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没觉得投资和自己经营企业有什么大区别。不同的地方是投资时是你认同的人在经营。

第1节:伟大企业

伟大企业的其中一项特质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给予了这项特质以最完美的诠释。

一、什么样的企业是伟大的企业

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乔布斯就是想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并且确实做到了!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不能理解这点的人们大概就只能炒一辈子股票了。

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

好的公司之所以是好的公司,必然会有些好的产品。但所谓好的产品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

二、伟大公司管理层(CEO):造钟人

如果一个生意要依靠一位超级明星才能产生好成效,那这个生意本身不会被认为是好生意

总觉得很难判断领导层是否“对”,但相对容易判断他们是否“不对”。不对的就不碰,错误的概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库克是个比乔布斯更好的CEO。库克更理性,同时骨子里对乔布斯的追求非常理解。前段时间我见到一个投资界的老前辈时,我说我认为库克其实是个更好的CEO时,他老人家说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基业长青里说乔布斯是个“报时人”,其实乔布斯同时还是个非常好的“造钟人”,库克其实就是乔布斯最伟大的发明(发现)之一。

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没有理想主义做不大,不理解现实走不远。

三、长长的坡,厚厚的雪—-滚雪球

说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大多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长寿公司大概是不太强调“性价比”这个概念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啊。

我喜欢阿里巴巴和Google主要是觉得他们的文化很好。好的文化在变化快的世界里往往会有优势。

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2019-03-16)

第2节:商业模式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这是老巴说的。对的生意说的就是生意模式,对的人指的就是企业文化。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一、商业模式最重要

生意模式就是生意的模式,就是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不应该长期获利平平,但短期有可能。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的定义就包含未来获利能力强,不然就不是“好的商业模式”(不然那是什么意思?)。未来指的是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大概就是有很宽的护城河的那种。

这个事实压倒了一切。如果你看对了生意模式,你就会赚很多钱。

二、差异化是好商业模式的前提

简单讲一下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很明显,麦片行业里存在着品牌认同的因素,这是航空业所缺乏的。这肯定是(麦片行业如此赚钱的)主要原因。

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能够长期维持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

三、护城河是商业模式最重要的部分

投资确实就是买的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的保障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垄断,或者叫“护城河”。

在你们的一生当中,你们能够找到少数几家企业,它们的管理者仅通过提高价格就能极大地提升利润——然而他们还没有这么做。所以他们拥有尚未利用的提价能力。人们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这是好股票。

还没见过成本优势可以成“护城河”的,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业好像没见过。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就很难有长久的,至少我没见过。这是我的观点,和BYD无关。

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四、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

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关(虽然这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所谓好的企业文化大概指的就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但“利润至上”绝不可能成为好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未必能形成好的生意模式。个人觉得好的生意模式是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的,所以是“必要条件”。但好的企业文化不是拥有好的“生意模式”的充分条件。

生意模式可以copy吗?copy一下google或者苹果试试?好的生意模式是包括企业文化在里面的,非常非常难copy。

很难想象一个没能力和没企业文化的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如果茅台没有企业文化,茅台的产量早就上去了,用不了等这么多年。

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好的商业模式保驾护航,甚至可以帮助发现好的商业模式,但我没想过权重的问题。这是个过滤器,没有权重的概念。

五、30个商业案例点评

生意模式越好,投资的确定性越高或者叫风险越低;

价格战一般在产品差异化很小时容易发生。酒是有很大差异化的东西,至少感觉如此。See‘s candy也是有很大差异化的产品。

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生意模式,不然的话大家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

段永平:如果人们明白大部分生意实际上是没啥预收款的时候,人们会很喜欢茅台的。下降表示还有,只是过去太难拿到货,所以很多人愿意付预收款,现在不太需要了。

茅台这个生意和我们的消费电子比较起来,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库存上。我们这个行业的库存几乎就是垃圾,茅台几乎就是个宝。

苹果最厉害的是现在这个平台以及生意模式,以我的水平我看不出谁能打破他。当然有很多以为水平比我高的人非说别人可以,当然也有自己说自己可以打败苹果的,你看看他们像吗?

