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经典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应用于产品规划中 - 图1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如何将经典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应用于产品规划中 - 图2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

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思考的是关注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绿色思考帽

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

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蓝色思考帽

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它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六顶思考帽是非常经典的平行思维锻炼方式,他可以使我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更加有条理,更加清晰。通过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事件,也可以将其简化,以六个不同的角度,将问题攻破。同时提升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沟通与交流效率,使原本纠结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直接,更加便于达成共识。
那么现在,我们将“六顶思考帽”对应的六种思维模式进行简化,并从产品规划的角度,对其加以定义。

帽子名称 帽子特质 产品规划中的特质 具体手段
白色思考帽 客观 数据,信息 市场调研,大数据分析
绿色思考帽 创造力 创新点 产品借鉴,头脑风暴
黄色思考帽 乐观 产品优势 竞品分析
黑色思考帽 悲观 产品劣势 竞品分析
红色思考帽 情感 产品情感因素 用户调研,用户研究
蓝色思考帽 条理性 产品业务逻辑 功能流程,产品结构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六顶思考帽的思考方式针对产品规划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着相对明确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利用六顶思考帽的思考方式,可以非常完整的完成一次产品规划工作。

我们将六顶思考帽按照实际产品规划过程进行排序:
白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
(市场调研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产品强化阶段)→(产品打磨、设计阶段)

虽然对六顶帽子进行了排序,但是每顶帽子的重要性都非常大。我们现在来看,举个例子:

白色思考帽,也就是客观的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 首先是从广阔的视角先去查看数据,这里需要对该产品所处的行业数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该产品所处的行业自己所处的市场占有率的排名,一般市场占有率指的是用户的占有量,一般从行业报告可以看出大概的数据。
  • 然后接下来需要分析同类产品的总的数据情况,比如下载量、DAU、WAU、MAU等,以及该产品的最核心的数据是什么,并且如何有可能从侧面去了解这款产品的竞品的相关数据是什么。

客观的数据分析过程可以有效地对产品预期以及产品是否可行进行合理评估。如果有竞争者,那就要仔细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各项数据,争取做到第一;如果市场空白,还没有同类产品,那很可能是个伪需求,已经被市场抛弃。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的产品足够新颖,还没有被市场所洞察。不过可能性较低。

绿色思考帽,也就是创造力,产品的功能创新,产品创新点挖掘。
毕加索有句名言:平凡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窃取。创新点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一定是在对现有产品的大量临摹与使用中诞生的。

创新往往有两个入口,一种是新手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一种则是老手深思熟虑、目的明确。不可否认,很多时候也需要前者来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新的选择,但更多时候,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经验积累,才能做出真正创新的设计。

创新也经常伴随着风险甚至带来失败:太过新颖的设计呈现首先会让用户觉得陌生,新奇之后就是高昂的学习成本;其次创新的设计往往需要经过时间和用户的检验,在提出之始,只通过经验和用户研究来判断,并不一定准确;最后创新也可能带来更高的实现成本,比如需要开发新的程式,不能使用现有的代码框架等等。

不管怎么说,创新不是坏事。我也会经常将自己突发奇想的一些设计方法记录下来,有的时候会作为设计练习写成文章分享出去和大家思维碰撞,学习的是一种过程。

黄色/黑色思考帽,也就是优劣势,通过竞品分析来实现。
竞品是竞争产品,也就是竞争对手的产品,竞品分析顾名思义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和研究对手的优点优势,以便产品经理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产品,定义产品功能和价值。

竞品分析的工作内容就是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根据特定的要求,以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方式对竞品进行分析和总结。下面引用PM唐杰制作的一个表格,非常清晰的指导了我们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对竞品进行分析。
如何将经典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应用于产品规划中 - 图3

红色思考帽,也就是情感,主要指产品规划过程中用户情感化因素的考虑。
此处在产品规划过程中,主要指代的是用户研究。主要包括定性到定量,比如用户访谈就是定性,而问卷调查就属于定量;前者重视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后者通过数据证明用户的选择。另外一个维度是态度到行为,比如用户访谈就属于态度,而现场观察就属于行为,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用户访谈是问用户觉得怎么样,现场观察是看用户实际怎么操作。

下图列举了一些用户研究方法:
如何将经典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应用于产品规划中 - 图4

而此处笔者更想强调的是,现在的产品过于浮躁,过于追求商业价值与变现率。而忽略了用户的情感化因素,近而忽略了产品的细节。好的产品应该是给用户以“温度”的,我们应该推崇有温度的产品。此处可以查看笔者之前的文章,对有温度产品坐一个简要的理解:
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718742736114816?from=profile

同时,对于产品中的情感化设计,笔者此处不再赘述。推荐大家阅读腾讯isux的文章《产品细节中的情感化设计》:
http://www.woshipm.com/pd/123813.html

蓝色思考帽,代表条理性,主要指产品规划过程中的业务逻辑梳理,产品功能设计。

1.根据业务设计主体流程
根据业务逻辑框定业务流程,也就是将产品的业务具化成由一个个环节组成的流程,这样可以更容易地针对每个环节来设计产品的功能,研究用户行为偏好与使用场景,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交互与页面逻辑等。以电商产品为例,其主体流程可以概括为:浏览商品——选择商品——支付——物流——体验,针对这5个流程中的每一个流程,我们又可以设计相应的子流程,进而更加具体地思考流程所需要的条件、场景、用户行为等因素。

2.规划产品的功能
确定了产品的业务流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来规划产品的功能,这时可以对应到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功能都是支持产品业务流程的功能,一般来说都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功能,针对每个环节中的子流程设计的功能往往也都应该是优先级比较高的功能。还是拿电商产品来举例,定位商品、浏览商品、商品细节展示、用户信息、支付功能、评价与投诉这些分别对应着对商品的浏览、选择、支付、物流、体验等环节,都是根据对应环节中抽取的需要在线上实现的主要部分。最后我觉得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还是流程层面,都应该给用户打造一个闭环的体验。

至此,我们利用“六顶思考帽”的思维训练模式,完成了一次对产品规划过程的梳理。做此文共有两个目的:

其一,帮助产品小白或者没有经历过产品规划过程的产品经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理解产品规划全过程。同时,这种平行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利用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其他方面;

其二,是想启发我们的产品经理,能够将日常接触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提升工具,或者敏捷开发方法,结合到我们的产品规划、设计、迭代、运营工作中,使各学科、各领域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网络化、条理化、全面化。丰富而高效的产品思维,对于一名产品经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产品教练

产品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