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需掌握知识点:
- 信息收集
- 理解信息收集的概念及公开渠道信息收集、网络服务信息收集的方式及防御措施;
- 缓冲区溢出攻击
- 理解缓冲区溢出的基本概念及危害;
- 理解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技术原理及防御措施。
一、信息收集的概念
- 信息收集的概念
- 信息收集是攻击者开始攻击的第一步;
- 为下一阶段的攻击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甚至直接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攻击;
- 情报学中的一个领域
收集哪些信息
公开信息收集
- 攻击定位: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与目标系统及网络相关的资料和文档,从中发现对攻击有用的信息**。
例如__: 某开源软件xxxx.jsp脚本存在漏洞,Google 搜索 “xxxx.jsp”可以找到存在此脚本的Web网站
- 定点挖掘(信息挖掘)
- 特定目标的信息采集
示例一:攻击者在搜索引擎中搜索“.doc+XXX.com”找到XXX.com网站上所有的word文档;
2. **特定**目标的**隐藏信息采集**:
示例二:攻击者通过搜索“.mdb”“.ini”+域名,找到该域名下的mdb库文件、ini配置文件等公开信息
3. **后台入口**
- 漏洞查询:攻击者 在漏洞库和安全论坛查询安全漏洞,得到相关版本软件的安全漏洞,实施攻击。
- 利用网络服务收集:
利用如下网络服务收集并分析系统的网络结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类型、版本等信息。
- 利用网络服务收集:
- 网络服务收集:
- 使用whois(域名查询服务),获得目标域名的相关信息(如联系人、电话、域名解析服务器等),以上信息为域名攻击的信息收集准备。
- 采用ping、tracert等系统命令或其他工具,获得目标网络的信息
- 系统及应用信息收集
- 服务旗标识别:
- 服务旗标:应用服务登录时,弹出的bunner(横幅)信息
- 欢迎信息:应用服务如IIS、FTP等在用户登录时,会在欢迎信息包含应用的基本信息
- 端口扫描:使用namp工具进行服务的开放端口扫描
- TCP/IP协议栈检测
- 公开信息收集防御
- 信息展示最小化原则,不必要的信息不要发布;
- 网络服务信息收集防御
- 部署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WAF、IPS等)
- 设置安全设备应对信息收集(阻止ICMP协议嗅探)
- 系统及应用信息收集防御
- 修改默认配置(旗标、端口等)
- 减少攻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