呵呵,你说得很清楚,这个就叫生态系统。安卓的问题是现在卖得越多,将来可能就越乱,慢慢跑到苹果生态系统里的人就会越多。

自来水公司的“垄断”是在很多限制条件下的垄断,多有关民生,属于公共事业,不被允许赚大钱。

银行产品非常复杂,差异化远大过航空公司,客户的转换成本也非常高。银行比较难懂的是风险因素。

段永平:在中国的银行看起来好赚钱是因为牌照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如果真的最后能赚钱的话),不然就会想美国一样,每隔个十年八年就要倒掉一大批。(2011-01-19)

红酒是个特别个性化的产品,世界上大概有10万个红酒品牌(如果不是更多的话)。红酒受原材料的影响是无法保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的,所以无法大量生产。能大量生产的酒也许就不该叫红酒。

投资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大麻烦。巴菲特讲的不想拿10年的企业你就不应该投。

FB原来的使命是“连接世界”但没有注意隐私,现在使命不变但注重隐私已经是前提了。好公司犯错误时往往是买入的机会。

三星的问题在于其实没有产品追求,是生意导向的公司,焦点太发散,时间长了大概率会出问题。不过韩国企业非常努力,会把危机延长到比较大才出来,这点和日本企业比较像。

苹果大概永远都不会专门做所谓的廉价手机市场,对学弟提出这个问题感到有点意外,说明你对企业的理解已经和大众很接近了。苹果的策略一直都在那里摆着呢,做最好的产品,让前面的产品做入门级以及提高级的产品。大概三年内,当iphone7出来的时候,iphone5c就会变成入门级的产品,大概会卖到2000出头,那个时候会有点好看哈。

靠低价得到的份额实际就是阴影本身,很难走出来的。看看诺基亚就明白了。

如果你想的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这个决定其实非常简单且容易。凡事能往前(后)想几年,往往难度会大幅度下来。

广告市场很大,和经济总量几乎是线性相关的。

我倒是见到许多许多“股东第一”的公司,由于不停地为了取悦“华尔街”而采取短期行为,最后业绩差导致股东利益都没有了。马云这种实际上是最尊重股东利益的那一类了。我个人投资时比较喜欢这类“股东第3”的公司,最害怕那种“股东第一”的公司。

任何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取决于(1)资产报酬率(2)负债的成本(3)财务杠杆的运用(也就是其运用负债而非股东权益来支应资产取得的程度)

赌钱总是有输赢的。当然,如果拿别人的钱赌,赢了有提成,输了还有1-2%的年费,那更是个不错的生意模式哈。

黄峥是特别难得一见的一直关注事物本质的人,有悟性,又聪明,未来有任何成就我都不意外。

明白差异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消费者,想象一下自己的体验,自己常去哪里,因为什么而改变等等。

第3节:企业文化

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排第一,价格排第三。

一、企业文化

一般来讲,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使命、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使命指的的企业存在的意义(“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愿景是企业内大家的共同远景(“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是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

企业文化一般分3块:mission,vision and core value. mission就是使命,也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vision就是愿景,指的是大家的共同远景;core value指的是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愿景就是大家共同的远景的意思。没有愿景的公司容易陷入利润导向,最后容易被眼前利益诱惑而犯大错,从而导致公司寿命缩短。

芒格说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就坚决不去那里。多数企业最后都是死在资金链断裂上(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表象而不是原因)。

没有管理公司很快就会完蛋的。所谓好的企业文化是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不是个神秘的咒语。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所以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段永平: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的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简而言之,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少犯原则性错误,从而可以走得更远。

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原则: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是我喜欢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原因。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

马云在公司治理上不仅求诸于武侠梦,更求诸于宏大的口号、舆论控制、思想洗礼、人治导向、“政治挂帅”的业务体系、战争式的话语体系和充满斗争思想战略路径。(点评:其实这些都是阿里建立企业文化的一些有效技巧,不懂企业文化的人是看不懂的。)

段永平:我觉得马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推行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

所谓学习并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式的学习,那样的学法只能让自己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打转转,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精华。

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

没有特别的秘诀,主要在于选择,找到同道中人。因为你是没有办法说服不相信你的人的。不相信你的人,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飘的,你能看出来。然后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靠年头淘汰掉不合适的。

三、本分和平常心

平常心其实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够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

