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波士顿”矩阵概述

1983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团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矩阵。这种新矩阵中,横轴表示经营单位所具备的竞争地位差别的大小,纵轴表示的是在行业中取得独特竞争优势的途径的多少。在这个矩阵中,也有四个象限,从而也就有四种不同的经营单位类型及战略。新波士顿矩阵主要是解决处于不同象限的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工具(成本领先、差异化与集中化)的问题。

分散化 具有较多的实现竞争优势的途径,但企业
本身现有的竞争地位差别较小。
最适宜采用集中化战略
专业化 具有较多的实现竞争优势的途径,并且企业自身现有的竞争地位差别也较大。 最适宜采用差异化战略
大量化 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行业所具有的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不是很多。 最适宜采用成本领先战略
死胡同 既没有较多的竞争优势,也缺乏实现竞争优势的途径。 类似于波特战略
中的夹在中间战

波士顿矩阵的局限性

(假设前提带来的局限性)
(1)两个维度(市场增长率表示行业吸引力相对市场占有率表示企业实力)的片面性。(考虑因素不够全面)
(2)企业的销售量增长和盈利能力不一定正相关
(3)公司理想的业务结构不一定要求资金回收和资金投入的平衡。

新波士顿矩阵案例分析

案例一:科龙公司新波士顿矩阵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矩阵,其横坐标为竞争地位差别的大小,纵坐标为企业取得独特优势的多少。该矩阵如图所示:
新波士顿矩阵 - 图1
它将行业分为四种:
(一)“产量规模”行业

这种行业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企业产品成本降低、企业盈利增加。如汽车家电等装配加工业。
(二)“僵持”行业
指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或退出壁垒较高,行业类所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都较低,他们的竞争地位和盈利率相差不大,与市场的占有率无关。如一般农产品的初加工。
(三)“分层”行业
企业的盈利能力以与其是否能取得某种独特的优势直接有关,独特优势突出则盈利高,相反,则盈利低。但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占有关系不大,如饮食业
(四)“专业”分工行业
行业中企业市场占有率较小,但产品却具有特色,这种企业的盈利能力高,而市场占有率很大的企业,由于其产品成本低,企业盈利能力也很高。以上四种行业,其市场占有率和投资回报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新波士顿矩阵 - 图2
显然,科龙所处的家电行业属于产量规模行业,它的投资回报率与市场占有率成正比,它的首选战略应是抢占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产品教练

产品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