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述

什么是物联网?

  1. 互联网连接了人与人,物联网连接了物与物,通过传感器,让物体会说话,本质上不都是微型的单片机嘛,
  2. 一般物联网分为4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1. 感知层:用于收集底层物理世界的数据,就是各类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比如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 传输层:主要作用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比如常见的有无线通信方式,包含蓝牙,wifi, 4G,5G,Lora ,zigbee等,有线的通信方式有网线,串口线等,随着这些年快速的发展,针对于物联网研究出的低功耗,窄带宽等网络传输技术
    3. 平台层:主要作用是用于收集有传感器采集上来的数据,将数据进行整理,加工,统一处理,入库,让数据规范化格式化。
    4. 应用层:利用传感器采集上来的海量的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数据分析,最后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比如这一层产生的应用有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慧…..
  3. 总结:1、物联网的核心基础任然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2、物联网的用户延伸到了任何的物体与物体之间,并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通信。

    智慧城市的定义

  4. 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包括4个层面(见图2-1)。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城市系统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将智能分析后的信息变成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智慧应用。image.png

    1. (1)深层感知。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深层感知,如城市中的监控摄像头、传感器、RFID设备、移动和手持设备、计算机和多媒体终端、GPS、数据中心、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等。通过使用这些新设备和系统,包括人在内的城市的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快速获取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规划。
    2. (2)广泛互联。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如有线网、无线网等,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将传感器、个人电子设备等智能设备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实现互联互通,实时监控。
    3. (3)高度共享。利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将资源“服务”化、集中存储、共享计算资源等方式,对整个城市信息资源进行汇集、存储、分类、整合,将全社会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的信息及数据关联起来,多方共享,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远程完成。共享视频监控、地理信息、通信调度等平台,平时用于城市
    4. (4)智慧应用。通过使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收集城市中的所有信息,采用高速分析工具和集成IT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工作,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以便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智慧城市概述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

  5.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现在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病,雾霾环境严重,城市交通拥堵,治安环境差,政府服务型机构办事效率差,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食品安全、能源问题等等,这些只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这些城市化问题已经不能通过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予以解决,急需通过不断加持信息科技,以整合与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全球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逆转,尽可能地放大城市聚集的正面效应,控制现代城市病,成为当前各国的普遍需求和最为紧迫的任务。

  6. 为了对应的解决这些问题,交通拥堵,那么出现了智慧交通,在不改变路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优化路口过往车辆的效率,通过算法,让车辆能够避开拥堵路段,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营效率。还有就像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差,通过数据共享,优化流程等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就像咱们内蒙这边推广的蒙速办APP, 里边集成了好多的办事流程。还有云闪付APP 。智慧这个了那个了,几乎就是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项目没有成型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要摸索建设。
    (2)资金筹集难度大,不能形成政策性保障。
    (3)主管信息化、数字化的部门级别太低,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协调难度大。
    (4)国家对地方信息化建设项目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验收

    智慧城市建设的步骤

  7. 从国际经验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一般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主体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

    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的?

  8. 一是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公开和透明的治理体系可以为建设发展创新和包容的智慧城市创造机会。为吸引各方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各城市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开放和包容的网络、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可视化、仿真和游戏化、市民参与、一体化管理结构。

  9. 二是服务更为智能化、个性化。全球范围内已经部署了各类智慧城市服务,旨在解决各个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先事项,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技术、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医疗解决方案等,大多数智慧城市服务聚焦于能源、环境和交通领域,利用ICT技术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和降低成本,通过减少污染直接改善环境,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改善环境
  10. 三是融资方式更为多元。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而融资仍是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智慧城市项目的资金可由政府提供,如马斯达尔城通过国有银行提供,或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然而,大多数智慧城市项目需要私人投资来填补资金缺口。世界各地智慧城市项目最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公私合伙、绿色债券、节能绩效保证合约、税收增量、众筹和私人投资
  11. 是商业模式更为创新和可持续。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资助各自的智慧城市项目。这些城市所采用的新兴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包括基于云技术的即付即用模式、利用数据创造收入、试点项目、更智能化的采购。韩国釜山智慧城市采取基于云计算的即付即用模式,由当地政府与思科和韩国电信合作。旧金山、首尔、新加坡和赫尔辛基等城市建设了开放数据门户网站,使包括应用和服务开发人员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访问各种服务生成的数据。例如,旧金山的在线开放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基于该平台开发了各种应用和服务,包括私人所有但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地图、特定物品回收、利用信息发布等。
  12. 五是技术应用更为综合集成。智慧城市技术包括宽带、物联网、个人智能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些技术有的推动城市数据供应不断增加,有的使数据创造的机会得以实现,并最终产生创新的智慧城市服务。以带宽为例,大容量无处不在的固定宽带和无线宽带网络,是智慧城市ICT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由于大多数智慧城市项目均具有高人口密度的特征,因此改善区域基础通信服务水平和提升全国范围服务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欧盟大部分试点城市的固定/移动宽带普及率在50%以上,平均固定宽带速率为4.9Mb/s以上。中国固定宽带用户和3G用户普及率分别为14.1%和29.9%,而2/3以上的试点城市固定宽带速率高于平均水平。
  13. 六是政府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各国政府都在支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并将本国的行业龙头企业纳入智慧城市项目的核心。由于宽带和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政府政策中关于这类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也会对智慧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