本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看到别人不本分容易,反省自己不本分更难。

我想买的股票我总是把价格放在ask上,卖的时候总是放在bid上,只要这价格是我可以接受的。
看起来我每一单好像都可能有点亏,但总的结局一直都还不错。

个人认为只有在“不赚人便宜”的心态下,才有可能做到“双赢”—-所以“不赚人便宜”就成了“本分”的内容之一。

你只要能坚持“本分”,很多年后你会很厉害的。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其中“有借有还”就是“本分”,“再借不难”其实是“功利”。当你不再想着“再借不难”时你就真的“本分”了

陈明永对“本分”的新含义1、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把握住我们应该做的合理方向。2、本分要求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通过批判性思考,以抓住事物本质。3、本分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出现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4、本分规范了与人合作的态度——我不赚人便宜。5、本分高于诚信,即使没有承诺,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也要做到(2019年1月4日OPPO CEO陈明永对“本分”的新含义)

现在平常心,知道做企业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我们的本分指的就是原点,平常心就是回到原点思考的心态。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总是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成为他们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这样,只有将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平常心指的是理性思考,平常人多不理性。

愤怒一下,然后平常心回归本源,该干嘛干嘛,不要因为愤怒做出任何决定。

平常心其实就是理性思考的习惯,应该是后天养成的。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也就是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大企业比什么?比谁犯的错误少。

信誉不是讲讲而已,只有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才知道谁是讲(守)信誉的。原则是不应该有时间性的。

网友:在中国做正直的人好难啊,
段永平:其实不难,但你如果希望因为这个得到什么可能会有点难。有时可能还要吃亏。如果你不肯吃亏,也会有点难。

成功的组成因素:10%的运气+30%的善良+60%的努力

不整天想着出奇,犯错机会会下降,不小心出个奇反而成为可能了。我们的智能手机就是个例子哈。我说的不出奇并不是说结果不出奇,而是说心里不要老想着出奇。你如果老想着本质的东西,总有机会出奇的,我们公司就是不错的例子啊。

四、团队合作

段永平: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合格是指能力。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一群合适的普通人在一起,同心合力也能干大事。

不管你到一个什么样的所谓的单位,那么他交给你一件小事你干了,他会交一件稍微大一点的事。那么你干的事情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多,你得到的锻炼越多,你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选人本分诚信比聪明重要,合适性比合格性重要。

培训的成本很贵,但不培训的成本更贵。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

对于一个企业,我觉得成本最高的地方就在沟通上面,因为大家的想法千奇百怪,受教育的背景也各不相同,沟通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钱”其实是保健因子,多了没用,少了不行的东西。

大概就是和钱没直接关系却让大家在一起工作很开心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叫利润之上的追求(

老板给员工加薪或者发奖金其实都是员工该得的,非常不喜欢那种“恩赐”的感觉。

据说马云说过,人呆不住就两个原因,钱给少了或者是心委屈了。马云这句话非常经典,把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说得非常形象。钱是保健因子不是激励因子,给多了没用,给少了不行(绝大多数人在这点上都错了,因为钱不是万能的,当然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激励因子实际上就是不要让人心委屈了,要让人觉得有意思。

段永平:1. 狼性文化最终会输给人性文化,2.此“好人”非彼“好人”,你这么看说明你也还没有是非观。

韩非子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董事会的作用是不让做不对的事,不应该建议什么。

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

简而言之,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保健因素如果不能满足,人肯定会走。保健的关键在于公平。”

放权里最关键的是可以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我个人的理解是其实干同样的事我也犯错,为什么别人不可以犯错。

有规矩不执行比没规矩还不好,但规矩的制定要合情合理,且该调整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原话的意思大致是:在公司里显得最重要的那个部门往往是做得不够好的部门。

你的“更健康、更长久、本分、平常心、诚信、消费者导向、做对的事把事做对、缺什么什么最重要、原则性、纪律性、家庭观念”等等很多观点都已经深入到我的骨子里,真的非常感谢阿段。

一般来说,我总是努力去提醒人们不要做什么,但多数人最后总是会回到问我“那我该干嘛?”,大概只有很少的人看明白了,我们干过啥对你能干啥不会有太多帮助的。(201

用户导向是一种利润之上的追求,简单讲就是想着用户到底要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去实现。结果导向指的是要把事情做对。追求极致还是要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维护股东利益指的是维护股东的长远利益,这里的长远指的是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因为所谓的股东利益实际上就是企业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

