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一体化,财务SaaS的下一站-甲子光年

今年春节过后,在全球物流、产业资产巨头普洛斯中国内部,一场发生在中国企业软件领域各细分赛道中的新旧切换再次上演:普洛斯中国已把预算系统由甲骨文旗下的海波龙全面替换成了一家中国本土创业公司的产品——先胜业财系统,并首次尝试采用订阅付费模式。

普洛斯是一个足够重量级的客户——其业务遍及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总资产管理规模达890亿美元,其中普洛斯中国的资产规模就超过300亿美元。

成立仅仅四年的先胜业财之所以能够击败1991年就诞生的海波龙(海波龙在2007年被甲骨文以33亿美元收购),关键在于财务管理和企业软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业财一体化。

简单来说,业财一体化就是将过去彼此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打通,以解决数据维度不统一、企业的财务决策与业务进展脱节等问题。

在企业的各内外流程日益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都海量增长的今天,业财一体化是追求精益管理、智能化转型的众多大中型企业的共同诉求。

而新环境下,部分老牌财务系统的架构,在产品可扩展性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上已跟进乏力,这便是一些客户开始转投新玩家的原因。

从全球的企业服务市场来看,业财一体化的赛道也正逐渐开花结果:

2016年10月,财务会计软件提供商Blackline在美股上市,目前市值为55.44亿美元,股价总涨幅高达475%;
2017年3月,业财数据处理、分析预测工具Alteryx上市,目前市值为82.95亿美元,股价总涨幅达773%;
2018年10月,企业财务规划软件提供商Anaplan在美股上市,目前市值为76.13亿美元,股价总涨幅达220%;
2020年,致力于业财融合的数据智能服务商先胜业财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

这其中,中国本土的业财一体化新锐先胜业财是值得关注的公司之一。除了普洛斯中国之外,先胜业财同样获得了星巴克、麦当劳、太平洋保险、康师傅、拜耳医药、安踏、自如、永辉超市等100多家行业大中型客户的青睐,并正以平均每天签约1~2个新客户的速度更新着自己的客户名单。

本文,「甲子光年」采访了先胜业财创始人&CEO杨皓、COO胡彦轩,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投资副总裁朱亦卿,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翁吉义,赛意基金管理合伙人孙雨轩,以先胜业财为案例,探究业财一体化可能的最佳实践。

1.旧需求与新环境

其实,近年被广泛讨论的“业财一体化”虽然是一个财务领域的新词汇、新趋势,但并不是一个新需求,因为脱离业务的财务,尤其是在预算管理等财务决策上会出现无法及时响应实际业务变动的情况,而财力分配又将直接影响各业务的成绩;进而,财务与业务的分离或弱关联状态,就很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

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翁吉义告诉「甲子光年」:“过去财务往往只能在事后拿到业务数据,这给企业的管控和决策带来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之后,需要通过财务和业务数据的联动,来反向规划调整业务行为。”

“业财一体化”的思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诞生,它是现代公司管理日益精细化、以及企业数据日益增多的自然产物。

首先是在财务流程上,到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工业革命进入成熟期和科学管理方式的流行,以预算管理等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概念和实践开始在欧美诞生,现代会计于是分化成了核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不同职能。前者是一般人理解的“会计”工作,即记账,是对过去的总结;而后者侧重成本分析、预算管理等,是对“未来的预测”。

财务SaaS研究 - 图1

从诞生之初,要做好管理会计,就天然需要更多的市场洞察和业务认知,这是业财一体化在管理实践上的基础。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和IT产业的发展,管理会计及其中蕴含的“业财一体化”思路开始被沉淀到各类软件系统中。

这一进程里,各种角色轮番登场,这是一场仍在进行的接力。

其中,第一棒是Excel类的表单处理工具,它们是最初级的预算管理工具之一。但它只负责优化预算编制中的计算、勾稽关系检查等技术性问题,而不能直接帮助管理会计获得编制预算所需的业务数据、确认数据真实性,也不负责提供对外部市场、内部运营的洞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ERP系统接过了第二棒,其中的预算模块成了管理会计们的新选择,但受限于当时整体的数据量和处理能力,ERP系统依然无法真正站在管理视角向上承接战略、向下连接经营。

