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假日即将结束,大家有没有回归到工作中来呢?

    下个月就是 6 月了,按照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习俗,2020S1 即将结束,也会有季度、半年绩效开始评定,又是令人又爱又恨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嘴上说不在乎绩效,其实很想拿到 A 甚至 S,今天就和各位小伙伴说下关于绩效的事情。

    这次会从两个角度来和大家分析绩效的事情:一个是需要被评估绩效的员工,另一个角度是打分甚至直接决定 ABC 的评委

    首先,身为设计师,你要了解个人工作的性质,你不是销售、不是广告,销售的绩效基本上是和销售额、利润等挂钩,绩效的高低也就一目了然。而 UED 的设计师既不能定量也不能定性,就很难有一个绝对公平的标准,那设计师如何来打绩效呢。

    PART 01 设计师的角度

    绩效,是企业为了分解目标,然后通过层层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小组、个人。通过正向或其他方式的激励,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潜能,提升组织人效。简单点说,绩效就是公司为了奖励贡献多、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同时剔除无贡献的拖后腿员工。

    而很多设计师在绩效评定时对结果并不满意。原因有哪些呢?

    1. 个人预期过高,没有看到组织的目标,导致目标不对等。

    例子 1:在互联网 A 公司,小王因为上半年绩效评定为 B,特别不满,原因是过去一年她特别忙碌,干的活比谁都要多,加班也比别人多很多,个人兢兢业业的工作,专业上也保质保量,本以为是部门的顶梁柱,结果领导说部门 A 数量有限,小王只拿到了一个B

    而另一个小组的同事小张,因为和领导对接比较多,经常会直接汇报给高层,高层很多人都认识他,工作上相应也比较积极,人缘也特别好,但职级上没有小王高,最终小张得到了A

    于是小王很不满意,认为这不公平,又向上级举报绩效不公,而最终结果也没改变,大家搞得也都不太愉快。

    那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她个人预期组织预期的不对等。对于她的个人预期是 “干的多、付出的多” 就得拿到 A,而对于组织来说,拿到部门 A 不等于个人的工作量,也包含整体公司目标是否达成,部门横向评价如何等。

    而绩效评估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多多少少都会有评委的个人主观因素,而是否能达到评委的期望点是很重要的,如一个设计专家,不会看他完成了多少工作量,而是要看他最近半年是否有重大的突破与贡献,如果与一个高级设计师一样,只是完成应有的业务需求,毫无亮点,那估计很难拿到 A。

    例子 2:某大厂技术专家小李,今年 5 月拿了 4.0(基本上是最高的分数),紧接着又参与了晋升,同事评价不该说话,但是爱专研技术,几乎不和领导拉近乎。那领导为什么能给他 4.0 的高分呢。原因在于他所专研的技术,突破了以往的技术壁垒,推动了业务团队的项目,使以前人工机械化的工作可以数据化、智能化,减少了 20 人的统计编制。这个也是领导比较关注的人效问题,大大提高了人效,并使智能化这个信号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闷头傻干并不一定能得到优秀的绩效,应该抬头看下小组、部门甚至整个公司的目标。比如我们团队目前在做个人中心的数据增长,那首页的图标优化就可以暂且降低优先级,另外向上沟通,让领导知道并明白自己在干什么,有多大作用,让他也发挥辅导的作用。

    另外就是评委很有可能不了解你突出的点。如上述的小张和小王的案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王的向上沟通不到位,造成设计管理者在评估维度过于单一。另一部分是因为公司交叉打分,不仅有设计部门的同事、Leader,还有业务方及 HR 部分不了解你的人,只会做不会表达的设计师这方面也容易吃亏。

    设计师不仅要懂得做设计,还要善于沟通、汇报、演示等。

    商业设计能力:设计专业本身毋庸置疑,需要有很好的作品。Behance、Dribbble 等平台的作品发表是展示自己的一个方式,另外在公司,除了设计的艺术性,更要考虑市场环境、行业、用户习惯等,在一个限制内发挥,很多设计师就会蹑手蹑脚发挥不出来,更多的是考察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场能力:对于不同设计师有着不同能力的要求,通用要求有设计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影响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每一条详细解释下。

    1. 工作态度:

    在绩效考核中有一条——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那解释就是需要在态度上认真、响应及时、能积极配合上下游,与业务方及开发沟通顺畅。如一个设计师因为不喜欢经常优化修改设计稿,就和合作方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反而会被贴上不好沟通的标签。

    2. 设计专业能力:

    设计专业能力包含设计基本功、设计思考能力、设计创新能力、设计全局观、设计传承性等。

    (1)设计基本功: 设计理念、交互框架、视觉表达、用户调研等等都属于设计基本功,这个是时间与项目的积累产物,也需要经常思考来增加设计能力。最简单的软件的使用(如 sketch、AE 等),美术理论知识的沉淀等;