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结果执行时,只有20%了。你心中的想法也许很完美,但下属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这是由"沟通的漏斗"造成的,因此你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克服这一"漏斗"现象。

没有绝对的办法来保证,但如果选人时先看合适性(价值观匹配)会比只看合格性(做事情的能力)要好得多,选中合适的人的概率要大得多。许多公司挑人时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问题,许多公司本身价值观就有问题,选人自然就困难了。

五、消费者导向

有意思的是,我先说要买一台,苹果店的人告诉我今天没了,然后我说换一台行不,结果换一台有货。iphone4s这个卖法,这个季度的财报要创纪录了。

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

最好的产品或最好的产品体验本来就是指的一定范围内的。

我理解的售后其实是销售的延伸,是产品承诺的一部分,企业有义务解决承诺期内产品的所有问题,小霸王学习机的“一年包换”就是基于这个原则定出来的(现在产品周期小于一年,这条可能不再适用了)。

我们公司不会把追求干倒谁过作为目标,也不会把市场份额,销售数量及排名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的。我们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户体验,做出最好的产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不追求利润不等于不要利润。企业不赚钱就是罪恶啊。不追求量的前提是你认为这个市场有需求,就是有量的意思,不追求量的意思实际上是不为了追求短期的量而做不对的事情。只要坚持做对的事情且做对了,量自然就有了。

摩托罗拉太技术导向了(或者叫工程师导向)。不是消费者导向的公司结局就该如此。

占有率是结果,不是不重要,但不能盲目追求,否则以后有麻烦。有点像GDP哈,不是不重要,但不能盲目追求。

狗粮的消费者是狗还是狗主人呢?中兴选的是狗主人,真正的消费者导向,应该是选狗,也有可能运营商需求包含了真正的消费者需求。

我们总是说,量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得是要做对的事情,要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想法满足。

六、基业长青 ——(段永平在企业文化培训课上的讲解)

做事情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急躁,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出现一点挫折或取得进步都是正常的,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七、26个企业文化案例点评

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为我避免了很多错误。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

松下幸之助讲过,企业不盈利就是罪恶,但是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凡是员工见到领导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员工大多都会慢慢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除非这种公司的产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确实可以照顾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会出问题的。我觉得日本企业这些年在有些行业出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任何对日本人的轻视都可能是愚蠢和危险的。

每个活人都会犯错。你要想投个不犯错的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投。关键是看人犯的是什么错和是否有机会改。

凡是说要把市值做到多少钱的我都不碰。

希望你什么时候能明白把鸡蛋多放几个篮子其实是有效提高风险的最好办法,虽然能明白这个东东非常不容易。

其实被人做空是件多幸福的事情啊,可以使劲地回购的。这个感觉很重要哦,不是钱能换来的。

You can’t make a good deal with a bad person.和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无法完成一桩好交易。

段永平: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禁区大概主要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2019-05-20)

要是你的“估值”会和公司的每一个产品的推出和定价联系在一起,你早晚会在不赚钱的前提下累趴下的。

投资不要怕错失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犯大错。没听说过对这种事有规律可循的。

我发现“做错的事情”的人和公司往往在侥幸活过来后还会继续“做错的事情”,就有点像骗子被抓以后往往会认为是骗术不够好而总结如何提高骗术一样。

第4节:产品、差异化与创新

一、好产品

伟大的产品是我们的“北极星”。在所有员工每天上班时,他们都会以此为目标。我们不会去做任何自认为不够伟大的产品;有些公司会这样做,但我们不会。

库克:我擅长于屏蔽噪音。我会回到核心问题: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吗?仍然记得自己的方向吗?我们是否专注于制造最好的设备,从而通过某种方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人们真正喜欢我们的产品,客户很高兴:这才是我们的动力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其他一切都会接踵而来。

苹果一直聚焦的就是“用户体验”,所以这样的公司才能出伟大的产品。

我们公司不会把追求干倒谁过作为目标,也不会把市场份额,销售数量及排名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的。我们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户体验,做出最好的产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

