement(text) {
return {
type: "TEXT_ELEMENT",
props: {
nodeValue: text,
children: [],
},
}
}
const Dong = {
createElement
}
这样执行以后渲染出来的就是 vdom:
我打印了一下:
接下来递归渲染这棵 vdom 不就是渲染么,也就是通过 document.createElement 创建元素、设置属性、样式、事件监听器等。
等等,如果这样做,那就是 React 16 之前的架构了。这个我们实现过:
手写简易前端框架:vdom 渲染和 jsx 编译
手写简易前端框架:function 和 class 组件
手写简易前端框架:vdom 渲染和 jsx 编译
React 16 之后引入了 fiber 架构,就是在这里做了改变,它不是直接渲染 vdom 了,而是先转成 fiber:
本来 vdom 里通过 children 关联父子节点,而 fiber 里面则是通过 child 关联第一个子节点,然后通过 sibling 串联起下一个,所有的节点可以 return 到父节点。
这样不就把一颗 vdom 树,变成了 fiber 链表么?
然后渲染 fiber 就可以了,和渲染 vdom 的时候一样。
为什么费这么多事转成另一种结构再渲染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那肯定不是,fiber 架构的意义在这:
之前我们是递归渲染 vdom 的,然后 diff 下来做 patch 的渲染:
这个渲染和 diff 是递归进行的。
现在变成了这样:
先把 vdom 转 fiber,也就是 reconcile 的过程,因为 fiber 是链表,就可以打断,用 schedule 来空闲时调度(requestIdleCallback)就行,最后全部转完之后,再一次性 render,这个过程叫做 commit。
这样,之前只有 vdom 的 render 和 patch,现在却变成了 vdom 转 fiber 的 reconcile,空闲调度 reconcile 的 scdule,最后把 fiber 渲染的 commit 三个阶段。
意义就在于这个可打断上。因为递归渲染 vdom 可能耗时很多,JS 计算量大了会阻塞渲染,而 fiber 是可打断的,就不会阻塞渲染,而且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把需要用到的 dom 创建好,做好 diff 来确定是增是删还是改。
dom 有了,增删改也知道了咋做了,一次性 commit 不就很快了么。
这就是 fiber 架构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实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