    (2)设计思考能力: 每一次业务方分发需求的背后有什么本质。如这个图标为什么要用面性而不用线性,为什么颜色用蓝色而不用红色。每一个需求都可以再进一步挖掘背后的动机,如留存、点击等指标,都是可以思考的地方;

    (3)设计创新能力: 如一个新趋势、新交互方式的探索及落地。旧产品的改版、升级等。考虑市场、用户的需求,来提出创新性的概念,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性、提升使用效率等;

    (4)设计全局观: 不仅关注设计过程的本身,也要去关注产品策划的环节,以及跟进开发落地的效果实现。另外关注后续的用户反馈也是一个优秀设计师需要去做的。

    3. 对部门的贡献:

    很多 UED 都有自己的目标,不同阶段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如刚刚组建的团队注重流程和效率的最优性,以及基础是否扎实。而发展逐渐成熟的设计团队会更侧重于设计创新等方面。基本过程都是:夯实基础到遍地开花的过程,关注点也会是:UED 团队的设计效率与质量、方法论建设、设计创新力、设计影响力。

    (1)设计效率与质量: 一个优秀的 UED 团队前期一定会通过调研等形式洞察一些流程、用户体验、效率、质量等问题,并提出良好的解决方案,有效的推进方案落地。这些都是刚组建及发展中 UED 团队最关注的点,也是公司较关注的地方。

    (2)设计方法论: 一般工作三年以上的设计师都会遇到方法论、设计理论等知识,会被领导及面试官问到。方法论虽然看起来有点虚,但在设计生涯中是很有用的一点,它是设计团队及设计师在工作中不断提炼的设计解决方案,对团队起到指导作用,更是横向观察设计行业的见解。

    (3)设计创新力: 创新在设计中经常可以可见,那如何节制的创新是当今设计师所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创意的创新,更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挖掘用户的本质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发展的方向。设计工作中,常常开拓眼界,以一个新的视角切入需求,就会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可复制性的设计方案。

    (4)设计影响力: 这部分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点,一个是纵向影响力,即是公司内上下游的影响力,是否能够被上游的产品认可,以及后续的开发、测试、市场等人员的认可,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另外是横向影响力,在设计行业内是否有沉淀,能主动分享专业知识,在 UED 业界内是否有一席之地,像腾讯的 CDC、Google 的用户体验团队就比较像业界的标杆。

    PART 02 管理者评委角度

    身为管理者,给下属打绩效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不愿意去和下属直接谈绩效。因为 KPI 这件事情很难做到人人满意,公司无论按照 271 还是 361 的评价,都是一件从上至下的事情,稍有疏忽就会带来团队的不稳定,那该如何设置合理的绩效体系来激励团队潜力呢?

    1. 建立透明的绩效机制

    我个人比较偏向任何事情都透明公开,所以这个过程要很透明。

    从刚开始绩效模板制定,全员都参与制定,根据各自的业务线稍微修改部分项目,使设计师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方向符合组织大目标。这样就会往一个目标去用力,关注自己工作在团队和组织目标中的价值。

    如果这些不制定,那设计师就会野蛮生长,不知道组织目标,不知道团队中谁更优秀,也不知道标杆是谁。那这样就是一个没有激励的机制。

    2. 奖罚分明

    绩效是为了评比设计师的优秀与一般,按照 2:7:1 的比例来评定 ABC。比如一个 10 人设计师的团队。只有最多 2 个人获得 A,剩下的 7 人是 B,最后一个人是 C。那按照奖罚措施,得到 A 的两个人会有优秀奖励,得到 B 的人会是激励,并且要激发大家的潜能。

    举几个公司在用的例子:积分式管理、周期性荣誉激励,如月度评选等,但要记得不要耽误过多时间,不要形式主义。

    Google 有一套很完善的用户体验团队激励机制,感兴趣的可以加我个人联系方式来交流,底部有二维码可以加我。

    3. 合理考核目标

    首先在公司战略方向、业绩目标上是否一致。将设计团队的目标拆分后细化,如关键目标和一般目标。关键目标与团队、业务重点相关,是确定设计师个人关键绩效指标是否达到的重要因素。如设计专家关注的是推动创新设计、设计方法论、提升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提高设计影响力。而一般目标即普遍目标,如设计的完成数量、质量等。

    绩效的考核目标是设计师的指引方向,他们会按照关键目标来花精力与时间一起努力。当然根据职级与职位的不同,需要单独设立不同的目标。高级设计师与初级设计师的方向也不一致,需要按照更高的要求来完成绩效,需求亮点,做到个人的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绩效考核重点不是为了考核,而是通过管理目标的方式去培养员工能力,从而建立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实力的部门。

    站在员工的角度,绩效考核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一套相对公平的,对我们个人成长和工作效果的理性判断标准,也是我们升职加薪的合理依据之一,试想年底绩效奖金员工个人升职加薪,全凭领导一个人拍脑门来决定,没有一套评判标准该有多么可怕。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870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