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号

假期放飞结束后第一天,来自一些谈话的想法,比如人可能担忧自己固定了无法成长了。可以环视下自己身边的信息是否固定了,你说的其它人也知道,你甚至能够判断对方在会议中的发言内容,如果信息失去了流动的状态,原来有效互动带来的感知就减弱了。更有效的感知建构可以支撑我们的决策过程。
如果自己和身边同事朋友他们信息都固定了,最后在小圈子内就会形成信息“回音”,感觉怎么大家都想的一样啊的错觉。尽量减少这种信息“回音”的打扰,因为人是活在信息流中的,而且是多样化动态环境中更适合人啊。

所以强烈推荐本月值得围观的直播,吨吨吨信息大桶装。
Cognitive Edge | 12-29 October
10月12号开始,25个EVENTS,17天,大部分免费
https://www.cognitive-edge.com/cynefin21/
https://www.cognitive-edge.com/events/cynefin-virtual-retreat-everywhere/
LIONS Live | 19-23 October 免费,可以看回放
https://lionslive.canneslions.com/
Adobe MAX - The Creativity Conference 免费,可以看回放
https://www.adobe.com/max.html

2020年10月31日

10月的网络会议太密集了。时间有限先参与了Cognitive Edge大部分会议,参与者全球主要在欧洲,亚洲主要是新加坡因为其总部在那里,在讨论板和打招呼环节,我基本可以确定我可能是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ZOOMer。
会议平台eventbrite挺好的,导出会议日程到苹果日历,会议信息很完整直接有链接可以登录,有个会议是凌晨三点的我居然在前一天晚上闹钟列表里看到了提醒,其它在正常时间的没有出现在闹钟里,这用户体验我觉得很细致流畅。同期正在体验语雀小计功能,我就想把这个功能写到反馈里,还没来得及写。adobe会议排期的时间搞不清楚时区,又没有提醒,体验差。

多数都是对话和讨论,大概写了笔记但是不多,有些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收集才能完整,以下是其中一些内容:

  • Panel conversations:Future of Work & Leadership (Oct 22)

在这场对话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HOPE。Dave Snowden: Terry Eagleton has two brilliant books that are relevant here “Hope without optimism” and “Radical Sacrifice”

特里 · 伊格尔顿两本相关的精彩著作《没有乐观的希望》和《彻底的牺牲》。这两本书没有中文翻译,我暂时翻译的。
这太让人好奇了,我去搜索了相关的信息, Terry Eagleton的百度简介是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关于书籍的信息就更加有意思了
《Radical Sacrific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41627/
https://www.degruyter.com/yaleup/view/title/569609?tab_body=overview
《Hope without optimism》跨越数百年关于希望的各种模式的思考,这本书是一本编年史,反映了人们在日益不确定的世界中的信念和愿望。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41627/
https://www.degruyter.com/yaleup/view/title/568559?tab_body=overview

hope翻译是希望,我们的语境希望是前景,是美好的东西,但是这个词在西方语境里面就不全是这个意思,西方神学有个领域叫希望神学。一个日常看来最普通的词语,居然反映出东西方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我忽略的和感受不到的。

  • Fireside Chat: Cynefin - a tale of 21 years of pioneering and stewarding Confirmation (Oct 14)

谈话中提到了企业文化,常规的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一种预期,是行为的结果。
Dave Snowden说文化是一种对别人文化的记忆,对他们行为模式的记忆。这点又与上述关于hope带来的感受一致,每个人都与hope模式的记忆也导致了现在此刻谈论hope时的映射出的语言和行为。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环境,在谈到敏捷时也同样提到重点要创造环境,用来引导人们改变。

  • Story: An IKEA learning journey with the Cynefin framework (Oct 21)

关于在宜家这样一个大型组织生态系统中如何使用Cynefin的实例回顾。项目主题:Re-thinking Voice。
Voice是宜家的员工心声调查名称,由宜家的人员讲述,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原型设计-继续学习,每个小结都有互动讨论,时长3个小时。谈话中也出现了很典型的宜家语言KPI和cost conscious,需要再找时间整理。

之前写在底部的表格从9月开始计划转移一部分到KCIsource:https://www.yuque.com/kcisource

所有文字内容是KC知识库的个人笔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不支持转载。
任何问题请联系作者@Cornelia(clnote),联系方式:hello@kcintellige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