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竞争?就是下一代。

书名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白皮书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状态 已读完
简介 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和担当

思维导图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 - 图1

读后感

总览

中国青年,有更好的发展环境,要善于锻炼积累自己,心存远大的志向,去抓住机会,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新青年》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两个时代,同一个愿望 - 民族复兴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杂志,是思想革命。陈独秀的演讲中描述的这样的新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是希望先有新青年,再有新国家。

现在,已经有了新国家,面临着新时代,希望的是后继的中国青年能继往开来,而列出了新时代下要求的青年风貌。

  1. 有成长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法制环境,融入社会,创新创业的环境
  2. 思想觉悟以及全面发展的素质
  3. 积极参与建设
  4. 有世界性的视界

数据告诉我们青年的力量

  •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这里大家都懂
  • 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
  • 2020年底,中国6岁至18岁未成年人网民达1.8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城乡普及率差距从2018年的5.4个百分点缩小至0.3个百分点。
  • 2021年,中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
  • 2020年资助资金总额超过2400亿元、资助学生近1.5亿人次。
  • 2012年至2021年,农村和贫困地区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定向招生超过82万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 2020年,第三产业就业占比47.7%,比十年前增长13.1个百分点。:多元工作电竞选手、网络主播、网络作家等大量新职业,集聚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大量灵活就业青年。
  • 202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近1.7亿,其中多数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比十年前增加15.3个百分点、高于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个百分点。
  • 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比十年前提高1.1年;大学专科以上在职青年占同等文化程度就业总人口比例超过50%,比在职青年占就业总人口比例高约20个百分点。
  • 2020年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超过770万人,网络本专科在校生超过840万人。
  • 2021年6月,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
  • 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

很多数据在 🚪规划中都看过了,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 青年人数众多,受教育程度变高,基本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
  2. 国家长期在教育平等,教育质量上做出了努力。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办法就是教育
  3. 国家关注什么样的人才:理工科高等教育人才职业技术人才
  4. 城镇转化率可以看到,城市就是在抢人才,极力希望提升自己的城镇竞争力。

分析一下,文科误国的观点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摆脱冷气,脚踏实地,才是青年风貌。

抢人从房开始

青年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更多大城市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青年住房难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持续向青年职业劳动者扩大覆盖,青年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保障性租赁住房,虽然你现在买不起,也得留在我这个城市工作,贡献,产生价值。

坚定青年的思想理念

坚信中国道路:这是最重要的
坚守价值追求:不能让不良价值观浸染下一代
坚定文化自信:同上

现在在青年团体中,存在两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一个是盲目焦虑。
散播的人可能别有用心,故意挑起对立,但一些青年的认知确实堪忧,加上本身存在的客观环境,焦虑会让青年同志们浮躁,无法静下心来,脚踏实地。
一个是传播反焦虑文化。
“躺平”一词,我就无法理解。志存高远的同志,不会因为其他领域的激烈变化放弃自己的行动。
另外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把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等同于躺平。从而挑起对立,或者推广摆烂文化,不可接受。
所以这也是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面对的问题吧。互联网让青年能轻松联通世界,也有一体两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创新创业

如果说青年有什么年龄阶段特征,乐于挑战和富有创造力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之二。

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带来的国际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关键行业中,鼓励青年将人生追求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这也是规划知识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