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 图1

🍊 | 前言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经济账户心理账户。经济账户指:我们对于物质财富的客观认识。心理账户指:我们对价值的主观认识。即使是相同的收入与支出,在人的心中也被进行了归类,放进不同的心理账户。
在经济账户中,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它们的绝对量相同。例如:一个一块钱的橡皮和一根一块钱的雪糕,在经济价值上是等量可替换的。
而在心理账户上,每一块钱并不总是相等的。这一块钱的来处不同,用处不同,人们对它的态度也不相同。


🍊 | 心理账户有三种情形:

🥦 将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里;

例如:人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收获的钱放在不同的账户里,对待辛苦赚来的钱会更加谨慎。

🥦 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例如:人们通常不会拿自己辛苦赚来的 10 万元去赌博,而更容易拿买彩票中的 10 万元钱去赌博。

🥦 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如:人们如果有房贷要还,这个月末他获得了 1000 元的奖金,他可能去买一双好点的鞋子,再出去吃一顿饭;但是如果他获得了 1 万元的奖金,他可能连那双好一点的鞋子都不买了,而是选择将这些钱都存起来。


🍊 | 心理账户的影响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人们在做决策时经常会出现违背简单经济学原理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例如:你自己要去游乐场。
情景 A:你花 200 元买了一张门票,出门时,发现票丢了。你会再买一张吗?
情景 B:你取了 200 元现金打算去现场购票,出门时,发现 200 元现金丢了。你会用手机再买一张吗?

同样都是损失 200 元,多人会在情景 B 的时候选择再购买一张票,这就是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

例如:你要去跟团旅游(假设里面的项目必须都参加)。
情景 A:出发前把旅游中要去的所有酒店、门票、餐饮都一次性付清。
情景 B:先缴纳基础费用,酒店、门票、餐饮过去单独购买。
即使最后的花费一样,但前者在旅游时,怎么玩怎么高兴;而后者的情绪变化可能就会很大,因为总感觉自己在掏钱。

所以,如果痛苦是一定的,那么千万不要让痛苦分阶段释放,而是让痛苦一次到位,剩下的体验全是好的。


🍊 | 参考

[1] 百度百科.心理账户.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8%B4%A6%E6%88%B7/236930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