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4月

    《伟大的博弈》(珍藏版)
    约翰·S·戈登
    38个笔记
    题记

    “本书讲述的故事涵盖35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济活动的主体从使用铁犁的农民变成了使用电脑的白领;


    “与扑克游戏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扑克游戏中,之所以有赢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输家。而在自由市场的博弈中,如果其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并拥有完备的信息,那么博弈的结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在一个自由市场中,长期来看,获得的利益总和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利益总和。”

    译者再版序 华尔街的辉煌与窘迫

    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伟大的博弈》告诉我们:一部金融史也是一部金融投机史和金融危机史,更是一部不断出现危机、不断修正和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的历史。

    历史上的华尔街——作者和译者的对话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美国从一开始就有一项传统,如果没有什么既定的法律限制你不能做什么事,你就可以做,直到颁布法律不允许你再做,而在很多其他国家则恰恰相反,你做任何事都需要政府颁发执照,这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还有一点很幸运,那就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经济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与美国建国在同一年,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巧合。


    经济周期是人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当经济好的时候,人们对未来过于乐观,盲目扩张,该裁减的冗员没有裁减。于是,坏年景很快就来了,人们又变得过于悲观,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当市场崩溃时,每个人都想要现金或黄金,可是,此时市场上恰恰最缺乏流动性。因为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人们就会失去信心,所以,历史上的美国经常面临恐慌,也经常经历比其他国家更为迅猛的繁荣和更为深重的崩溃,美国经济周期的振幅也远远大于欧洲。


    在一个缺乏中央银行的金融体系中,美国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一个自我演进、自我探索、自我修复的过程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有很多股市甚至金融体系的崩溃,


    当华尔街在1860年第一次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时,它仍然还像西部片里那样,是一个“牛仔们相互厮杀的地方”。你猜猜是谁首先改变了这种情况?是华尔街自己。华尔街的经纪人队伍与市场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和此前那些只顾操纵市场的投机者不同,他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开始了对市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使华尔街逐步走上正轨。

    前言

    经典政治学给世界强国所下的定义为:“其利益必须被其他国家所考虑的国家。”


    在数学意义上,一个自由市场准确地说就是一个博弈场,而每一种博弈——从扑克游戏到世界大战,都有参与者、博弈策略和计分规则。但是与扑克游戏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扑克游戏中,之所以有赢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输家。而在自由市场的博弈中,如果其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并拥有完备的信息,那么博弈的结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信息完备也只是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接近,但却永远无法达到。当然,这对于历史学家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幸运,因为,可以想象,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一切都可以完全预测,那将是多么沉闷和令人窒息。因此,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也就意味着事实上自由市场总会有输家。


    自由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游戏规则,需要裁判来监督,并强制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市场参与者们就会自己毁掉这个市场,正如一句广为人知的格言所说:“如果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机制上尚存缺陷的话,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是资本家(的贪得无厌)

    第三章 “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1807年~1837年)

    ,投机很像色情,给它下个定义或许很难,但明眼人却一眼就能辨别出来。正如20世纪初伟大的英国金融家欧内斯特·卡塞尔(Ernest Cassel)爵士所说:“当我年轻的时候,人们称我为赌徒;后来我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我被称为一名投机者;而现在我被称为银行家。但其实我一直在做同样的工作。”

    第十一章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1914年~1920年)

    在金融市场中,没有比不确定性更令人烦恼的东西了。而同时,金融市场之所以得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希望通过金融市场减少不确定性。

    第十二章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1920年~1929年)

    。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会员谋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第十四章 “华尔街也是……主街” (1938年~1968年)

    格雷厄姆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买入杜邦公司的股票,同时做空同等数量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然后耐心等待市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当市场最终自我更正时,杜邦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扬,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仍然保持稳定,这使格雷厄姆得以在通用汽车上毫发未损地平仓,同时在杜邦公司上狠赚了一笔。