再之后,更专业的企业绩效管理软件(EPM)登场,国外市场的BPC(2007年被SAP收购)以及前文提及的海波龙,都是这类产品的代表。它们提供全面预算管理、合并报表等功能,软件以本地部署为主。

2010年以来,业财一体化的接力赛则再次进入了最新阶段。

此前已发展了十余年的互联网和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正在让企业的内外数据经历爆发期。以B2C企业为例,对外,通过它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官方账号,在电商平台上的旗舰店,自己的App、小程序等系统,它们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对自己最终客户的掌握和了解;对内,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数据化,以及各类企业软件的应用也让经营、运营数据持续增长;同一时期,迅猛发展的云计算和AI又让处理这些前所未有的数据成为了可能。

新环境下,并不为“海量数据”而构造的老系统,不管用了。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数据处理能力不够,面对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量,老一代的管理会计软件往往受限于落后的技术架构,算力开始捉襟见肘。如果不能进行高效、精细的数据处理,业财融合就只能是雾里看花。

比如上文提到的普洛斯中国有很多租赁业务,需要将上万条租约合同的数据录入系统,如果使用海波龙系统来计算,需要2~3小时;而先胜业财的系统采用大数据架构的关系型数据库,处理相同的数据只需要几分钟。

于是,新物种应运而生——它们是采用新的大数据架构、并以SaaS形态交付的业财一体化工具,也是对海波龙等老一代EPM的升级。

这是一个全球共享的趋势。早在2010年前后,欧美市场就诞生了一批这样的公司,如Anaplan在2018年10月上市,目前市值为76.13亿美元,股价总涨幅达220%。

在中国,一批新兴公司也在2015年后涌现,先胜业财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公司。

财务SaaS研究 - 图2

而业财一体化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受到关注,除全球共享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需求驱动: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管理变革。

其背景是钱越来越难赚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更多企业将不得不把钱花在刀刃上,而提高预算编制、成本规划等管理会计能力,是一个降本增效的重要切入口之一。

旧需求遇上新环境,这正是先胜业财创始人&CEO杨皓看到的机会。

2.自下而上的场景化突围

大方向有了,如何切入?先胜业财选了一条如今中国市场上较为少见的做法。先胜业财创始人&CEO杨皓对标美国的Anaplan,制定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通过轻量级、标准化产品的交付模式,先从单一场景切入,再做全场景渗透。

这种打法似乎和杨皓的职业经历相悖。杨皓曾在甲骨文担任多年的大客户销售,所销售的产品正是海波龙系统,而海波龙的经典打法,却是“自上而下”的全面预算管理。

赛意基金管理合伙人孙雨轩告诉「甲子光年」:“自上而下是指由集团公司总部CFO采购一套软件,建立一个超级表单系统,让各部门通过这套系统进行预算指标上报,从而进行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自下而上就是直接解决企业业务链条中的某个单一场景需求,比如销售环节、采购环节等,而最终的全场景业财管理就是一个个业务场景积累之后的自然结果。”

先胜业财并不是第一个选择自下而上路线的公司。从某一个细分场景切入,然后不断扩充场景在海外已是被验证过的路径,比如Anaplan就是从销售绩效管理做起。

事实上,正是多年的企业服务经验,让杨皓认识到了自上而下走总部路线的潜在风险:容易掉进项目制的陷阱。

如今的企业服务赛道,避免栽进项目制的深坑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孙雨轩将先胜业财的这种打法总结为“构建最佳单位经济模型”:标准化的产品加持续的收费。

孙雨轩告诉「甲子光年」:“标准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弱流程,像HR、费控等都是强流程的业务。只要是强流程,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就是复杂的业务。相比之下,业财一体化近乎无流程,产品设计简单,非常容易标准化。”

实际上,单位经济模型的打法是引入了互联网的思维:快速迭代产品,在市场跑通之后迅速规模化复制,这一理论在企业服务市场依然奏效。

这种打法的战略优势明显,第一是“快”。

杨皓告诉「甲子光年」:“如果像海波龙那样做全面预算,过去交付一个项目起码要做半年,甚至做两三年都很正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先胜业财给德克士做的租赁资产财务系统,从签合同到上线仅用了3个月。“如果抛去前期咨询、合同梳理等准备工作,标准化产品的部署只需要2~4周。”杨皓补充道。

