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不同与手动分包,自动分包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控制分包,而一般不对具体哪个包要分出去进行控制
因此使用自动分包,不仅非常方便,而且更加贴合实际的开发需要
要控制自动分包,关键是要配置一个合理的分包策略
有了分包策略之后,不需要额外安装任何插件,webpack会自动的按照策略进行分包
实际上,webpack在内部是使用SplitChunksPlugin进行分包的过去有一个库CommonsChunkPlugin也可以实现分包,不过由于该库某些地方并不完善,到了webpack4之后,已被SplitChunksPlugin取代
分包简单流程
从分包流程中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 分包策略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如何分包
- 分包时,webpack开启了一个新的chunk,对分离的模块进行打包
- 打包结果中,公共的部分被提取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文件,它是新chunk的产物
分包策略的基本配置
webpack提供了optimization(优化)配置项,用于配置一些优化信息
其中splitChunks是分包策略的配置
事实上,分包策略有其默认的配置,我们只需要轻微的改动,即可应对大部分分包场景module.exports = {
mode: "production", //生产环境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 分包策略
}
}
}
- chunks
该配置项用于配置需要应用分包策略的chunk
我们知道,分包是从已有的chunk中分离出新的chunk,那么哪些chunk需要分离呢
chunks有三个取值,分别是:
- all: 对于所有的chunk都要应用分包策略
- async:【默认】仅针对异步chunk应用分包策略
- initial:仅针对普通chunk应用分包策略
所以,你只需要配置chunks为all即可
- maxSize
该配置可以控制包的最大字节数
如果某个包(包括分出来的包)超过了该值,则webpack会尽可能的将其分离成多个包
但是不要忽略的是,分包的基础单位是模块,如果一个完整的模块超过了该体积,它是无法做到再切割的,因此,尽管使用了这个配置,完全有可能某个包还是会超过这个体积
另外,该配置看上去很美妙,实际意义其实不大
因为分包的目的是提取大量的公共代码,从而减少总体积和充分利用浏览器缓存
虽然该配置可以把一些包进行再切分,但是实际的总体积和传输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要进一步减少公共模块的体积,只能是压缩和tree shaking
分包策略的其他配置
如果不想使用其他配置的默认值,可以手动进行配置:
- automaticNameDelimiter:新chunk名称的分隔符,默认值~
- minChunks:一个模块被多少个chunk使用时,才会进行分包,默认值1
- minSize:当分包达到多少字节后才允许被真正的拆分,默认值30000
缓存组
之前配置的分包策略是全局的
而实际上,分包策略是基于缓存组的
每个缓存组提供一套独有的策略,webpack按照缓存组的优先级依次处理每个缓存组,被缓存组处理过的分包不需要再次分包
默认情况下,webpack提供了两个缓存组:
module.exports = {
optimization:{
splitChunks: {
//全局配置
cacheGroups: {
// 属性名是缓存组名称,会影响到分包的chunk名
// 属性值是缓存组的配置,缓存组继承所有的全局配置,也有自己特殊的配置
vendors: {
test: /[\/]node_modules[\/]/, // 当匹配到相应模块时,将这些模块进行单独打包
priority: -10 // 缓存组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该策略越先进行处理,默认值为0
},
default: {
minChunks: 2, // 覆盖全局配置,将最小chunk引用数改为2
priority: -20, // 优先级
reuseExistingChunk: true // 重用已经被分离出去的chunk
}
}
}
}
}
很多时候,缓存组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意义,因为默认的缓存组就已经够用了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缓存组来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对公共样式的抽离
module.exports = {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cacheGroups: {
styles: {
test: /.css$/, // 匹配样式模块
minSize: 0, // 覆盖默认的最小尺寸,这里仅仅是作为测试
minChunks: 2 // 覆盖默认的最小chunk引用数
}
}
}
},
module: {
rules: [{ test: /.css$/, use: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css-loader”] }]
},
plugins: [
new CleanWebpackPlugin(),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ublic/index.html”,
chunks: [“index”]
}),
new MiniCssExtractPlugin({
filename: “[name].[hash:5].css”,
// chunkFilename是配置来自于分割chunk的文件名
chunkFilename: “common.[hash:5].css”
})
]
}
配合多页应用
虽然现在单页应用是主流,但免不了还是会遇到多页应用
由于在多页应用中需要为每个html页面指定需要的chunk,这就造成了问题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ublic/index.html”,
chunks: [“index~other”, “vendors~index~other”, “index”]
})
我们必须手动的指定被分离出去的chunk名称,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幸好html-webpack-plugin的新版本中解决了这一问题
npm i -D html-webpack-plugin@next
做出以下配置即可: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ublic/index.html”,
chunks: [“index”]
})
它会自动的找到被index分离出去的chunk,并完成引用
目前这个版本仍处于测试解决,还未正式发布
原理
自动分包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 检查每个chunk编译的结果
- 根据分包策略,找到那些满足策略的模块
- 根据分包策略,生成新的chunk打包这些模块(代码有所变化)
- 把打包出去的模块从原始包中移除,并修正原始包代码
在代码层面,有以下变动
- 分包的代码中,加入一个全局变量,类型为数组,其中包含公共模块的代码
- 原始包的代码中,使用数组中的公共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