    他特别强调公司运营资本和现金在评估公司价值中的重要性,然后才是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他还提醒大家要注重商誉等无形资产。格雷厄姆认为,在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时,最重要的是计算出其净流动资产,也就是说,公司所拥有的现金和其他可以迅速变现的资产加起来,减去公司所有的流动负债,如果得到的数字很高,那么这家公司的价值就有很好的安全保障,下跌的风险有限,而上升的空间很大。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对他说:“如果养老金账户里的钱被投资到股票市场,那么过几年之后,这些工人将成为美国企业的拥有者。”威尔逊则回答他:“正应该如此。”


    除了对1929年大危机所产生的恐惧逐年减弱以外,其他两个因素也推动了这轮新的牛市。首先是供求关系,大量涌入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的资金总是需要有地方投资,而证券的供应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一年以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建立一个1000万美元的特殊基金(外加15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额度)用于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情。这个基金的成立是华尔街运行方式的一大变化,它标志着华尔街的参与者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有超越各自公司利益的共同利益。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与历史上另外两次改革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次是在19世纪6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公开经纪人委员会采取行动抑制过度的投机行为;另一次是在19世纪90年代,投资银行一致强烈要求上市公司出具年度报告和独立的会计报表。而这一回,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再一次将华尔街引上了正轨。


    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它将引进一种新的股票自动报价机——每分钟可以报出900个字节,每天可以处理1000万股的交易量。这是技术上的巨大革新,它对华尔街扩展影响所起的作用,比此前几百年中其他技术革新都要深远。而另一项新技术——计算机,此时已经在银行、保险公司和大经纪公司的后台开始投入使用。很快,就像电话取代电报一样,计算机将取代自动报价机。


    1946年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问世


    1949年 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琼斯基金成立


    196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爱恩斯教授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机器人。

    第十五章 “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 (1968年~1987年)

    “纸带游行”


    大炮加黄油”政策


    “漂亮50(nifty fifty)”


    就像在华尔街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样,科技——这一次得益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及时推动——又来挽救华尔街了。华尔街不仅没有灭亡,相反,华尔街最后的胜利马上就要来临了。


    《证券法修正法案》(Securities Act Amendments)。这是20世纪30年代后通过的对华尔街最为重要的一项法案,它下令建立全美市场体系,该体系将美国的各个证券交易所和第三市场都连接了起来。


    市场的边界不超过信息能够及时到达的范围


    最好的价格出自最大的市场,这一规律依然成立。

    第十六章 “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1987年~1999年)

    随着罗纳德·里根在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华尔街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直到现在,我们还看不出这个经济时代什么时候会结束,因此,过去20年更多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天下,而历史学家则鲜有作为。


    传统投资银行的赚钱方式是把私人公司公开上市,即以一定价格买下私人公司的股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在股市上卖给大众投资者。而杠杆收购的做法正好相反,它通过将已公开上市的公司私有化来赚钱。在操作上,杠杆收购通过借债获得的资金买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用公司未来经营中的现金收入来偿还债务利息。杠杆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出目标公司的现金流,并由此决定它能借多大规模的债来实施杠杆收购。


    密尔肯作为一个金融家之所以走向毁灭,是因为他没有摩根那种对事物极限的把握能力和对周围敌对势力的敏锐洞察力,因此,像很多20世纪80年代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人一样,他认为好光景会永远继续下去,不知不觉中他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主人。


    就像我们看到的1987年的情形一样,如果监管当局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而且及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的话,股市崩盘的后果并不一定是灾难性的。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博弈和到未知世界去探险都源于我们人类的同一种冲动,因为市场的地平线之外也是一个未知世界——未来。

    读史偶得 《伟大的博弈》再版跋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回避和显而易见的。按当时入侵国和满清的国内生产总值实力比较,英日显然弱一筹;但是,他们集资融资的能力却不是满清国可比拟的。在筹集国防经费方面,两国拥有的正是清朝所欠缺的现代工具——资本市场。


    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集资、融资、投资等各个环节上,还不尽如人意,显现出许多新兴市场的共同弱点:盲目、无序、充满投机性,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起到有效分配和利用社会资本的作用。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