除了产品交付速度快,先胜产品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客户粘性强。

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翁吉义告诉「甲子光年」:“传统的本地部署可能几年才更新一次,而且需要客户为新版本付费;而云部署的模式能够做到即时更新,客户甚至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就能用上最新版本,这种服务的优势就提高了客户粘性。”

同时,翁吉义表示,由于财务数据是企业所有业务活动得以量化汇集的统一出口,财务领域本身就存在多场景的连接需求和天然的场景扩展粘性,因而让业财融合领域具备更广大的市场空间、也会有更好的平台属性。

先胜业财产品的第三个特点是“深入场景、灵活兼容”。

不是所有的集团企业都有全面预算管理的需求,如果只是单点的需求,SAP、Oracle,以及国内的用友、金蝶往往并不合适。

太平洋保险在2017年考察产品的时候,放弃了Oracle和用友,最终选择了先胜业财。对此,太平洋保险如此评价:“Oracle的IT架构太老,不太好用;用友的产品必须要与用友总账绑定,我们本来用的是Oracle的总账,一个公司不能容忍两套总账,太重了。”

除了坚定的走标准化产品路线,面对众多的业财应用场景,先胜业财从设计伊始,就并不打算单点式地解决报表问题。

成立之初,先胜业财就参考了Anaplan的发展路线——在做单一场景的同时,还着手研发财务(数据)中台,为的就是解决业务场景迁移时的研发、运营效率问题。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自己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做,是一个“无穷匮也”的路线,很难规模化复制。

对此,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表示:“由于数据中台和上层应用场景的解耦,让先胜能够以乐高式、插件式的方式,快速迭代应用场景,对客户产生可持续的价值。这种拥抱市场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而对于中台,业内有诸多争议,支持的人说它是理想国,反对的人说它是葬送场。

对此,先胜业财COO胡彦轩告诉「甲子光年」:“我们并不是要做一个通用的数据中台,面对不同的业务领域,中台是不可能通用的。先胜业财的数据中台的边界就是业财数据。”

胡彦轩认为,财务中台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于财务本身是一门强结构化的学科,可以通过明确的数据结构和模型算法抽象出共性。相比之下,像HR等业务,会涉及到管理、招聘、工资等不同业务领域,中台的难度会大很多。

成立之初,先胜业财就搭建了一个中台团队,汇集了一批从业十几年经验的管理会计产品专家和互联网背景大数据技术专家,专门负责平台的抽象化总结。凭借标准化产品+数据中台的市场策略,先胜业财拿下了星巴克、麦当劳、太平洋保险、康师傅、拜耳医药、安踏、自如、永辉超市等近百家行业大中型客户。

下一步,先胜将通过构建软件生态、孵化应用产品,来服务于更多的业财应用场景。

至此,先胜业财在实践中展开了一幅从单一场景到全场景的进阶计划表。杨皓相信,这套有别于老玩家“自上而下”模式的新路线,更有可能在新环境里抓住属于现在的机会。

3.从功能模块到分析决策

以整个企业软件的视角来看,业财一体化细分赛道正好反映了两个当下中国企业服务领域正在上演的变化。

一是已被反复提及的“SaaS趋势”和云原生新机会。

这背后,是日益发达的商业数字化环境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是对IT基础较好,有一定系统替换成本的大客户来说,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更轻盈、灵活的系统,以适应快速迭代的外部市场和频繁的业务调整。

以先胜业财、Anaplan为代表的SaaS企业,由于从技术架构上原生于大数据时代和云环境,所以能更快速响应客户的业务变化,于是成了老牌产品之外的新选择。

而更轻盈的姿态,又进一步帮助SaaS类产品打开了客源——使客群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这是一个大得多的企业服务“下沉市场”。毕竟,大型集团企业的数量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大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4亿元且从业人员大于1000人)的数量目前不超过5万家。

二是企业对系统的需求正从早期的实现功能模块走向更深入的分析决策支持,这也是业财一体化等具有更深入分析功能的赛道在近两年开始冒头的原因。

先胜业财的后台分析界面

回看2013年以来开始兴起的中国企业服务市场,IM、CRM、HR、费控报销、电子签名等“金块”是前半段的热门领域,也各自诞生了一批头部产品和公司。

这些细分赛道的共性是他们能很好地帮助企业相关职能人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或更便捷地实现人员管控。比如帮助智能筛选、匹配简历的ATS(招聘管理系统)工具;在最初,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外销人员工作到岗情况的移动CRM工具等。

