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曾国藩传》(作者:张宏杰)这段关于“写日记“实在是非常有共鸣,我把一些内容摘录出来。
    每天在语雀上记录些什么,虽不是生活中的大事,但是文档内容整理更加有条理性了,比如以前找一些资料,就大多是存在网页文件夹,时间长了我自己也不记得在哪里。现在可以按照空间-知识库分组-知识库-目录-文档定位放置,并且及时写上备注信息。
    回看自己过去写的内容,觉得很多想法可以再反思检查一遍。这可能就是“研几”:对积累的内容适时调整位置,增加分类,设置新目录,在原来的想法上增加当下的想法。

    再说到偷懒,说实话现在有太多的事情在加强“人类偷懒本性”了。我目前有三个建议方法,可以自治。
    一是在公开的笔记里写内容计划,或者跟别人说我打算写个什么主题,一般自己说过的总是会写完。不过也有说过的没写完🌝,但是我还是放在必定要完成的清单里🌝。还有就是分享笔记咯,不管写怎么样哈哈哈。

    二是去图书馆,安安静静的不被打扰,还远离手机 - 大家都在看书,玩手机真是格格不入啊。强烈推荐上海浦东图书馆,每次去都能发现“神奇的书”,日常满座率90%以上,中饭晚饭都有哈哈寒暑假去晚些就没位子了。

    三是给自己写一个不超过半年的知识库体系计划。为什么是半年呢?这是从我个人将在线工具和本地管理结合,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总结而来的。先说过程,我先编写过一个“个人知识索引表”,不断梳理重新设置本地存储的文件夹,找一些参考分类方式(比如学科/行业分类,建立一级/二级类别名称,实在不知道怎么分类的,我的解决方式是“设置一个00临时文件夹”作为暂存之处),同时陆续在语雀上建设知识库,然后两边相互调整差不多半年稳定下来。再说时间,我去年在语雀上每月都更新知识库计划,从1月到8月,9月就没再更新了。中间还有几次想法大调整,这样看差不多是半年时间吧🌝。

    第二章 为什么学要“学做圣人”

    1. 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志向非常高远,但是怎么做到呢?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曾国藩向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唐鉴告诉他,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恭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

    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垮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从十月二日起,曾国藩给自己规定了以下基本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圣人标准实在是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因此能够坚持下来非常艰难,但是曾国藩却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倭仁给了曾国藩一个很好的建议。

    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一日以后的日记,跟今人写微博很像。我们知道,一则微博是一百四十个字,曾国藩的日记也不长,一天大概也是一二百字,而且关键是写完之后,他会按倭仁的建议,送给朋友们传阅。比如日记中有“走艮峰前辈处,送日课册,求其箴砭”[插图]等记载。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日记拿去让朋友都看一遍,而且要求每个人做点评,就像今天在微博下面的跟帖。

    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给朋友看呢?因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就好比一根基因不佳的竹子,随它自己生长,可能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竹林里头,周围都是长得笔直的竹子,和它们一起争阳光,它本身也就长直了。所以曾国藩说这就是“师友夹持”[插图]。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们看,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地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附:
    唐鉴,晚清理学大师。
    乌齐格里·倭仁,晚清大臣、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