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任务通知的基本概念
FreeRTOS 从 V8.2.0 版本开始提供任务通知这个功能,每个任务都有一个 32 位的通知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任务通知可以替代二值信号量、计数信号量、事件组, 也可以替代长度为 1 的队列(可以保存一个 32 位整数或指针值)
相对于以前使用 FreeRTOS 内核通信的资源,必须创建队列、二进制信号量、计数信号量或事件组的情况,使用任务通知显然更灵活。 按照 FreeRTOS 官方的说法,使用任务通知比通过信号量等 ICP 通信方式解除阻塞的任务要快 45%,并且更加省 RAM 内存空间(使用 GCC 编译器, -o2 优化级别) ,任务通知的使用无需创建队列。 想要使用任务通知,必须将 FreeRTOSConfig.h 中的宏定义 configUSE_TASK_NOTIFICATIONS 设置为 1,其实FreeRTOS 默认是为 1 的, 所以任务通知是默认使能的。
FreeRTOS提供以下几种方式发送通知给任务:
- 发送通知给任务, 如果有通知未读,不覆盖通知值。
- 发送通知给任务,直接覆盖通知值。
- 发送通知给任务,设置通知值的一个或者多个位,可以当做事件组来使用
- 发送通知给任务,递增通知值,可以当做计数信号量使用
通过对以上任务通知方式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场合下替代 FreeRTOS 的信号量,队列、事件组等。
消息通知虽然处理更快, RAM 开销更小,但也有以下限制 :
- 只能有一个任务接收通知消息, 因为必须指定接收通知的任务。
- 只有等待通知的任务可以被阻塞, 发送通知的任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因为发送失败而进入阻塞态
通过源码发现:
消息在接收到通知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通知,只有取出来进行判断才知道。因此在获取到通知的值后,还要进行一个判断。
22.2 任务通知的运作机制
任务通知是属于任务中附带的资源, 所以在任务被创建的时候,任务通知也被初始化的, 而在分析队列和信号量的章节中,我们知道在使用队列、信号量前,必须先创建队列和信号量,目的是为了创建队列数据结构。比如使用 xQueueCreate()函数创建队列,用 xSemaphoreCreateBinary()函数创建二值信号量等等。再来看任务通知,由于任务通知的数据结构包含在任务控制块中,只要任务存在,任务通知数据结构就已经创建完毕,可以直接使用, 所以使用的时候很是方便。 (总结:任务通知不需要创建可以直接使用)
任务通知可以在任务中向指定任务发送通知,也可以在中断中向指定任务发送通知,FreeRTOS 的每个任务都有一个 32 位的通知值,任务控制块中的成员变量 ulNotifiedValue就是这个通知值。 只有在任务中可以等待通知,而不允许在中断中等待通知。如果任务在等待的通知暂时无效,任务会根据用户指定的阻塞超时时间进入阻塞状态,我们可以将等待通知的任务看作是消费者;其它任务和中断可以向等待通知的任务发送通知,发送通知的任务和中断服务函数可以看作是生产者,当其他任务或者中断向这个任务发送任务通知,任务获得通知以后,该任务就会从阻塞态中解除,这与 FreeRTOS 中内核的其他通信机制一致。