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内容现在已经是泛滥了。搞的像是个人都能开个课,不对,应该降低点要求,能拿得起香蕉就可以。曾经就看过一个课是教你怎么开课,讽刺不讽刺。这就好像一个有钱人,在教你怎么赚钱,他不管你能不能挣到钱,但是他以案例告诉你,开课是真真正正能赚到钱的,真正的实战课!

    但是各个领域已经有很多大佬开过课了,大家已经消费的差不多了,有的甚至已经消费了好几茬了。所以这些人们开始搞起文字来了。我就看到一个课,大概讲什么我已经忘了,但是他里面有一个概念我印象深刻。他说“现在大多数人解决问题是将一个大问题,拆成小问题,然后分阶段去完成”。然后他说了他那一套方法论,还不是将问题达到可量化的来解决嘛,果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有可能的确是我反应过激,或者断章取义了,也不是说他的那套不好,我自认为,一个人能开课,至少还是有点头脑的,我所不能及。而且他们都知道如何取悦观众,颅内快速高潮。但就现在花式开课,内容都是抄来抄去,做的大多都是偷换概念的事情,每天每分钟都在发明新名词,新概念,继续包装,课的价值就不是很大了。

    我自己也被他们PUA过,说实话过程还是很享受的,谁不希望一个比你还厉害的人夸你,夸你上进,懂得用钱来换时间,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但还是得沉下心来,深度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有所沉淀。就拿编程来说,基本功练好,比那些培训机构课程的各种高大上的技能有用多了。

    这上面我一直想说一个词:韭菜。其实我觉得还好,在我眼里算是个中性词。但是现在大家都是用来嘲讽那些除自己外的sb,所以这就很矛盾,也就是自己在别人眼里都是sb。我觉得是中性词的原因是,他本质还是在为自己的认知行为买单,这样看也是一种成长了。你小时候好不容易有5毛钱,然后在路边摊停留了好久,从外观品相,颜色质地,到周边同学的复购率,一一对比,最后和老板完成了一包辣条交易,当你欣喜的撕开缺口,扑面而来的香味确实是你想要的,抿了一口,卧槽,这么难吃!心里暗暗发誓下次那个摊再也不去了。但是恭喜你,完成了一次自我认知升级,尽管别人觉得你还是个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