而从2018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过往企业系统积累的企业业务数据的增长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提升,企业客户开始重视企业软件产品的分析性能力。

一方面,已有的企业服务的主要赛道,如HR、CRM等都在转型:CRM产品的功能,已从最初的销售人员管理越来越靠近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分析过往销售动作和策略,帮助做出销售决策;而Workday等 HR产品也在更多向人力财务结合的领域渗透。

另一方面,如业财一体化这样的新的细分产品也正在兴起。

在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看来,基于流程,如记账、费控、报销等的财务SaaS已相对成熟,他们帮客户实现了基础的数字化能力;而接下来,满足更深层次的经营分析需求的产品将成为新机会。

在这些更深的分析和决策需求中,与财务相关的需求显然是核心之一,即使在信息化时代以前,也是如此。

陈洪亮告诉「甲子光年」:“财务已经从一个后台业务越来越向前台过渡,从一个反馈环节变成预演环节,企业最重要的三件事:资金流、信息流、人流,都要连接财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业财的市场规模可能比以往企业服务的主要方向之一——纯财务类的软件还要大。”

比如Workday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外,已进一步扩展与人力相关的财务管理产品。自2012年以来,其财务管理产品的订阅收入一直在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到2019财年,Workday的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本管理的收入已旗鼓相当。

常春藤资本合伙人翁吉义认为:“美国公司往往把财务拆分在不同的业务模块中,每一个模块都是业务加财务的融合,并且市场上还有众多纯财务管理软件。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将业财称为美国企业服务的第一赛道也并不为过。”

陈洪亮告诉「甲子光年」:“在存量市场,企业竞争的深度和难度都在加剧,市场呼唤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能的新一代数字化工具,这种趋势正在打破企业原有功能模块、层次之间的边界,倒逼企业软件生态产生迭代和重组。”

同时,元璟资本投资副总裁朱亦卿表示,相比功能模块阶段的基础数字化,满足企业的分析、决策辅助需求,以业务最终目标为导向的新一代分析型工具,给供应商带来了更高的门槛。虽然看起来入口窄,但因为给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利润空间和长期履约价值可能更高,有机会在大数据驱动的浪潮中取代企业原有功能模块,获得超额红利。

业财一体化、营销自动化等侧重分析能力的SaaS产品细分类型的出现,正是中国企业服务领域进入更成熟阶段的体现。

在CRM、HR、费控、报销等热门赛道的投资热潮后,深入到各种分析层面的新产品的机会正在打开。

云费控:千亿云财务市场空间-2020年

甲子光年智库-2020中小企业云费控研究报告.pdf

  1. 为满足企业财税“降本、合规、支持业务”需求,企业借助云端费控产品与服务能够将财务和业务数据纳入统一体系中,以数据赋能企业财务治理,实现业财一体化。
  2. 为了有效满足企业费控数字化需求,云费控厂商以客户为中心,将云端费控产品与服务与AI、RPA、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优化流程与客户旅程,推动费控自动化、智能化,提升解决方案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3. 受益于需求端扩张和供给端改善,企业财税数字化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出现更多的行业变现机遇,云费控厂商将借势围绕费控拓展企业支付、消费金融、数据服务等配套能力,改善营收结构。
  4. 未来,云费控厂商为满足企业更多样的财税需求和寻求更强的生态协同,将会在强化自身费控平台能力的同时与企业财税巨头开展深度的生态合作,实现费控场景的拓展、客户资源的共享等。

image.png
image.png

云记账:服务破局-2020年

202012-甲子光年智库-2020云代记账研究报告.pdf

  1. 云代记账厂商制胜未来的关键是生态化发展,可从强化产品力、服务集成、加强与生态伙伴深度合作以及构建用户网络社区生态四个方面入手。
  2. 技术、政策、资本和渠道变革推动代记账行业持续走向整合,云代记账在合规、效率与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将使云代记账厂商在整合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
  3. 云代记账的服务衍生能力使代记账入口价值大幅放大。云代记账的连接、数据与价值赋能能力使其突破了传统代记账模式的服务边界,向更纵深的综合企业服务领域延展。

image.png

典型SaaS项目

https://www.fiverr.com/

https://www.xero.com/us/

先胜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