一个企业家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这20%的事情能给你带来80%效益。

品种少的好处之一,有问题反映快,解决也快。

品种多则单一品种研发投入少,库存总量多,单位成本也会高。

单一比较容易聚焦,这意味着把事情做对的效率高同时犯错误的概率低。

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样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呢?不过,确实有些会因为做了一些好东西后就以为自己啥都能做好,于是就开始做一些自己做不好的东西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聚焦的人或公司最后会变得很厉害,这也是我喜欢苹果的原因。

就生意种类一般而言,做得越多,赚得越少,所以聚焦很重要。

没有靠营销起来并能持久的公司,能够让公司长久的唯一办法就是能够不断有好产品。

没有人可以把别人打趴下,趴下的都是自己趴下的

二、产品差异化

差异化其实就是顾客需要但别人没能满足的需求。千万别简单地理解成不一样。差异化的好产品一般都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出来的,当然偶尔也有运气的成分,但长期来讲,运气的成分可以忽略。

差异化指的就是用户需求满意度上的差异,绝对不仅仅指的是外观。产品的差异化不是指的所谓的“与众不同”,而是指“与众不同”的东西正好是用户需要而其他人没能够满足的东西。当一个产品找到的“差异化”正好是很多很多用户需要的东西时,那这个产品大概就很成功了。

老巴引用过彼得林奇的一句话,说投资要投蠢人都能管好的企业因为早晚都会有个蠢人来管理,潜台词指的是要买生意模式好的企业.而且随后老巴还特别强调:即便如此,老巴还是希望有个好的管理层。

除非不得已,用价格武器总是错的。很少人明白,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的,但被迫降价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而已。

1、extremely good for a few things.专注专业。2、差异化,能满足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是合理价格的支撑。3、消费者其实是最聪明的,最终还是能感受到产品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下了功夫的真实价值终究会得到认可和追捧。4、口碑对品牌的支撑很重要。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平和,懂得道理就“心平气和”了… …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单纯的理想主义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做不大。

“性价比“其实就是为性能不够好找借口,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突然想明白的。

三、创新

用户买的从来就不是技术,也不是硬件,用户买的是好用的产品。

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是因为你猜市场的需求往往很难,但是别人已经把需求明确了,你去满足这个需求,就更确定。(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后中争先指的是做好产品的能力。或者说,敢为天下后指的是“做对的事情”,后中争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敢为天下后”的整句话是“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没有能力后中争先的地方是绝对不该去的。

其实做企业非常简单,叫做consumer retation就叫做消费者导向,这个东西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真正这样做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生意导向,是赚钱导向。只要你觉得这个市场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我就什么时候介入都是不晚的。你比方说假设这个市场有五十年的市场,你说我晚五年有什么关系吗?没有什么关系。

创新也是可以学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创造自由思想的氛围。不过,在我们老中的文化氛围里做到这点确实特别难。

我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在刚出来的时候,其实没有人能确定它是不是真的有市场的。作为“后来人”,你可以分析它的市场有多大。而如果你是市场的开拓者,就根本没有办法知道。因为市场在没有成型的时候是不断地快速变化的,你的计划不可能预料到其中的市场变化。而当你面临一个相对成型的市场的时候,你就可以做一个清晰的强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分析(SWOT)。在市场不明确的情况下,做SWOT分析是很虚的。

第5节:品牌、营销与广告

一、品牌

我的理解,所谓品牌就是公司过去做过的所有事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印象),好坏大家都会记得的。

第三、容易传播容易记。

品牌最忌讳的就是用有含义的名字,因为本来含义就是应该通过产品去赋予的,比如SONY。但是特别强大的产品可以改变原有的含义,让不好的品牌名字变得很响亮,人们会忘记原来的意思。比如:苹果、微软

段永平: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某种(些)差异化的浓缩。

我不是很相信顾客会有“品牌忠诚度”,顾客忠诚的是品牌后面的东西,不然假的会卖得和真的一个价还会卖得一样好。

如果你想的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这个决定其实非常简单且容易。凡事能往前(后)想几年,往往难度会大幅度下来。

社会信任度越低,品牌的作用越大。

同样的东西分成多个品牌卖显然属于生意导向而不是用户导向。

二、营销

营销,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把你想传播的信息传播出去(给你的用户)。

所谓营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而已,相当于木桶的一块板,凡是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的说法其实就像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有了一块叫“营销”的木板一样可笑。

