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叫PMdiss的网站上看到的一份产品经理能力表,可以作为日常自查或者学习路径参考。

    image.png

    • GTD时间管理 GTD英文全拼就是get thing done ,中文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完,GTD时间管理是由美国作家戴维.艾伦在《搞定》这本书中提出的,GTD时间管理用一句来说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整理好、安排时间执行就可以了。GTD时间管理的5个核心原则就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image.png image.png

    • 也是PMdiss上公开分享的一套运输管理系统原型Demo,看了一下原型框架对于产品新人可以参考。

    Demo地址:点击跳转
    账号:pmdiss.com 密码:pmdiss.com

    • 你写的产品文档是否具备以下几点:结构鲜明、逻辑完整、表达准确、通俗易懂

    结构鲜明 是指文档整体上要有鲜明的行文框架,每一个章节都应该有其合理的布局,并且章节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
    逻辑完整 是指产品文档的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尤其是在需求背景和产品策略的部分,产品经理要在这里回答众多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为什么这个功能是这样的逻辑。
    表达准确 是指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定义都不应该有任何歧义,开发和测试在看到这句话之后,就知道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形成各自的解读。
    通俗易懂 重要性也很高,是指产品文档的表达应该是普通的书面表达方式,同时要避免错句。

    • B端产品需求文档的三个视角:逻辑视角、技术视角、客户视角。

    逻辑视角 B端产品需求文档更应该重视产品策略,文档的开头及随后大部分内容都应该重点介绍产品的设计策略,更重要的是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需求背景、产品策略和策略缘由更应该成为B端产品需求文档的核心,而不是像C端产品重点描述前端页面上的设计样式。写过学术论文的朋友都知道,论文的重点在于论,而不是单纯地介绍你做了什么。
    技术视角 B端产品往往很多情况下是偏向技术的,尤其是云计算、AI、大数据这些与底层技术紧密相关的产品。产品经理在做一项功能的时候,应该考虑需求在实现时候的技术可行性。从技术视角而言,产品需求文档需要罗列并考虑全部使用场景(正常+异常),并尽可能的对新出现的状态和字段进行定义,并在产品需求文档中进行说明。
    客户视角 客户视角,并不是说要把产品需求文档拿给客户去审核,而是要在需求设计时考虑客户的体验。当产品交付客户之后,使用产品的也是客户公司的员工。因此,B端产品的设计,要在满足客户降本提效需求的同时,兼顾客户员工的使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体验。

    • 几个关于产品思维训练,比较有意思的小问题。
      1. 微信聊天为什么没有标记已读,钉钉却要标记?
      2. 同时登录手机和电脑,为什么钉钉要消息通知两端,而微信只通知电脑端?
      3. 微信主动退群和被管理员删除退群,为什么不提醒群内成员?
      4. 登陆电脑端,为什么QQ既可以扫码和账号登录,但微信只能扫码?
      5. 闲鱼为什么双方互评后才能看到评价详情?
      6. 拼多多推广期拼的是几十人团,为什么现在基本都是两人团?
      7. 钉钉为什么有上班打卡提醒,没有下班打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