作为一个群体,消费者绝对是理想(性)的。但这种理性不是每时每刻体现在每一个消费者身上。他的体现会表现为不好的东西最后一定不会卖得好!不过,这并不会让好东西自然变得好卖。好酒也怕巷子深啊。

你觉得如果你找代理会要什么条件?你先设一个才能明白别人需要啥。有时候逆向思维会很有帮助,但大多数人不习惯。

任何东西都是标实价不讲价的好。可以讲价实际上对卖家而言是个非常短视且成本很高的行为。成本很高指的是无法授权且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视指的是如果可以还价,那就是在鼓励回头客来讨价还价。对于客户而言,任何讨价还价都会让他们有可能吃亏了的感觉,因为客户很可能觉得价钱还没还够。

要处理好企业的利益链。一个企业都有一个利益链,供应商也好,批发商、零售商也好,消费者也好,都是利益链中的一环。就企业内部来说,从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直到基层的工人,都有其利益要求。俗话说,有钱大家赚。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得好,这利益链就会运转正常,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会一损俱损,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三、广告

广告只是把产品的功能发掘或展示出来,而不是赋予产品功能。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

这里讲个最基本的广告概念:广告不会赋予产品任何东西。广告只是表达产品而已,好的广告表达的效率高。一个好的广告的制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大多成本很高,不了解的人很难想象。

段永平:产品的设计当然是消费者导向,技术是隐藏在产品里的,是为产品服务的。没有很强的技术是无法实现消费者导向的。

广告它最单纯的东西就是如何提高你的传播效率,你会利用一切最省钱的办法去传播。

第6节:收购和多元化

一、收购

关于并购,我可以讲一个我的简单理解。如果当有人本着“大不一定强,不大则一定不强。所以要做强则先做大。”的想法去并购的话,那结局一定是很难看的。韦尔奇的自传里写过一些关于并购的原则,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2011-01-25)

二、多元化

不知道多元化定义是什么,看着像是在同一个老板管理下的业务之间关联度很小的东西。苹果的各业务之间高度关联,显然不是一般所说的多元化。

很多所谓厉害的人其实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而已,单看每件事情是很难看出来他们厉害在哪里的。

大部分企业的“多元化”,并不是“不看好自己的主业”,而是没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主业,所以觉得另搞一件事情也许会解决问题?但大概率另一件事情也搞不好。所以本质上是自身的能力问题,而不是事的问题,更不是多元化的问题。这跟人生碰上问题怪“原生家庭”是一样的。

一般地,如果我们判断进不了前三名的行业,我们就不进入。

分拆一般是没有意义的。我能想出来的意义大概是不同部门都想通过自己的业绩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老板又没办法协调,大概就只能这么做。

第7节: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人们关注我们往往是因为我们做了的那些事情,其实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

所谓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对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对的事情。也许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长时间(10年20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

  1. 不做代工(OEM)

如果你想的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这个决定其实非常简单且容易。凡事能往前(后)想几年,往往难度会大幅度下来。(2016-10-18)

没有有息贷款(永远不会倒在资金链断裂上。芒格说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就不去哪里,多数企业垮掉都是因为借了太多钱了。)

我们也不负债。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再说,一般来讲,银行都是要确认你不需要钱时才借钱给你的。

我们比较平常心,少做生意没关系,收不到钱就麻烦大了。追款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还会对出问题的地区生意造成影响。我已经好些年没听说过有钱收不回来了。

我们公司不会把追求干倒谁过作为目标,也不会把市场份额,销售数量及排名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的。我们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户体验,做出最好的产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shortcut is the fastest way to get lost(捷径是迷路的最快的办法。)不存在什么弯道超车的事情,关注本质最重要!不然即使超过去,也会被超回来。

扩张的时候要谨慎。我把这个叫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多数人在扩张时用的都是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留神就翻车了

核心是安全,在投资里其实就是复利的意思。

在安全的情况下选一个适当的速度,这就是平常心。企业里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桶,某一块板太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浪费;太短,则要补上。光速度快没用,决策人应该明白,企业其实是最弱的那个方面最重要。

我们有“三不嫌原则”:违法的钱不嫌,有违道德的钱不赚、超过自己能力的钱不赚。

简化一个复杂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很多“简单”的结论是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得出来的,千万别以为我是一眼就看出来了。不过,“平常心”可以帮助人去找到事物的本源。(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